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社会学的视野以及实地调研,对滇池东岸海晏村的乡土建筑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究其社会组成、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改变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发掘乡土建筑存在的价值,并根据海晏村实地情况,提出乡土建筑保护和更新的策略,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金华市婺城区山道村开展调查的基础上,试从"天人合一"自然观的角度探究和分析乡土建筑在地域文化,色彩肌理,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美学特征,着重挖掘以夯土墙为主的自然生态村落在乡土建筑中的美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和地域性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宾 《山西建筑》2008,34(8):53-54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批判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理论的阅读研究,总结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及乡土建筑各自的特点,并对如何批判地面对世界文化和地域文化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乡土建筑,一般来说开始是由一群受到当地文化传统影响的当地人所建造,然后经历了漫长的反复试验,又在对地域环境熟悉的当地工匠手中有系统地建造起来,因此特定气候的环境建筑技术转化对现代建筑具有重要且深远的价值。基于浙江中部地区的乡土村落——义乌神坛村的实地考察,对传统乡土建筑与当代乡土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将传统乡土建筑的建造智慧转化设计为适应当前环境和建筑需求的气候响应性建筑。结合正在施工的义乌雪峰文学馆阐述如何将环境能量协同与气候响应作为主要考量因素进行当代乡土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博爱县下伏头村公共浴室的改造,从选址、能源使用、材料利用、废水处理以及与地方技术相结合等方面体现了可持续性的思想,说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是不能够完全替代乡土建筑中的地方技术和地方经验的,两者只有充分结合,相互补充,才能够发展出新型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乡土建筑。  相似文献   

6.
对于乡土建筑的研究往往需要涉及文化、政治、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其历史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碉楼建筑作为防御建筑,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地域特色,是研究某一时期乡土建筑的重要资料,本文立足于建构理论的视野之下,通过对重庆部分地区碉楼建筑的调研、测绘等研究,对传统乡土建筑碉楼在建造方式、材料应用、技术手段、细部构造方面进行解读与思考,尝试从不同角度研究乡土建筑的价值,并且能够引发对乡土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乡土建筑不仅受到物质因素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它产生制约作用。文章借鉴使用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社会"概念(1),从社会关系再生产、文化解释、集体认同方面对迤沙拉村乡土建筑进行研究。文章将乡土建筑看作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主动参与到了社会生活,而不仅是作为一种符号象征。通过研究迤沙拉村的乡土建筑,以期进一步认识其内在的社会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李百浩  杨洁 《华中建筑》2007,25(1):176-179
乡土建筑所涉及到的地域环境既包括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又包括它四周的人工环境,尤其在人工环境中,文化是它生存的土壤,文化与历史的信息积淀使建筑的内在精神和外在风格得以延续.该文通过分析湖北乡土建筑的功能、形式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证明能够体现乡土建筑本质的应是它的内涵,是一种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9.
地域性建筑是以地域主义思想为理论原则来进行创作设计的建筑。狭义的地域主义也称为乡土地域主义,一个地区中的乡土建筑是当地居民长期创造的结果,在设计中我们往往通过一个地区的乡土建筑和地域性元素来寻找创作灵感和依据。建筑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对广西地域性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地域性特色的应用研究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特色,增强居住者对所在地域的归属感及认同感,提升整体文化底蕴和地域形象。  相似文献   

10.
英川村位于浙西南丘陵地区,村内保存了大量极具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但近现代新建的民居风貌不佳。本文通过对英川民居的实地调研,分析其背后的地域背景和文化意蕴,吸取英川传统民居中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运用现代建造技术,以英川村内的一处现代民居设计实践为例,尝试提出适应当地地域文化的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的文化区位入手,探讨了区域性地域文化与乡土建筑的深层关联,进而勾勒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建筑生成的有机图景。论文总结了文化区位事实与乡土建筑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河西特色文化对其乡土建筑的形成、发展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今后广大河西走廊乡土建筑文化建设具备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土建筑的形成总是与某些潜在的因素相关,鄂西北乡土建筑就是受到了这种特征的影响,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文化的多元性,进而又直观生动地表现在乡土建筑上。这种风格既体现出人对地域环境的协调共生,又是对它孕育的文化内涵的特有注释。  相似文献   

13.
乡土建筑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靠经验逐渐发展而来的民间居住形式,它反映了我国民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建筑文化和生活特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形式的要求在提高,使得乡土建筑的使用比例在下降.本文在调查乡土建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乡土建筑的类型和特征,分析了国内乡土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此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域建筑文化是带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的基本特点。本文在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背景进行简述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历史建筑文化保护与利用、乡土建筑、中外寒地建筑文化比较等方面加强对东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对象,对课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传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主体——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出发点,应用类型学和人类学等方法,尝试对该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进行解析,并将其与《营造法式》、《鲁般营造正式》和《营造法原》等文献作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历史渊源,加深对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地域性的营造体系是技术史领域乡土建筑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筑结构、材料、技术工艺的地域性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域乡土建筑的差异。本文是针对乡土建筑营造体系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旨在探讨乡土建筑理论建构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析当下乡土建筑保护更新中的地域文脉丢失危机,通过文献综述进行湖南传统地域文脉的构成分析和传承价值,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以原址保护、易地迁移、改造修复阐述乡土建筑的保护策略,从解构与重构、抽象与隐喻、适应与协调的角度表达乡土建筑的更新模式,意图在于引起对传统地域文脉传承的重视,为当代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寻求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域性建筑主要以地域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支撑而创作设计的建筑.从某种程度来讲,地域主义也就是乡土地域主义,即一个地区的乡土建筑,这是当地居民经过长期实践与经验积累而创造的结果,在建筑设计中可通过乡土建筑与地域性元素寻找创造灵感.以建筑为载体,对地域民族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突出民族文化元素的象征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何凤 《建筑结构》2023,(10):188-189
<正>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成为现代化乡村振兴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如何通过对乡土建筑的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的分析,确定乡土建筑的核心价值,以及结合旅游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乡土建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等问题,也成为当下的一大热点话题。该设计则强调了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的景观设计、建筑设计、文化展示等,旨在为乡土建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八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为研究客体,基于传统乡土建筑保护与修复对原真营造技艺的指导需求,探讨了该地域传统建筑形制和营造技艺的研究成果,为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