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有一个段子:"刚看到室友一边急急忙忙吃泡面,一边看着手表.我问他,怎么吃的这么急啊?他说:差点就过期了!" 假如你的奶粉明天就过期了,还能继续喝吗?你会在今晚23:59之前,给宝宝喝完奶粉吗? 奶粉过期不是只过了指定的那个时间它会怎样,而是指,过了保质期,奶粉有可能会变质.不过,奶粉变质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不是说变质就变质,上一秒还是好奶粉,下一秒就变质的.  相似文献   

2.
定标准     
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一个对内部评价标准争议很少的企业听说一位内地游客在香港一家手表店里买一块很名贵的手表时.追着店员问这只手表牌子世界排名第几。店员面露难色说那不一定,要看是谁评的.什么时候评的,什么价位分类评的。这位客人很不满意,说这么简单的事都说不清,你们怎么卖这么贵的手表。我想这位店员是诚实的,手表排名这件事本来就没有严格的标准,如果买表的人自己心里没有主意,要让别人的排名来替自己做决定,而自己对排名的标准又不清楚.那么因为相信了排名而受误导的可能性很大。  相似文献   

3.
老板难当     
《经营者》2001,(4)
<正> "走,去逛逛百货商店。"晚饭后,我对同伴说。 "都关门了。"他看了看手表,说。 "才6点半。" "你以为在中国?" 我猛然醒悟过来。在经济发达、科技先进的欧洲,有一点实在不敢恭维,那就是商店如同机关,上午开门不早,下午关门却快。不到7点,一个个商店都早早放下了卷帘门。星期六、星期天更是大门紧闭。购物  相似文献   

4.
发掘商机     
上世纪初,手表在欧洲各国开始时兴。在瑞典的拉夏德芬小城,不少人创办了手表厂,其中有一个名叫汉斯.威尔司多夫的小伙子。一天,汉斯和几位手表商一起来到公园散步,这时,一位手表商指着不远处说:"看,那个卖闹钟的人又来了!"汉斯看去,认出那个人是这座小城里唯一的闹钟生产商,他是一个勤奋的人,每天就像推销员一样在外面到处推销闹钟。  相似文献   

5.
幽默     
1.准确报时有个小号手,从不买手表,朋友好奇地问他:“深夜时你怎么知道时间呢?”“很简单,”小号手回答说,“我住在宿舍里,深夜想知道时间,只要拿起  相似文献   

6.
小红经常对王老师说:"我妈妈一点不爱我,一天到晚总是骂骂骂."王老师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一天放学后,小红说:"我不想回家了."王老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赶紧劝小红回家.小红说:"我死也不回去,"王老师想一想,拿出两个苹果说:"这样吧,让我验证一下,看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你把这两个苹果带回去,跟你妈妈说是我送给你和她吃的,你让她先拿一个.等你妈妈拿了一个出来,你把剩下那个带回来给我看,我就知道你妈妈是不是爱你了."  相似文献   

7.
正吃过晚饭,老公看电视,我看报纸。突然,我看到报纸上大标题里有"离婚率提高四成"的话,我一把夺过老公手中的遥控器,认真地对他说:"老公,你说咱俩会不会离婚?"老公想了想,坚定的说:"不会!"我把报纸递给他说:"你知道吗,现在已经是离婚时代了,北京的离婚率高达39%!"老公沉思了一下  相似文献   

8.
王芬 《秘书》2008,(4):19-20
场景:一天,秘书方芳正在埋头整理文件,这时来了一位客人说要找总经理。方芳看了一下日程安排表,此人并没有预约,可他反复说自己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与总经理协商,而且口气严肃,这让刚刚工作不到一个月的方芳不知如何是好。方芳看客人很迫切,也很真诚,便带着他去见了总经理。一个小时后客人才走,随后总经理也走了出来,面有愠色地对方芳道:"你是怎么搞的?把一个推销员带了进来,足足耽误我一个小时的时间!以后一定要对来客进行甄别,而且一定要事先征询我的意见!"说完就返回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政策与管理》2014,(6):27-27
如果告诉你一款智能手表是机械式的,你估计会觉得很奇怪,但一家以色列公司却想办法做出了这样一款手表,而且不是要你换块手表,他们的产品Modillion是一个“智能表带”,它通过蓝牙连接到Android智能手机,从而让“蠢表”摇身一变,成为智能手表。  相似文献   

