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快速更新的语境下,旧工业建筑如何冲破局限高效地融入当前城市环境是一个问题。文章将以新空间"介入"的形式,将旧工业建筑整合成有机整体并与城市环境融合共生,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完成空间之间的过渡。以建筑群组为对象,从城市、建筑两个层面分析旧工业建筑中介空间的组织模式,分析各种组织方式的特点,以期为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3,(10)
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整体空间形态松散"、、连接空间基面单一"、"交往空间活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进行集约化设计,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目的。本文将在了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结构空间等角度探讨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城市细胞是建筑与城市之间的中介,是城市设计中空间组织的基本单元,对于认识城市中观层面上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近代行列式里弄为例,探讨该城市细胞的构成机制与城市空间营造方式,并通过实际案例抽象出它的形态类型。  相似文献   

4.
王农 《中外建筑》2014,(9):80-81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筑的组成部分。结合西安城市空间的历史演进及当下西安城市空间及其建筑形态特色的关联性描述,探讨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的认知、保护与发展及建筑设计思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山地校园存在的形态与方式多种多样,不可能用单一的设计方法适应所有的外部条件。以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为例,整体梳理学校设计在新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从城市设计、场地高差、空间提升、在地融合等方面探讨教学功能与整体形象的设计策略,并着重研究校园空间与城市环境、教学建筑与山林景观之间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被动式调节是建筑应对自然环境的自身防御、自我保护或利用机制,也是建筑顺应自然气候与环境,创造并维持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原生能力。分析与总结了具有被动式调节作用的空间类型及其所可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了介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中介空间,并从建筑空间的视角解析中介空间的有机共生和动态复合两种特征,以期扩展从建筑空间设计视角下"被动式"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提出了当前城市建设中缺乏整体环境意识的设计问题,探讨了中介空间(Intermediary Space)的特点和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形式,指出了中介空间的运用和创造对解决建筑单体和城市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产业地产概述 产业地产是将产业运营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产品形态正在从工业园、工贸园、科技产业园发展到如今的城市产业综合体. 城市产业综合体概念依托特定产业,包含多物业形态,具有高度复合功能的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与特定产业有机结合的理想产物,产业综合体在产业形态上表现为产业集群,实现了工业、商业、服务业、地产业的协同发展;在建筑形态上表现为城市功能综合体,实现了工业空间、商业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之间的融合.产业功能更全,产业能级更高,产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具有连续性,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之间不应出现断层现象。本文从城市设计方面寻找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功能、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过渡体和中介空间,使城市现代空间和城市历史空间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生活质量要求更高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中的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现代商业建筑的规模一般来说较大,需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现代商业建筑的中介空间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就现代商业建筑中介空间的整合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城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交汇节点,自古以来是区域贸易桥头堡和伊斯兰文化聚居区。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和POI数据核密度分析,基于历史形态演变历程,分析临夏古城空间结构变化及其作为集核在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传统商业格局特征及在城市演变中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传统特色商业与城市功能、结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古城空间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古城活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传统商业文化与历史文脉,为未来民族特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大型商业建筑代表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商业建筑公共空间是衡量~个商业建筑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是展现商业建筑文化品位和城市特色的重要窗口。本文探讨了现代大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在设计方面要注重空间层次的组织与序列,中庭空间的形态设计,围合与渗透,商业环境氛围的营造;倡导人文文化多元化空间,实现消费者向往的空间环境与心理预期,提升商业建筑公共开放空间的质量,从而发挥商业建筑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13.
张赞讴  裴雷 《建筑与文化》2021,(11):174-177
随着当代城市发展的延异,公共建筑的创造性介入使得城市空间环境愈发充满活力.商业建筑作为彰显城市性格的重要建筑类型,其入口空间除了衔接了建筑内外,也是不应忽视的设计要素.然而,现阶段我国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设计因地域、经济等因素受限,其设计未能完全体现一定的系统性.文章以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空间形态设计,从空间形体、空间尺度、空间界面三个层面提出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不同构成要素,相互间必然存在约束、控制。指出建筑设计应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通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和交融,实现有机、有序、整体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帆  李铌  石磊 《华中建筑》2009,(6):21-24
该文介绍了湖南省国税局新建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入围方案设计,方案通过对群体中各功能单体空间上转换的处理,纵横交错的空间流动.明暗虚实的空间变换,以及空间与环境复合界面的处理,进而达到对空间整体形态的特色构成,同时和谐自然的处理了建筑群体与周边环境的共存关系,并且指出城市建筑群体空间设计是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多样,既涉及建筑设计,又涉及城市设计,是两者的中介。从操作层面上阐述了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总体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6.
项目以"西蜀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传统建筑空间的当代诠释;绿色生态景观的有机植入"为原则,打造了一个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神韵的"水岸锦里"。继承了西蜀古典园林"文秀清幽"的整体特点,不仅诠释了成都因水而生,因锦而盛的城市脉络,更重视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着眼于对物质城市的精神建构。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湖南省国税局新建综合业务办公用房入围方案设计,方案通过对群体中各功能单体空间上转换的处理,纵横交错的空间流动,明暗虚实的空间变换,以及空间与环境复合界面的处理,进而达到对空间整体形态的特色构成,同时和谐自然的处理了建筑群体与周边环境的共存关系,并且指出城市建筑群体空间设计是一种多角度全方位的设计,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多样,既涉及建筑设计,又涉及城市设计,是两者的中介.从操作层面上阐述了建筑群体空间设计的总体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商业街区存在垂直空间问题,针对城市商业街区中出现的单一的、不合理的空间形态、空间结构模式进行研究。文章以城市空间的效益为基本着眼点,对城市商业街区的竖向空间及其空间绿化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三维构建方式在城市商业街区中的发展与运用。提出包括底层架空、建筑连廊、建筑露台及地下空向等空间布置优化措施,通过创建三维模型网络,可表现商业街区的多层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洁 《住宅科技》2009,29(9):21-24
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不同构成要素,相互间必然存在约束、控制。文章指出建筑设计应着眼于城市整体环境,通过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渗透和交融,实现有机、有序、完整的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20.
商业街区是城市区域内,室外人流汇集较大的空间。商业街区城市热岛现象明显,其内部热环境对于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街区空间形态要素与城市微气候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对严寒地区典型城市哈尔滨的商业街区实测研究,发现街区形态要素是导致区域内温度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研究半径内,街区形态要素对于温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建筑覆盖率,植被绿化率,下垫面百分比,天空开阔因子以及建筑墙体面积是影响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论文通过对各街区形态要素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哈尔滨商业街区形态要素对温度的影响范围。同时,构建的相关性方程能够说明各街区形态要素对于温度的影响程度,旨在将城市设计与气候设计进行整合,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