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蜂业》2019,(12):16-18
<正>在全球范围内,人类消费农业生产总值的9.5%来自昆虫授粉。我们吃的1/3的食物依赖蜜蜂授粉。提供全球90%食物的100种作物中,有70多种是由蜜蜂授粉的。在北美,蜜蜂为近90~130种农作物授粉,比如苹果、蔓越莓、草莓、西瓜、柑橘等,而杏仁和鳄梨等则是100%依靠蜜蜂授粉(表1),否则颗粒无收。根据美国农业部2013年5月的一份报告,每年授粉为农业带来200亿  相似文献   

2.
正5月20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亚洲蜂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5·20世界蜜蜂日"在广东分会场—汕尾陆河举行。该活动有利于将陆河蜜蜂产业由单一蜂蜜养殖产业升级打造为具有蜂产品生产功能、蜜蜂文化科普及旅游功能、农作物授粉功能、蜜蜂维护与检测生态环境功能、蜜蜂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养蜂学会讯]2014年6月,美国总统关注蜜蜂授粉,发布"总统备忘录"。今天,2015年5月19日,白宫再度发布保护蜜蜂及授粉者健康安全新战略。这将对中国乃至世界"关爱蜜蜂,保护地球,保护人类"都是一个强有力的促进作用,有着不可估量世界经济和全球社会价值。下面将奥巴马总统的科学顾问约翰·霍尔德伦在白宫的报道的中文翻译刊登于此,以飧学会  相似文献   

4.
蜜蜂因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成为了众多授粉昆虫中最理想和最重要的授粉昆虫。据统计,世界上76%的粮食作物和84%的植物依靠它们传授花粉。然而蜜蜂死亡的"瘟疫"已席卷全球。随着蜜蜂失踪愈演愈烈,美国科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蜂群崩溃综  相似文献   

5.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4,34(10):28-29
比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迟了半个多世纪,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蜜蜂授粉业,在推广蜜蜂授粉技术中遇到传统农业生产体系的保守性、习惯性等思想障碍——"软阻力"的影响和制约,是导致我国蜜蜂授粉业进展滞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我国授粉业迅速崛起,要实施一揽子综合激励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召开蜜蜂授粉技术推介会;职能部门间密切配合,营造蜜蜂授粉的良好社会氛围;设立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和示范研究专项;设立蜜蜂授粉奖励基金;设立和实施蜜蜂授粉补贴激励政策法规;构建产、学、研一体化蜜蜂授粉推进体系的"三设立、一构建",从务虚和务实两手推动,以开创我国蜜蜂授粉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5·20世界蜜蜂日"第四届中国主题活动主会场在杭州市塘栖镇举行,主题为中国枇杷蜜之乡"蜜蜂友好"。此次活动由中国蜂产品协会、杭州市塘栖镇政府主办,浙江省蜜蜂产业协会及相关单位参与。塘栖镇有2 000 hm~2枇杷园,每年深秋"小阳春"时节,枇杷开花吸引了上千群蜜蜂为其授粉,同时生产具有特色的枇杷蜜。蜜蜂促进塘栖枇杷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  相似文献   

7.
蜜蜂授粉是多种虫媒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必经环节,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食物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蜂产业发展情况、蜜蜂授粉主要做法以及相关政策三个角度,对比分析并评价美德中三国的蜜蜂授粉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出我国蜜蜂授粉产业发展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对蜜蜂授粉的需求空间很大但认识不足,蜜蜂授粉市场的形成需要从转变农民生产意识、加强对蜜蜂授粉和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与授粉相关的农业补贴等方面共同入手。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7,(11):18-21
蜜蜂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授粉效率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花粉和花蜜是蜜蜂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花粉采集与蜜蜂的授粉效率关系密切。蜜蜂在采集花蜜或花粉时,身上会粘附花粉,蜜蜂在同种植物的不同花朵之间穿梭采集并无意中将花粉带到柱头上从而完成授粉。本文主要综述了蜜蜂体表携带花粉种类鉴定、花粉粒计数及花粉活力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其他同仁开展此类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戴雪彦 《中国蜂业》2022,(10):14-16
<正>人类有着数千年驯养蜜蜂的历史,从采集野生蜂蜜到驯养蜜蜂再到生产出各类蜂产品及使用蜜蜂给农作物授粉增产等。科学家们发现,过去30年(1989~2019)全球农业对传粉蜜蜂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但家养蜜蜂数量及传粉服务能力远远不足,无法满足全球农业最佳授粉需求。研究认为发展养蜂对维护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食物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我国养蜂业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以及以蜂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其产值产能低,随着市场对蜂产品等健康食品需求的增长及未来授粉需求的增长,蜂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提升生产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5,(7):34-37
当今农业对蜜蜂授粉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全球范围内的蜜蜂数量正在减少。蜜蜂的食物来源于植物的花蜜和花粉,花蜜是主要的能量来源,花粉主要为其提供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其他矿物质等。蜜蜂处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食物不同,成年工蜂也承担着与日龄相关的巢内或巢外工作。本文主要综述了蜜蜂食物的营养价值及其对蜜蜂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阐述了农药与转基因作物对蜜蜂食物及蜜蜂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声音     
正联合国大会: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2017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宣布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这是以斯洛文尼亚养蜂先驱安东·扬沙的生日确定的世界纪念日。喜讯传来,斯洛文尼亚养蜂协会负责人博什蒂安·诺克表示,联合国确立"世界蜜蜂日"不仅是对斯洛文尼亚的认可,更将提高世界各国对蜜蜂重要性的认识,并推动蜜蜂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参加20日联合国大会的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农业、林业和食品部  相似文献   

