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95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8例行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实验组),47例行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胆囊收缩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月、6月及12月的胆囊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1d 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5 d三项指标亦显著高于术前(P 0. 05),实验组术后1 d和术后5 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与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而后者更有助于术后胆囊功能恢复,对患者手术创伤及机体各项炎性因子影响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源性胰腺炎(BP)患者不同临床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机体应激状态、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在广元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轻症非梗阻型BP患者156例,根据患者手术时机将其分成早期手术组(发病72 h内进行手术)81例和择期手术组(发病7周左右且病情稳定再进行手术)7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资料及相关并发症和复发状况,检测术前和术后1、3 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醇(Cor)水平以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引流管数、中转开腹数以及术后平均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早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8、12.888,均P<0.01)。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IL-6、CRP、Cor及ACTH水平较术前升高,术后3 d时的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 d;术后1 d时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及CD4+/CD8+较术前降低,术后3 d时的水平较术后1 d时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 d时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4、0.005,P=0.668、0.946)。 结论与择期手术相比,早期手术并不会增加轻症非梗阻型BP患者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发生概率,临床疗效同样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特点。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经手术治疗后伴有浸润性乳腺癌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AC→T方案化疗,对照组为TAC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1 d、化疗后7 d免疫功能、血象及细胞因子变化、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特点。 结果化疗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3.22±2.76)% vs(37.32±1.78)%、(42.45±4.32)% vs(34.22±3.26)%、(1.96±0.35)vs(1.43±0.42),均P<0.000 1],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5±0.11)g/L vs(2.01±0.26)g/L、(8.21±1.22)g/L vs(11.34±2.33)g/L、(1.24±0.21)g/L vs(1.76±0.34)g/L,均P<0.000 1]。观察组患者的PLT、WBC、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24)×109/L vs(159±25)×109/L、(8.43±2.42)×109/L vs(7.11±1.78)×109/L、(46.32±4.22)U/ml vs(34.21±3.87)U/ml、(34.21±4.21)U/ml vs(25.45±3.87)U/ml(P=0.009、0.013、<0.000 1、<0.000 1)。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减少性的中性粒细胞发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12%、26.47%,明显比对照组低(79.41%、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7、10.019,P=0.003、0.002)。 结论乳腺癌术后采取不同化疗方案均存在不良反应,然而大多数为Ⅲ度以下的不良反应,并均能耐受,予以有效的处理后不良反应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94例晚期P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持续性治疗,观察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间歇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后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9个月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7.2%(41/47)]明显优于对照组[68.1%(32/47)](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SA及F-PS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血清PSA[(4.63±1.08)vs.(5.26±1.24)ng/mL]及F PSA[(1.04±0.20)vs.(1.18±0.25)ng/m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性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及激素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性功能、泌尿功能、肠道功能及激素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1%(9/47)]明显低于对照组[44.7%(21/47)](P<0.05)。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间歇性给药治疗晚期PCa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持续性给药,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与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2种全身麻醉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斜疝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法。统计学分析2组患儿斜疝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2组术后2、24 h CD3+,CD4+,CD4+/CD8+值均较麻醉前降低,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8+值前后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对照组CD3+,CD4+,CD4+/CD8+值均显著低于试验组术后24 h各个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术后24 h、72 h的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骶管阻滞复合七氟醚吸入喉罩全麻对小儿斜疝腹腔镜术后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对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儿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成都某院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特点。 方法将329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急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及乙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差异。 结果急性乙型肝炎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各项免疫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分别为(18.12 ± 5.70)g/L、(3.63 ± 0.94)g/L和(4.39 ± 0.82)g/L,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该组患者CD3+ T、CD4+ T和CD8+ T细胞计数分别为(583.10 ± 276.35)个/μl、(339.13 ± 131.55)个/μl和(205.23 ± 41.22)个/μl,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 0.05)。乙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组患者的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是(0.39 ± 0.27)g/L和(0.08 ± 0.07)g/L,显著低于其余3组(P均< 0.05)。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TBil和IgG水平均逐渐升高,而补体C3、C4、CD3+ T和CD4+ T细胞计数则逐渐下降(P均< 0.05)。