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供用电》2015,(9)
高速、双向、实时的通信网络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的高带宽、无源分光和长传输距离能适应配电网接入条件复杂的现状。在分析配电网通信系统现状以及EPON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网络设计和建设的要求,给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典型建设模式,指出采用EPON两级均匀分光模式组网的优势。为满足未来智能配用电业务对通信网络需求,讨论了EPON技术在互通性、网络共享、IEC 61850标准以及多通信技术互联等领域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
基于EPON通信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压配电网智能化是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瓶颈.文章针对智能配电网组网方案的可能形式构建了通信网络,设计出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的信息网络传输架构,对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信时延和阻塞现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文章特别介绍了退避算法的改进,总结出智能配电网的组成形式和通信架构,并解决时延和阻塞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以太网原理对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的手拉手保护倒换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电力系统中实际EPON组网方案为模型,通过企业网络仿真平台(eNSP)模拟手拉手保护倒换过程中交换机、光线路终端(OLT)以及光网络单元(ONU)的网络行为.针对现网中EPON手拉手组网业务倒换速度过慢的情况给出合理的解释,在不改变EPON协议栈的情况下,采用端口隔离和免费地址解析协议(ARP)2种辅助功能对EPON手拉手保护倒换进行优化,实现业务倒换速度在毫秒级别,并采用实际系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EPON 通信的智能配电网馈线差动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配电网正朝着网格化、多电源的拓扑结构发展,传统配电网保护、馈线自动化(FA)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智能配电网自愈的要求。电流差动保护由于其优越的速动性、灵敏性和选择性而广泛地应用于输电线路,现有的方法是采用专用光纤通道或者基于同步数字系列/准同步数字系列(SDH/PDH)技术的复用通道来实现,但架设这些通信设备费用高且通信速率慢。文中提出并研制了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差动保护的装置,该装置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来实现差动保护装置之间采样数据的传输,配以抗延时抖动及IEEE 1588同步算法,实现多端线路差动保护。测试表明,保护能够准确动作,满足精度和动作时间的要求。该装置已在某10 kV线路挂网运行。  相似文献   

5.
西安地区智能电网通信传输网架建设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西安地区主、配网通信网络现状,结合智能电网需求,提出采用智能光设备组建MESH网络的主网架优化方案。分析了配用电网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对配用电网通信方式、电力线通信、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原理及组网特点进行探讨,结合地区配电网接入需求,提出面向用户侧的通信采用电力线载波宽带和窄带技术融合的一体化方案,配电网接入层采用基于EPON技术的分层组网方案,满足了智能电网对通信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远海岛屿微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的海岛智能微电网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基于EPON技术原理与组网优势以及海岛智能微电网通信系统需求,研究了海岛智能微电网通信网络整体架构,并对海岛光缆敷设方案以及EPON光传输网络的具体组网方案进行了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双EPON光传输网络的高可靠性海岛智能微电网通信系统,实际应用表明,该通信系统可有效保障海岛微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EPON通信接入与分区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配电自动化等配电网业务系统应用需要,考虑配电网网架结构特征并分析配电通信网对电力骨干通信网的依存关系,研究了大规模配电网通信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以及上联骨干通信相关关键技术和工程问题。提出配电网通信采用EPON灵活组网和应用的技术路线,包括配电通信系统EPON设计原则,分区自治优化结构方法,网络收敛性、网络健壮性保证和效益比较。给出了实际大规模EPON接入网及其上联局端组网结构和IP域分区自治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参考现有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可靠性理论研究方法,结合配用电业务性能指标,提出一种面向配用电业务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ON,EPON)保护组网有效性评价方法。根据4种典型的EPON保护组网架构,将不同业务的时延有效性及数据可靠性作为业务通道有效性指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每种网络架构下的通道实时状态,并融合业务有效性分析网络有效性。评价方法强调由通道实时状态引发的配用电业务状态对于配电网有效性的影响,可弥补以往研究仅由网络拓扑评价网络可靠性的缺陷,为基于EPON技术的配电网可靠性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电流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方法,将网络交换和差动保护功能集成到智能配电终端中,智能配电终端通过光纤环网组网连接,通过智能配电终端网络交换模块间交换延迟测量报文获取高精度光纤链路时延参数。电流原始采样值报文(SV)通过智能配电终端2个方向的转发完成智能配电终端间可靠的数据交换,SV报文在传输过程中携带报文时延控制字(τ),在跨节点传输时将报文驻留时间和光纤时延修正到时延控制字内,SV报文到达接收端时记录该报文与本地采样脉冲的时间差(μ),通过τ和μ2个参数获取任意2个智能配电终端间采样脉冲时间差,利用插值原理完成电流采样值的同步。该方案具有不依赖时钟源、EPON等外部通信设备不受配电线路开关站、环网柜数量限制和光纤单链路故障不影响保护动作时间3个优点,对主动配电网及配电网高可靠闭环运行方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马頔 《贵州电力技术》2012,(11):35-37,65
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技术,提出了以太网式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的特点和组网优势,重点对EPON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通信系统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基础平台.文章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目前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常用的几种技术并结合电力通信专网的特点,指出EPON作为一种新型光纤接入手段,以其容量大、带宽高、可靠性好、支持多业务等特点逐渐成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以青海某地10 kV线路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为例...  相似文献   