10.
失信的代价     
<韩非子·说林>中讲述了一段有趣的事.齐国打鲁国,索要鲁国的宝物"谗鼎".鲁国败后,将一件赝品送给齐.齐使者看后说:"这是赝品."鲁人却说:"这是真品."齐使者说:"把乐正子春找来.请他鉴定,我们相信他的话."鲁人请来乐正子春.乐正子春见过鼎后说:"为什么不把真的谗鼎给齐国?"鲁人说:"我喜欢真的谗鼎."乐正子春回答:"我更爱惜我的信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下面这道题: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那么要再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大家立即拿出纸和笔,埋头用公式忙碌地计算着。但还不到半分钟,一个孩子就站起来说:"老师,应该是1小时零6分。""那你说说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答案的?"老师很吃惊。这个孩子卷起袖口,露出手腕上的手表,说:"我是通过直接拨动它发现的。"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搁下了手中的笔,报以一片掌声,因为他的这种做法看上去很"笨",  相似文献   

12.
1996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小学教书."白天看学生,晚上数星星",单调的课余生活逼得我只能一头扎在书堆里打发时光.校长见我喜欢写写画画,便跟我开玩笑说:"你年纪轻,帮忙写写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当学校的'编外秘书'吧."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便接过了这"编外秘书"的担子.  相似文献   

13.
专家请假     
一位专家去向所长假后J垂头丧气地走出才 同事们问他是咋事?他说;“我请假一括所长却只同惫拾我三多我说三天不够。所长移‘你是个能干的专家,人雷要七天办的事夕你要三天就能办好了。,’·专家请假  相似文献   

14.
@我们     
《中国企业家》2013,(11):17
#神"马"终成浮"云":马云退休全追踪#@孟林RUC:企业家学派是战略管理的一个学派,即使阿里啥的有独立的战略,但是有这样的"神仙"级的灵魂人物在,他自己本身就已经是公司的战略了。他是离开不了的。你看乔帮主……到今天都没有真正离开……#李连杰:壹基金不可能代替红会,它不是神#@美丽中国潘勋卓:我得说,这段话让我对壹基金更加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社会的商人普遍认为,市场经济制度不是不道德的,而是道德的,有人甚至说"市场(经济)制度最道德"。他们的辩护理由是这样的:其一,我以高于成本的价格把商品卖给你,从你身上赚到了利润,单从这一点看,似乎是不公平、不道德的。但是,这是用片面、孤立、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得出的结论。如果我们站在市场交易的整个链条的高度看,就会发现:我赚了你的钱,你赚了他的钱,他又赚了我的钱,如此循环往复,大家都赚到  相似文献   

16.
做事如做人     
陈丹凤 《河北企业》2003,(10):40-40
<正> 谈到如何用人,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说:"关键是要看一个人做人的能力与做事的能力。"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他讲了三个小故事:一、一个做生产资料的商人乘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个50多岁的老伯。他买的是一个底层的卧铺,而老伯是顶层的卧铺。他无意中发现老伯好像不是很方便,就说:"我是不是可以跟你换一个位子,这样你坐在下面可以方便一点。我在上面,我年轻,爬一下,没什么问题。"当时这个老伯很感激。这样交换了位子,双方在旅途简单沟通了一下,就各分东西。几年后的某一天,两个人在北京路上又碰见了。北京路是做生产资料的一条街,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哎呦,我们好像是在火车上碰见过,上次你还让床位给我。"你到北京路来干吗?"我是来采购××生产资料的。"真是巧,你要买的正是我经营的产品。"这样,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一笔100多万的生意就轻松成交了。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三月份,我去姐姐家玩,碰巧看到十一岁的外甥在看电视.外甥说:"舅舅,雷锋是谁啊、为什么学校的老师和电视上都在说要我们向他学习啊?" 我就告诉他,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人,并将雷锋帮助人的故事给他讲了几个.谁知外甥竟不以为然的说:"不会吧,世上真有这人?这样的人岂不是憨子啊?" 我本来想对他再教育一番,可考虑到将雷锋精神硬塞给他,他未必会接受,就微笑着说:"以后你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18.
表弟做人很聪明,工作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公司在提拔经理的时候,却没有他的份。他们公司的人事部有我的一个同学,后来我一打听,我那同学这是这样说的:"这小伙子人是聪明,但太圆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可靠!"当我把这个反馈告诉表弟时,表弟苦恼不已地直叹气:不是都说做人要圆滑一点吗?怎样才能把握好"圆滑"的度呢?表弟的叹息,其实是职场人士们普遍的困惑。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人很"圆滑",其实话  相似文献   

19.
论厚道     
正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而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不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作"厚道"。厚道不是方法,虽然也可以当方法训练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如果美德分为显性与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昨天,北大常务副校长、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正式接任北大校长一职。上任以来就备受争议的周其凤校长,不再担任北大校长职务。网名"tryto"的学生说,他认为周其凤是北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之一。他还列举了几大原因,一是提高了青年教师待遇,留住人才;二是将校园卡和太阳卡两卡合一;三是给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3月23日《京华时报》)读罢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企业界的"用工荒",在此,我建议:应对用工荒,先学"北大老校长"。用工荒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在下降,"用工荒"会越来越"慌";另一层是,经济在转型,产业在升级",用工荒"一定程度上是"人才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