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状态与疾病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肝硬化及肝功能衰竭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球蛋白升高、补体下降及T细胞损耗等免疫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研究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的关系。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各100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分别在术前1 d、术后3 d和7 d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和粪便,对血清CD4+T细胞和黏膜微生物群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结果显示,HIV患者、阑尾炎患者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术前不存在差异(P>0.05),手术后3 d和7 d存在显著差异(P<0.01);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在术前术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术后HIV患者血清中的CD4+T细胞水平较阑尾炎以及HIV合并阑尾炎患者高,而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黏膜微生物变化较HIV和阑尾炎患者高;患者血清中CD4+T细胞水平与黏膜微生物群变化存在一定联系,不同种类微生物则存在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HIV合并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黏膜微生物群与CD4+T细胞计数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纳入分析患者术后血清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术后CD3+CD4+和CD8+水平[(50.47±6.72)%、(33.45±3.68)%和(33.34±3.79)%]均优于开腹组[(46.73±5.84)%、(28.81±3.27)%和(36.73±4.02)%],且CD4+/CD8+(1.00±0.11)较开腹组(0.77±0.13)高,差异均显著(P<0.05);术后腹腔镜组MDA水平(6.12±0.72)nmol/L明显低于开腹组(7.51±0.81)nmol/L,SOD水平(63.81±5.32) U/mL较开腹组(42.54±4.18) U/mL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CA242(8.71±1.21) U/mL、CA199(15.43±2.14) U/mL和CEA(2....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双镜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及近期生活质量。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116例胆囊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8例,接受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双镜组58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采用SPSS 21.0软件包校对全组数据,两组患者一期取石率、并发症计数资料用频数、率描述,采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FACT-G评分计量资料以( ±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双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及住院时间比腹腔镜组低(均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IL-6、CRP水平均升高,但双镜组水平比腹腔镜组低(P<0.05);双镜组一期取石率(94.8%)比腹腔镜组(79.3%)高,并发症发生率(8.6%)比腹腔镜组(22.4%)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FACT-G评分均比术前升高,且双镜组评分(87.1±8.8)分比腹腔镜组(67.3±9.5)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腹腔镜切除术而言,双镜联合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出血量少、一期取石率高、疼痛轻等优势,有助于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提高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病变(CIN)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Th17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于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CIN患者共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感染HPV分为感染组(86例)和非感染组(5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T细胞CD3、CD4及CD8水平以及Treg和Th17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的百分比)、Treg细胞和Th17细胞百分含量(CD4+CD25+ Treg、CD8+CD25+CD127-Treg、CD4+Foxp3+ Treg、CD8+CD25+Foxp3+ Treg和CD4+IL17+Th17以及Th17/Treg比值)以及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0、IL-17和干扰素(IFN)-γ]含量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患者感染HPV的危险因素。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IN组织中T细胞CD3、CD4和CD8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CIN组织中T细胞抗-FOX3(Treg)和Th1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870、1.509、0.236;P = 0.385、0.133、0.813),感染组患者CD4+CD25+ Treg、CD8+CD25+CD127Treg、CD4+Foxp3+ Treg、CD8+CD25+Foxp3+ Treg、CD4+IL17+ Th17以及Th17/Treg比值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均< 0.05)。感染组患者外周血TGF-β、IL-10和L-17均高于非感染组(t =-11.601、-42.251、-40.31,P均< 0.001),而IFN-γ低于非感染组(t = 10.316、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25+ Treg(OR = 3.673、P = 0.031)、CD4+IL17+Th17(OR = 1.974、P = 0.021)和Th17/Treg(OR = 3.585、P = 0.024)均为CIN患者感染HPV的危险因素,IFN-γ(OR = 0.612、P = 0.028)为CIN患者感染HPV的保护因素。 结论CIN患者HPV感染与Treg细胞、Th17细胞及IFN-γ因子存在相关性,HPV感染的CIN患者Treg和Th17细胞增高,IFN-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腹术后患者疼痛反应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6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组(32例)和开腹组(28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行常规开腹术。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和T细胞亚群水平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评分及镇痛药使用次数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CD3、CD4水平高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为6.25%(2/32)低于开腹组32.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上,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中创伤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低,且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免疫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腹腔镜脾切除术(LSC)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PD)对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CPHWH)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7例CPHWH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6例)和开腹组(41例),分别行全腹腔镜和开腹LSC+LP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及不同时刻点(术前、术后3 d、9 d、15 d)免疫功能差异。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免疫功能及炎症细胞因子相关指标以( ±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术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术后食欲不振例数、肠鸣音不良例数、胃液潜血例数、大便隐血例数、肠源性感染例数比较,腹腔镜组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手术后各时刻(3 d、9 d、15 d)与术前比较,两组的Ig G、Ig A、Ig M、CD3、CD4、CD4/CD8均升高,而CD8、IL-1、IL-6、TNF-α均降低(P<0.05),但在手术后3 d、9 d腹腔镜组各项指标的降幅(升幅)均低于开腹组(P<0.05),而术后15 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开腹术式比较,全腹腔镜LSC+LPD利于CPHWH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早期恢复,从而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期监测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水平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感染的预警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6例行肾移植术后新发感染受者临床资料(感染组,感染发生在移植后1~240个月)。