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高空资料及郑州局研制的“郑州降水4级动态相似预报系统”所计算出的各物理场数据,对2001年10月25日新密市暴雨剖析和诊断,指出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和要对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林丽  张霞 《河南气象》2001,(2):15-16
利用实时高空资料及由郑州市局研制的“郑州降水4级动态相似预报系统”所计算出的物理量场数据,对2000年7月3-7日发生在郑州地区的区域性连续暴雨进行剖析和诊断,指出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和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郑州地区1951 ̄1993年14次春季暴雨的统计分析,归纳出郑州地区春季暴雨的基本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并为预报找到了一些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河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牛淑贞  张素芬  席世平  张一平 《气象》2001,27(11):31-34
利用郑州714CD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资料,结合河南省地面逐时雨量、风场、郑州探空、省区域小图等资料,对2000年7月5-6日发生在新乡、郑州、开封、许昌等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揭示出此次特大暴雨过程具有典型的中尺度扰动及强对流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郑州实时探空资料,分析了2000年9月24日本区暴雨发生前郑州站物理量演变特征,为秋季暴雨预报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利用郑州实时探空资料 ,分析了 2 0 0 0年 9月 2 4日本区暴雨发生前郑州站物理量演变特征 ,为秋季暴雨预报提供了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应用新一代雷达产品、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等对2007年河南省郑州、信阳两次突发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后部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在信阳地区交绥是信阳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锋前暖区暖平流使地面出现热低压产生辐合,从而激发局地强对流是郑州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地面冷锋是两次突发暴雨的触发机制,信阳、郑州均处于中尺度辐合线上强辐合上升运动处。从闪电参数看,信阳暴雨过程全部为负闪,郑州暴雨过程正闪比例为39%,且闪电总频次明显高于信阳。郑州暴雨是由快速发展的块状单体回波造成,信阳暴雨是由混合降水回波持续造成。新一代雷达平均径向速度特征对突发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分析径向速度图对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两次大暴雨的新一代雷达产品和闪电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新一代雷达产品、闪电监测定位资料等对2007年河南省郑州、信阳两次突发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后部的冷空气和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在信阳地区交绥是信阳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锋前暖区暖平流使地面出现热低压产生辐合,从而激发局地强对流是郑州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地面冷锋是两次突发暴雨的触发机制,信阳、郑州均处于中尺度辐合线上强辐合上升运动处.从闪电参数看,信阳暴雨过程全部为负闪,郑州暴雨过程正闪比例为39%,且闪电总频次明显高于信阳.郑州暴雨是由快速发展的块状单体回波造成,信阳暴雨是由混合降水回波持续造成.新一代雷达平均径向速度特征对突发暴雨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分析径向速度图对提前发布暴雨预警信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郑州地区1951~1993年14次春季暴雨的统计分析,归纳出郑州地区春季暴雨的基本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特征,并为预报找到了一些基本着眼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2年6月22日郑州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指出此次暴雨出现的环流背景和一些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暴雨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郑州市7站自建站始至2005年的全部暴雨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暴雨天气发生在夏半年(4~10月);站暴雨年平均1.3~2.8次,区域性暴雨年平均1.5次;郑州地区暴雨出现次数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其中登封是郑州市出现暴雨次数最多的测站;暴雨次数的年际变化呈明显波动形势;造成郑州市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槽型、切变线型、副高西伸型、台风或台风倒槽型等。  相似文献   

12.
2021年7月20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造成的地铁突发灾害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城市重大人员伤亡事件。该事件产生既有暴雨强烈、事故突发等客观原因,也包含风险意识淡薄、应急机制不健全等主观因素。本文首先遴选“郑州暴雨地铁灾害事件”演化的主要情景要素,采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该事件情景演化流程。在此基础上,基于贝叶斯网络构建了“郑州暴雨地铁灾害事件”情景推演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利用Netica软件推算出灾害情景节点状态概率。最后,通过调试特定节点先验概率,开展不同暴雨灾害等级、应急响应行动、周围环境状态情况下人员死亡和地铁受损害的概率评估与情景推演,旨在总结经验、查找漏洞,为应对和防范“郑州暴雨地铁灾害”类似事件提供风险防范和响应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990 ̄1992年6月 ̄8月郑州,徐州、阜阳、南阳条件不稳定指数Kr及日本降水预报(E02+E03)组合因子的综合分析,确定了6 ̄8商丘地区区域性大 ̄暴雨及单站大 ̄暴雨预报指标,经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实时高空资料及由郑州市局研制的"郑州降水4级动态相似预报系统"所计算出的物理量场数据,对2000年7月3~7日发生在郑州地区的区域性连续暴雨进行剖析和诊断,指出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和相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瑜  尹学绵 《黑龙江气象》1994,(3):45-46,20
单站大──暴雨预报专家系统金瑜,尹学绵,景学义1前言哈尔滨市区单站暴雨,特别是伴有雷阵雨强度大的暴雨,是哈尔滨市区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它具有北方暴雨次数少、强度大、时间集中的特点。为了减少单站暴雨预报的盲目性,提高预报确率,我们把单站暴雨预报作...  相似文献   

16.
段汀  陈权亮  廖雨静 《气象科学》2022,42(2):152-161
2021年7月19—21日,郑州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极端暴雨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达到了732 mm,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利用国家级自动观测站逐小时降水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分析了郑州地区"21.7"极端降水过程的降水特征以及其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强降水范围集中在郑州及周边地区,强降水时段集中在20日14时以后,其中郑州站20日17时小时降水量达到了201.9 mm·h-1,超过了历史极值。降水过程中南亚高压东移,郑州位于200 hPa高空槽前,500 hPa副高加强西伸,与大陆高压对峙,郑州位于低压区形成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高低空配置。郑州低空850 hPa有东南急流发展,产生东风切变线同时伴随着地面辐合线影响郑州地区,东南急流也将西太平洋上的水汽输送至暴雨区,并在地形阻挡作用下在郑州地区汇集。低空急流与强降水在时间上有明显同步,急流在地形作用下产生的辐合抬升也在暴雨区形成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对此次极端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94年6—8月中央气象台暴雨预报检验林明智,毕宝贵,乔林(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1前它近年来,我国气象工作者对暴雨预报方法和暴雨预报评估技术研究取得一些进展[1-3],在暴雨预报评估方面提出了划分三个评估等级(暴雨过程预报、落区预报和落...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了郑州市7站自建站始至2005年的全部暴雨天气过程,结果显示:暴雨天气发生在夏半年(4~10月);单站暴雨年平均1.3~2.8次,区域性暴雨年平均1.5次;郑州地区暴雨出现次数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其中登封是郑州市出现暴雨次数最多的测站;暴雨次数的年际变化呈明显波动形势;造成郑州市夏季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低槽型、切变线型、副高西伸型、台风或台风倒槽型等。  相似文献   

19.
对致洪暴雨,1991年江淮大水灾时的暴雨洪水,干旱及旱区突发性暴雨洪流进行了重点研究。同时对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水量平衡与水汽输送,水文气象信息传输的联通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2年6月22日.郑州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指出此次暴雨出现的环流背景和一些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