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洲 《电器工业》2018,(11):25-32
为加快实体经济复苏并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强相关战略部署,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近年来,国内外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领域的实践取得可观成效,提升了制造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能够有效缓解人力成本上涨压力并弥补了人类劳动者的不足,提高生产柔性化程度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定制,较为准确地预测市场与匹配供需,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增强制造业质量控制能力。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各国都面临人工智能标准化制定与实施、互联网技术攻克、信息安全保障、复合型人才培养储备等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和挑战,而我国还需面对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及引领全球融合发展趋势的制造业企业等缺乏问题。对此,我国应通过多方协同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进行科学规划,并建立以基础研究为重点的国家实验室;产业层面,构建机器学习所需的工业大数据库,夯实大数据基础,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企业层面,鼓励我国优势制造业企业进行逆向整合,掌握核心要素资源,加强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战略联系;在配套方面,调整制造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制造业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需要,同时评估和防范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器评介》2013,(1):18-18
TCL董事长李东生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消费电子行业正在加速跨界融合,电子制造、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产业的高度整合,拓宽了原先消费电子产业的创新边界,打破了原先的产业融合态势,不断孕育出新的产业形态。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TCL通过与互联网商、软件商、运营商、第三方应用开发商、甚至消费者之间的链式合作,进行跨产业的联动,整合有效资源,推进多产业联动创新,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促进TCL向产品创新和行业创新,以及拓展多元化增值服务上过渡。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2012年,是中国家电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愈加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国家电正在从技术、市场、品牌、工业设计、标准、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审视、定位。要在已有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发展,必须注重产品和品牌的创新。创新不仅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核心动力,也是决定企业竞争力,甚至生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燃机产业技术引进,国产化能力形成,融合创新起步到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聚焦研究东方电气燃机产业自主创新的实践和特点,以供行业和企业创新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能源技术的变革催生了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了电力系统信息-物理之间的联系。在对比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其核心特征——信息物理融合的本质。进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研究范畴,从数值仿真和机理解析2个维度,总结综述了电力CPS在信息物理融合的建模分析及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下电力CPS相关技术的研究挑战。最后,展望了"互联网+"形势下一二次融合、芯片传感、透明网络、区块链等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照明行业在“十四五”期间的重点,是将科技创新和技术融合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保障,并进一步拓展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并保持在国际照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通过对当前照明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科技创新的特点进行分析,对未来照明领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新时期,构建照明行业新发展格局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低压电器行业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的成熟与完善,低压电器企业技术更新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势在必行。优异的品牌价值是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也是企业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品牌的后盾是企业的技术发展,品牌的价值是企业技术发展的能量。品牌是形神兼备的风帆,引领着企业劈风斩浪。市场需要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低压电器行业最近10年的高速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的成熟与完善,低压电器企业技术更新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势在必行。优异的品牌价值是企业在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器,也是企业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品牌的后盾是企业的技术发展,品牌的价值是企业技术发展的能量、品牌是形神兼备的风帆,引领着企业劈风斩浪。市场需要品牌,品牌将开拓市场,品牌是一个自强不息企业永远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日用电器》2009,(12):18-18
作为海尔集团重要的产业链条之一.海尔空调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生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6个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1300万台.十多个系列、上千种产品.并以自主品牌出口第一。以创新创造全球用户满意为追求目标的海尔空调.通过创新的产品、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一流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资国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多层次、多领域组织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专项行动。一大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部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达到了全球同行业领先水平,国资国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  相似文献   

11.
信息化环境下供电企业新型能力打造及实施的内涵是紧紧围绕建成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大力实施管理创新,识别信息化环境下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打造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新型能力,对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创新,深化两个转变,提升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创新驱动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大连供电公司作为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全面实施管理体系贯标,2015年首批通过国家工信部现场评估审核,荣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标志着公司打造的新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小家电企业而言.虽然被强势企业并购.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和外来技术.提升企业市场规模.但随之而来的有可能是自主品牌的逐渐流失.尤其是过多的外资品牌大佬的介入.它们很可能通过广告战.促销战和技术壁垒等多重手段压制其他中国小家电品牌的成长.这将对国内小家电产业未来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也引发人们对“民族品牌”流失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8日,“首届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及相关协会领导,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专家及媒体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本次论坛。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成为与会代表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山东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核心目标,推动供电服务技术再升级、业务再拓展、模式再创新、环境再优化,为实现"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全力当好全省新旧动转换的"先行官",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相似文献   

15.
风向     
《电器》2020,(6)
正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发布2020年5月25日,《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将以人工智能赋能山东省制造业,力争到2025年,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并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相似文献   

16.
赵明 《电器》2011,(5):43
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1年,如何开辟出一个多网络交汇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舞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快速壮大,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2011年4月19日,赛迪  相似文献   

17.
多站融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保障,也是打造新兴业务市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已步入深水区,面临商业模式及发展路径不明晰的问题。文章论述了多站融合的内涵及特点,重点基于运作模式、业务体系两方面论述多站融合的商业模式,并结合项目实例验证所提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基于此,结合平安城市分析了多站融合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其应用价值,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以及"核心基础业务先行,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助力城市级创新"的发展路径,促进多站融合深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尚海龙 《电器》2013,(1):65
2012年12月18日,在由南京平板显示行业协会主办的2012年CIF2(China International FPD Cooperative & Innovation Forum)中国国际平板显示合作与创新发展大会上,各方专家学者探讨和交流平板显示产业未来的发展。其中,智能显示技术备受瞩目。智能显示融合发展智能显示目前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不可逆的主流趋势,是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显示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产业合作的逐步深入,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之间的界限将慢慢淡化。智能显示产业正  相似文献   

19.
王萍 《现代电力》2004,21(5):22-25
对现今信息时代运用信息融合技术进行配电网管理做一论述 ,通过对供电企业配电网的管理现状的研究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旨在促进供电企业的配电网管理创新 ,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电力网络拓扑分析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拓扑是状态估计的基础,同时也是能量管理系统(EMS)的核心。提出一种面向对象技术的基于节点融合和分级搜索相结合的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并重点介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拓扑描述和分级搜索法在这种网络拓扑方法中的应用。根据这种面向对象技术的拓扑描述应用范围界定的分级搜索.可以根据节点融合法形成的原始拓扑网络的结果,由变化的开关信息情况重新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