选择129例同期肾移植术后无感染、健康受者作为对照组。感染组连续或定期测量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绝对计数,并与对照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根据移植后采样时间将感染组和对照组各分为6个亚组,分析感染亚组与其相应对照亚组之间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的差异。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在肾移植术后预警感染性疾病的最优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受者CD4/CD8比值分别为(1.2±0.5)、(1.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P>0.05)。感染组受者CD3、CD4和CD8 T细胞绝对计数[(367±212)、(189±117)和(161±92)个/μL]均低于对照组[(1 374±663)、(695±334)和(626±377)个/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36、13.541和12.311,P均<0.05)。CD3、CD4和CD8 T细胞绝对计数在6个感染亚组受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亚组1受者CD3、CD4和CD8 T细胞绝对计数均低于对照亚组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CD8和CD3绝对计数预测肾移植术后感染性疾病最优截断值分别为712、362和255个/μL,敏感度分别为94.6%、92.2%和96.1%,特异度分别为92.3%、96.2%和88.5%。 结论肾移植受者低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水平具有预示及预警感染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受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占单个核细胞比例变化情况及其与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CR)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的80例成人受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CR,将受者分为ACR组(25例)和非ACR组(55例)。术前、术后各个时间点抽取参加研究者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单克隆鼠抗人CD19抗体、藻红蛋白-单克隆鼠抗人CD24抗体和别藻蓝蛋白-单克隆鼠抗人CD38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D19+CD24hiCD38hi B细胞百分比。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CR组、非ACR组受者术前外周血平均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分别为(3.13±0.91)%、(3.49±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6,P>0.05)。ACR组术后发生ACR前外周血平均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为(1.87±0.70)%。非ACR组受者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外周血平均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分别为(1.64±0.52)%、(1.63±0.56)%和(2.04±1.24)%,术后3、6个月平均值均低于术前和术后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CR组受者发生ACR时外周血平均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为(0.8±0.5)%,低于发生ACR前的平均水平(t=5.752,P<0.05),且低于非ACR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的平均水平(P<0.05)。ACR组受者接受抗排斥反应治疗后,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也逐渐增加,ACR发生后7 d为(0.84±0.08)%,与ACR发生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30 d后达(1.65±0.18)%,与ACR发生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截断值为1.015%时,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预测ACR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86和0.702,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95%CI: 0.671~0.879,P<0.05)。 结论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比例下降与肝移植术后ACR反应发生有关,并可作为预测ACR发生的细胞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道镜对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液炎症、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98例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开腹组(49例)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CBDE)、联合组(49例)行LCBDE+胆道镜;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术中术后各时间指标、炎症指标及免疫功能计量资料用( ±s)表示,行独立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联合组各时间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0.172、5.858、6.140, P<0.05)。炎症及免疫功能指标:两组患者术后5 d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及自然杀伤细胞(NK)、CD3、CD4/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5d,联合组CRP、TNF-α、IL-8、HMGB1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腹组(t=10.580、8.424、6.811、2.751, P<0.05),NK、CD3、CD4/CD8、均显著高于开腹组(t=6.116、5.865、3.448,P<0.05)。两组在残石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比于OCBDE,LCBDE+胆道镜可取得良好的取石效果,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免疫功能抑制,并促进康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尿道直出绿激光推铲式汽化切剜术(LS-VR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对我院86例BP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LS-VREP组43例,TURP组43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手术前后血液的免疫指标(IgG、IgA、lgM、CD8^+CD28-、CD8^+CD28^+);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RUV)。结果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LS-VRE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47.4±18.3)min、(62.9±33.4)ml、(18.3±5.1)h、(32.5±10.6)h、(4.3±1.6)d、4.8%,TURP组分别为(49.6±21.1)min、(106.5±57.2)ml、(45.7±10.9)h、(53.8±13.4)h、(5.9±2.4)d、12.8%;LS-VREP组在减少出血量及并发症,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TURP组(P<0.05)。LS-VREP组术后CD8^+CD28-明显低于TURP组(P<0.05),而IgG、IgA、CD8^+CD28^+高于TURP组,但两组术后lgM、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4例失访,随访患者无远期并发症。结论与TURP相比,LS-VREP具有安全可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更有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56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78例,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组(78例,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等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手术效果方面,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少(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病变肠管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降低,CD8、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明显升高(均P<0.05);腹腔镜组免疫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且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