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南省鹤庆西山温水龙潭温泉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鹤庆西山温水龙潭温泉为研究对象,结合温泉所在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温泉的补给高程为3592m,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储温度为32.73℃,温泉的成因受研究区岩性和地质构造条件所控制,大气降雨自鹤庆西山岩溶系统北衙组(T2b2)灰岩岩层落水洞、岩溶洼地以及断裂破碎带、裂隙等汇入地下水,沿断裂破碎带及地下岩溶裂隙管道由西向东径流,在鹤庆西山西缘山脚处遇鹤庆-洱源断裂,地下水沿断层及其破碎带向上运移出露地表形成泉。  相似文献   

2.
从温泉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入手,利用环境同位素和SiO2温标测算研究资料提供的地热水与补给区的相对时空位置关系,在系统解析补给区与温泉区地貌、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认为温泉地热水的成因与庐山地质构造演化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地质构造环境及水文地质条件有关,有其特殊的形成条件和自然历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30-34
查孜地热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断块隆起区之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地堑区,区内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活动性断裂较为发育,拥有形成地热的良好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热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查孜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形成背景、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地热田的热储层为古近纪古-始新统火山岩。大气降水及融雪水的入渗补给为地热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活动性断裂构成了地热水深循环的通道,广泛分布的岩浆岩体为地热水提供热能来源,本区地下热水的成因类型可划归为岩浆岩-构造断裂型。  相似文献   

4.
《工程勘察》2021,49(4):28-35
江淮生态经济区东南部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合理开采利用地热能是经济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确定研究区的地热水成因机理,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地热条件,利用水化学与同位素示踪,精准确定了补给区、热储温度及地热水循环深度,明确了研究区的地热水成因机理。结果表明:江淮生态经济区东南部地区地热资源成因主要为传导型和中低温对流型;该地区地热水来自于大气降水,其补给区为张八岭丘陵区和宁镇山脉,补给高程范围为189.18~405m,循环深度为1.98~4.36km。  相似文献   