12.
谭智  刘建华  薛玮  杨阜  周峰 《电气开关》2012,50(1):84-86,90
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EPON)的结构、原理。探讨了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并结合长沙配网自动化项目着重介绍配网主站、子站和馈线层的通信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13.
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EPON通信的3种组网方案和3层结构模型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种的具体应用,提出智能小区用电信息采集、多网融合的建设策略,介绍了建设包括通信综合网管系统、基于GIS平台的光缆线路资源管理系统及光缆在线监测系统的智能通信网管平台建设内容,讨论了光传送网、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无线专网、物联网等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新技术及其特点,对配用电通信网建设与维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配电通信接入网中混合通信组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配网终端广泛地分布在城市的角落,在已建成供电区城内,10 kV线路大多没有同线铺设光缆,因此,在后期配电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通信光缆无法到达的站点,采用全光纤覆盖建设配电通信网在已建成供电区域内很难做到,如果采用电力线载波或者无线通信作为一种补充的通信方式,完全可以做到全网覆盖.文章介绍了EPON、载波、无线三...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原理,对这2种通信组网方案进行了经济技术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EPON和工业以太网的新型配网通信混合组网方案。该方案在系统的可靠性、扩展性、接入便捷性、兼容性等方面均有优越性能,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能力更强,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提出适于智能配用电通信的无源光网络架构.基于异步光分组交换及波分复用技术,构建树形及环形拓扑结构,可提高系统可扩展性及对实时突发业务的随机接入能力.基于空分光交换矩阵和光纤延时线,实现上行信号的冲突解决,可减小分组等待时延,提高冲突解决机制的灵活性.基于自相似流量分布分析了系统波长冲突的丢包率PLR及分组等待时延T.结...  相似文献   

17.
配网自动化无线数据网通信系统采用基于IEEE802.15.4无线标准协议,将自管站内的配电设备与调度站内的控制设备相连,组成通信微网,与上行EPON网络相联,覆盖EPON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解决末端数据传输问题,实现调度站和自管站之间数据通信目标,将开关站内DTU、FTU、TTU等数据与采集的环境数据统一向EPON网络汇集,传输到生产系统内,实现开关站内配电信息"三遥",解决了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末端一公里的数据通信问题,为智能电网的配网自动化建设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配电通信接入网中EPON通信系统对光分配网络建设的要求,结合现场工程设计一种ODN建设方案,对光缆网络进行分层设计,形成一级汇聚网络和二级辐射网络.其中,处于一级汇聚网上光缆汇接点需要考虑接入至少2个变电站,形成光缆路由保护;二级辐射网络就近接入相邻汇接点形成手拉手保护.方案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减少光缆施工难度、方便维护的优点.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EPON通信系统的光缆铺设及光功率要求,为配电通信接入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EPON在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中对配电网通信的需求,介绍了无源光网络及EPON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EPON技术在配网自动化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在新农村典型供电模式试点工程中配电线路的EPON通信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