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规划设计的三个方面阐述了建筑科学中的生态效应:(1)建筑设计的生态设计思潮;(2)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趋势;(3)景观建筑学的生态规划设计动向最后作者提出了建筑科学中的整体生态设计的思想:建筑师,规划师和景观建筑师在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上的生态合作。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对比分析——以江苏省13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从区域层面深入探讨和拓展了生态位理论在城市研究中的方法和途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生态位适宜度的数学模型,使计算更加简便。精心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A),基础设施(B)、生态环境(C)、居民健康和教育(D)以及城市吸引力(E)的5大类25项生态因子,构建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计算出13城市1999~2004年间的6大类生态位适宜度(A,B,C、D、E及其平均值),并且运用ArcGIS,SPSS进行区域内城市生态位的时空对比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接上期) 3生态混凝土 按照日本混凝土工和协会生态混凝土研究委员会的定义,曾提出以下概念,即所谓生态混凝土(Environmentally Frienelly Conerete/Eco-concrete),是一种能减少环境负荷,与生熊系统协调,力求共生,并能创造舒适环境的有用的混凝土。根据使用的主要目的,可分为降低环境负荷型生态混凝土和生物对应型生态混凝土两类(参见图3)。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市的绿地景观进行生态学分析,认为重庆市的绿地景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为:(1)绿地结构组成欠合理;(2)绿色斑块质量差;(3)绿色廊道功能不健全,并且指出城市部分地区缺少绿色斑块,且斑块之间缺乏联系。最后根据景观生态学关系斑块和廊道的基本原理,对重庆市绿地景观提出了生态设计建议:(1)贯通水系和公路绿色廊道;(2)在景观生态战略点开辟新的绿色斑块。  相似文献   

5.
淹水区边坡的生态型护坡技法及其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植生袋状垫(一种新型生态植生材料)、生态混凝土(多孔、透水性混凝土)、卵石(自然石)等近自然界材料的不同组合,创作出的最新生态型护坡技法来对淹水区坡面进行设计、护坡,不仅可以充分保证护坡工程安全性、经济性,而且能起到对生态环境维持和改善的功能。针对国家863“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镇江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总课题第三分项中的生态堤淹水区坡面.采用三种不同的生态护坡技法进行了现场实施,同时对生态护坡技法中的生态混凝土的耐久性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生态护坡技法能够谋求和保证与生态系统的调和或共生、创造舒适的环境,并且所用生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市政尾水补给径流对水生态的影响,对排污口着生型微生物进行高通量测序,考察了微生物群落与尾水水质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尾水平均COD、NH4+-N和TP为地表水Ⅳ类水质时,排口富集黄杆菌、不动杆菌、伯克霍尔德菌等致病菌,以及氨氧化菌(Nitrosomonas)、反硝化菌(Lysobacter)、聚磷菌(Enterobacte)等活性污泥中常见微生物。尾水平均COD、TN与聚磷菌丰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和-0.909),TN与反硝化除磷菌(Xanthomonadaceae)丰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4)。排口附近不利于富集脱氯单胞菌(Dechloromonas)等反硝化菌,受纳水体中的NO3--N难以靠尾水中的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7.
《景观设计》2006,(6):92-97
现有的国际大熊猫繁殖与科研中心占地36公顷(用地A),包括一座博物馆和参观设施。规划利用周边的国有土地,将用地扩展到65公顷(用地B)最终达到133公顷(用地C)的规模,用地现状为农田。  相似文献   

8.
苏尼瓦绮丽(Soneva Kiri)奢华度假村是第六感集团(Six Sense)于2008年底进驻泰国沽岛(Koh Kood)后开发的一处独立的奢华度假地,由多栋奢华度假别墅组成。  相似文献   

9.
明野村住宅(日本)建于1996年,它所考虑的课题是对地域和传统的关注,并对太阳能“烟囱”以及集热管系统进行了改进,屋顶表面积蓄的热能导入建筑物内中空的管道,并设置了双层玻璃窗。屋顶设置16米2太阳能电池板,输出功率2千瓦。巴伐利亚双户住宅(德国)德国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采用了一种由半透明隔热材料、蓄热墙、百叶窗相结合的隔热墙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这样,冬季时墙面就成了面积很大的蓄热体,而夏季则可利用遮阳设施将半透明热阻材料遮盖起来,以避免阳光的直射。斯科特帕肯住宅小区(丹麦)集中采…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与生态人居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论述了生态的“耦合关系”、“系统学问”与和“谐状态”三种内涵:阐明了城市生态的社会行为、物质代谢和自然环境三层结构。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要强化城市的肺(森林、绿地、城市农业)、肾(湿地、水体)、皮(城市地表和土壤).口(废弃物排泄口)和脉(水,能、物人的通道)这些生态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实现城市的净化、绿化.活化和美化;另一方面生态城市不只要有自然生态的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还要有人文生态的红脉(产业、交通、城镇、文脉)及其相互的融和.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环境或生物。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安全生态.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三大基础架构.以及生态人居建设的10项要求和生态规划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模板混凝土复合绝热墙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建筑节能是当代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大气污染(尤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质量均有重大意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环节。由于建筑物的外墙是建筑能耗的关键所在,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均致力于开发多种节能的墙体构造,其中主要采用外墙外侧绝热技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是采用所谓“绝热混凝土模板”(InsulatingConcrete Form,简写为ICF)技术建造外墙。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奥地利开发的“莱士塔建筑系统”(Ra…  相似文献   