5.
祝小辉 《四川建材》2012,38(4):179-180
广东河源仙塘热水温泉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和平凹褶断束(Ⅳ4)与永梅凹褶断束(Ⅳ8)的交汇复合地段,河源断裂的上盘.河源断裂为区域性河源深断裂的主干断裂,对本温泉热储的产生主要具控热作用,属控热构造.NW向F1断裂北端切割河源断裂形成地热流体的运移及卸压条件,中段切割东江形成地表水体的有利补给条件,由此推断:F1断裂具导热作用及控制热矿水的汇集赋存作用,属导热、导水构造.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揭示黄骅台陷(沧州段)地区馆陶组地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地下水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水岩作用,本文对研究区内地热水全分析水样23件(含同位素8件),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离子比值法、水岩平衡、矿物饱和指数法等手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骅台陷(沧州段)馆陶组热水均属于中度变质水,大部分水样水岩作用尚未达到平衡状态,溶滤作用仍在进行中,围岩主要矿物成分中,易溶成分未达到饱和,而难溶成分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地热水来源为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区距研究区较远,热水循环速率为18 mm/d,径流比较缓慢。研究结果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详实依据,同时也为今后该地区的地热地质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州市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区地热资源丰富,采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郑州市区地下热水的形成、热储特征、补径排特征。研究表明:地热水化学成份主要来源于围岩;水平方向上,自地下水补给区到径流区,水化学类型及其成份由简单到复杂,矿化度由低到高;垂向上随着取水层埋深增加,矿化度增加,总硬度、矿泉水界限指标Sr2+含量减小。其次,郑州市西南低山丘陵区的降水为郑州市区地热田中热水的主要补给源;中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23.6a,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32.6a,超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43.2a,说明郑州地热水更新周期长。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地热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尖山隧道的自然地理概况,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等进行了说明,分别采用了大气降水入渗法、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及地下水动力学法,预测了隧道洞身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分析了地下水动力学法更具准确性。由于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提出施工前须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234-238
紫云县地处贵州省南西部,区域上无岩浆活动,地表无温泉地热流体露头和无明显的其他地热显示,增加了地热勘查的难度。燕山期自东往西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近南北向、北东向断层和近南北向褶皱的主体构造,以及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为区内地热资源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采用基础地质结合物探方法研究优选出了层状热储较好的牛场坡背斜和带状热储F4小桥断裂结合的有利部位,施工了地热钻孔,取得了良好的地热水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咸阳地压地热流体的环境同位素研究,系统论证了咸阳地压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补给方向及补给年代。研究表明:咸阳地压地热流体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全新世前古大气降水,其补给方向主要来自研究区西部及西北部,除局部深大断裂附近有少量现代降水补给外,其可更新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1.
程爱玲 《山西建筑》2004,30(12):39-40
介绍了地下热液中的物质成分 ,从地下热水的形成、成矿物质的活化等方面 ,阐述了地下热水的成矿原理 ,指出多金属沉积物是地下热水在不同时空条件下 ,不同成矿方式的表现 ,热泉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法水热异常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 ,分析了该区地下热水的分布规律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法水温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热源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区内变质岩系与侵入岩体的接触界面是地下热水上升至地面的主要通道。建立了它的成因模型 ,这个模型不仅能够用于法水温泉的开发利用 ,而且还可以指导江西及其类似地区寻找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勘查研究进展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重庆市建设"温泉之都"发展战略,对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勘查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勘查面窄、手段和方法单一等,理论研究滞后于温泉旅游业的发展。认为重庆市地热水资源勘查范围、目的层位应由小范围向规模化、深层次发展;勘查技术手段应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针对勘查研究工作的方向,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重庆西部地区地下热水分布规律及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重庆市西部地区天然温泉及人工揭露的温泉资料,应用统计、规律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西部地区地下热水的形成及各背斜轴部、翼部、倾没端的分布、埋藏、运移,以及水量、水温、水化学特征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地下热水的分布、运移严格受本区的地形地质构造条件和上覆盖层的制约,地下热水主要分布于高隆起开启型、半开启型背斜的轴部及翼部,地下热水主要顺背斜构造线作纵向深部运移;地下热水的水量、水温及水化学特征的变化,从背斜轴部向翼部、倾没端水量增大、水温增高,水化学类型由重碳酸盐型水逐渐过渡为硫酸盐型水。在宽缓的向斜构造区,储热水层埋深大,地下热水径流滞缓,水化学类型为氯化物型水。重庆市西部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分布规律明显,开发前景广,为重庆市旅游业、浴疗业、养殖业等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再生的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15.
张维  闫晋龙  马畅  孙健  张宁 《矿产勘查》2020,11(12):2647-2652
新商断裂是一条几乎横贯河南的区域性深大断裂,构成了济源-开封凹陷和通许凸起两大地热单元的边界。在其及影响带附近分布着新乡-延津、兰考、民权、宁陵-商丘等大型地热田,蕴藏着丰富的中深层地热资源。该文通过分析新商断裂的构造特征和地热流体特征,系统分析了深大断裂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以商丘项目为例分析了其资源潜力。区内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严格受控于新商断裂的展布方向,地下热水的温度取决于盖层的厚度及围岩的放射性含量,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地热可采资源量约140.37×104 m3/a,地热流体含热能量71.94×1012 J/a,折合标准煤2454.6 t/a,可减少CO2排放5856.8 t/a,该研究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Singapore is a geothermal hotspot, and has at least two hot springs. The nation is working to improve the diversity of its sources of water, and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Putting these ideas together,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geothermal energy to desalinate seawater,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pilot projects in Greece. It examines and costs two case studies. The first is based on the Sembawang hot spring ‘as-is’, without any additional drilling and with desalination applying an adsorption/desorption cycle. That ‘as-is’ option is unattractive because of the small volume of desalinated water that can be produced. An alternative is based on the same spring but with further development in drilling to reach more water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and that might be attractive, depending on the flow rate and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7.
皮伟  邓国成  吴侠 《矿产勘查》2019,(8):2015-2022
为查明武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地下储水导热构造。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岩石密度与磁性特征、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和航磁特征圈定研究靶区。再通过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地震、地温测井等地球物理方法初步查明了勘查区地热赋存条件,研究了地热分布规律,圈定了地热异常区及地热有利开发范围,确定地热勘探孔井位,打出了地下低温热水,达到了勘查目的,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在利用常规地球物理方法分析武川盆地地热勘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该地区的地热勘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广域电磁测深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对地电结构较差、埋深较大地区,具有很好的抗干扰和分辨能力.通过在福建洪塘镇工业密集区周边实施1∶2.5万重力测量,初步圈定地热靶区覆盖层下基底隆起、断裂与凹陷构造的位置,缩小地热靶区位置,进而布设剖面线位置,开展广域电磁测深揭露深部断裂与地层岩体的的空间展布情况,指明了地热靶区的有利热...  相似文献   

19.
通许凸起地热资源丰富且埋藏较浅利于开采,已经成为当地冬季主要的洗浴、取暖用热源。目前,孔隙地热资源已进行了充分勘查与研究,而针对下部岩溶热储的赋存规律、分布特征和资源潜力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许地区的地热资源的综合性开发和利用。本文以河南省通许凸起区域地质构造条件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勘探、地热钻探成果,分析通许凸起中部(通许段)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地热类型、热储结构、岩性厚度以及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下古生界岩溶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了研究区内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开发利用潜力。研究认为通许凸起中部地区下古生界岩溶热储表现出以传导型为主低温地热田特征,热源供给主要为大地热流传导方式。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发育好于寒武系,地热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研究区3000 m深度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可采热能9.94×1010 J。NE向F1断裂以东是岩溶热储发育,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区段,该区段下古生界岩溶热储可采热能约为7.51×1010 J,占全区可采热能的75%,该区段城镇人口密集、地热需求量大。研究成果对未来推进城镇地热供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