12.
王星 《中国蜂业》2009,60(3):51-52
蜜蜂作为农作物的重要传粉媒介,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供食用的农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需要媒介授粉才能结出果实。我们所吃的食物中1/3是靠蜜蜂授粉成熟的,昆虫授粉创造的经济效益,其中80%是由蜜蜂带来的。  相似文献   

13.
世界蜜蜂日     
正2017年12月20日,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5月20日设为"世界蜜蜂日"。设立"世界蜜蜂日"的倡议最初由斯洛文尼亚养蜂协会于2014年发起,随后由斯洛文尼亚政府在2015年4月向联合国正式提出。当时,全球农药的过度使用,对蜜蜂的生存构成直接威胁。蜜蜂是微小弱势的,需要人类的呵护。"关爱  相似文献   

14.
蜜蜂授粉     
正蜜蜂授粉是农业增产提质的重要措施,全世界100种作物,为人类提供90%的食物,至少70种作物授粉依赖蜜蜂授粉。大量研究证明,蜜蜂授粉可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如油菜授粉可增产10%~47.5%,向日葵增产10%~40%,大豆增产10%~40%,苹果增产5%~30%等等,可见蜜蜂授粉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其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1989年评估蜜蜂授粉给美国农业生产增加了约93亿美元的价值,到2003年增至约153亿美元。蜜蜂等昆虫为全球农作物授粉增产价值达1530亿欧元,占世界农产品总值的9.5%。我国2008年水果和蔬菜由昆虫授粉产生的经济价值约为521.7亿美元,是44种水果和蔬菜总产值的25.5%。蜜蜂等授粉昆虫在现代农业绿色提  相似文献   

16.
正5月20日,由中国养蜂学会、亚洲蜂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5·20世界蜜蜂日"在广东分会场—中国养蜂学会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基地(蕉岭)举行,活动设在蕉岭县龙门广场。2018年,是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之年;是"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似应刮目相看"批示的实施关键年;也是农业农村部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16,(3):60-61
正蜜蜂在全球农业经济及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类食物中有约1/3的植物需要蜜蜂授粉。因此,蜜蜂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这种关系由来已久。人们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文明中发现了描绘人与蜜蜂的图像,类似的图像在史前岩画中也同样出现了。但由于早期蜜蜂化石的缺失,到底人类最早  相似文献   

18.
正5月20日,以"弘扬蜜蜂精神,激发梦想力量"为主题的首届中国"世界蜜蜂日"活动在主会场江苏省扬州市和全国各地26个分会场同时启动。由中国养蜂学会、河北省赞皇县委宣传部等联合主办,石家庄赞皇县芯源蜂业有限公司承办的"世界蜜蜂日主题活动(河北分会场)"在中国蜜蜂博物馆(河北馆)同日举行。中国养蜂学会决定将每年5月20日确定为中国"世界蜜蜂日",通  相似文献   

19.
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国内外不少科学工作者对蜜蜂为向日葵授粉的增产效果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为其授粉的蜂类(蜜蜂总科Apoidea)的种类及数量,保护和驯养这些蜂类,充分利用为向日葵授粉,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为此,本人从1981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期间,在云南蒙自草坝我所的向日葵地内,进行了这项工作,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整理报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规范蜜蜂为苹果授粉的技术,推动苹果蜜蜂授粉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2012年12月2~4日,山西省农科院园艺所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授粉蜂群管理项目组、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蜜蜂授粉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邀请蜜蜂授粉专家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安建东副研究员、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罗岳雄研究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王凤鹤副研究员、山西晋中种蜂场滕跃中高级畜牧师、植保专家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