12.
《世界建筑导报》2003,(5):84-89
服务内容:用地分析,交通规划,生态,旅游,水资源保护研究,防洪,城市开发,影响分析,重新开发,自然保护。 简要说明:国际设计竞赛邀标(三家公司),经济带覆盖260km^2的滨水区域(包括江中岛屿),长128km。涉及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长株潭城市群)。  相似文献   

13.
生态空间管控是中国国土空间管控的核心内容。以莆田城区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基于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水土流失—水源涵养敏感性评估定量识别重要生态源地,依据地物类型构建生态阻力面,应用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基于土壤、地貌、土地利用类型三类关键因素认知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及单元特征,并以认知结果为原型与基础,提出生态空间结构及本体类型、组合等方面的优化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重要性分级中极重要和重要区域面积为907 km2,占40.53%,识别出10个一级生态源地和5个二级生态源地;(2)构建出呈“C”形的一级生态廊道和网状二级廊道;(3)识别出10种景观特征类型,并总结关键景观特征单元的要素及空间组合特征;(4)从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生态斑块建设及生态廊道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期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敏感性—景观特征认知框架来进行的生态空间网络构建及优化的方法能有助于提升区域生态空间质量,强化地域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4.
林建海  李娴 《华中建筑》2008,26(8):79-81
该文以342省道(无锡市区段)绿化号观设计为例,探讨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方法,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伸手可及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欧盟范围内,可持续性的理念业已深入社会的认知层面。笔者所在的英国PCKO建筑师事务所有着追求可持续实践的传统和经验,其作品力求采用“低技”(Low-tech)而非“高技”(High-tech),使普通人家可以享受生态住宅给生活质量带来的好处。生态建筑不只是漂亮的标签,可持续性也非高深莫测,通过提高社会的认知及政府的扶持,加上建筑师的智慧,寻常百姓就可以享受到其长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建设》2011,(10):17-18
从广东、湖南、江西、福建进入广东,沿线所见,将是一片绿的世界,花的海洋,这是省政府常务会议前天刚刚通过的《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描绘的9年后广东的醉人景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位于自然、城市和基础设施彼此相互混杂景观中的城市湿地的生态设计方法。相对于远离城市的自然环境湿地,洲仔湿地的恢复可以说是一个如何将“自然引入城市”的典范。洲仔湿地邻近高雄高速铁路站,周围环绕不断发展中的高密度住宅群,在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却具有丰富的景观多样性和贯穿全区的生态流。为解决在湿地恢复过程中所遇到的三个问题(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冲突:野生生物生境和城市公园之间的冲突;自然与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提出了三个城市生态愿景,重新定义了“人地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在高密度城市居住环境中,设计可以作为生态介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胜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成了一处融热带海洋风光,中国佛教文化,长寿文化及生态文化于一体的超大型主题生态旅游区,旅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近50km^2,其中海域面积10km^2,美国注册景观规划设计师陈跃中先生作为本项目主持人及设计师在其任EDSA(亚洲)总裁兼首席设计师期间所带领的团队为此项目提供了总规、详规及修编工作的全程服务。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2)
1994年夏季和秋季调查表明,岗更湖属碳酸盐类镁组Ⅰ型(CmgⅠ)淡水湖,水体总含盐量0.23~0.29;pH9.61(9月份),总碱度2.65~9.60mmol/L.该湖有12种浮游植物和7类浮游动物,仅于秋季见到水生昆虫和水丝蚓.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在夏季和秋季均为蓝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平均生物量(7月和9月)分别为45mg/L、2.6mg/L和0.228mg/L;浮游植物初级产量(O2)平均为4.25g/m2.本文讨论了生物区系与水化因子及鱼产潜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该湖水化学和水生生物学调查的结果与70年代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本文在简述“生态城”理念形成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实现该理念的一种新的规划思想和方法──生态整合规划(EIP),包括其目标、框架体系、编制方法等,以期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