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双侧侧脑室引流、脑室内尿激酶灌洗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经验,提高对全脑室系统积血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4—05以来的30例,采用侧脑室引流治疗仝脑室系统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全脑室系统积血存活19例(63,3%),死亡11例(36.7%),死亡分别为小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1例.基底节出血3例,丘脑出血4例,内囊出血1例。结论全脑室系统积血采用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洗、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综合治疗和密切监护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脑室积血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治体会(附4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积血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方法,以期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的死亡率。方法根据CT结果早期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予尿激酶脑室灌洗,拔管后行腰穿术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手术治疗37例,脑室内积血清除时间:4~5d清除25例,6~10d清除12例,平均6d。存活30例,死亡7例。非手术治疗5例,全部死亡。结论尽早疏通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与脑微循环是脑室积血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救治成功的关键。侧脑室外引流术抽吸、引流血肿+尿激酶脑室内灌洗+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积血伴急性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脑室铸型出血30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期间,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估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采用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对21例重度脑室出血病例进行治疗,并与同期单纯行双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21例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性脑脊液澄清时间、第三、四脑室积血基本消失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术后6月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超早期侧脑室外引流辅以尿激酶灌洗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能尽早清除第三、四脑室血肿,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快速廓清全脑室系统血肿,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交替引流、尿激酶冲洗溶解血凝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术,采用双侧交替夹管与引流法,每日向脑室内注入尿激酶1~2次,术后第2天行脑脊液置换疗法,待脑室引流液澄清,CT复查脑室内高密度影消失,第三、四脑室、导水管通畅,试夹管24 h,临床症状无恶化可拔管.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明显脑室积水,治愈好转19例,死亡5例.结论 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交替引流、尿激酶冲洗溶解血凝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疗效满意,明显降低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大量脑室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对 2 8例大量脑室出血病人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逆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果  2 3例存活 ,5例死亡。所有病例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均清除 ,无 1例发生继发脑积水情况。结论 侧脑室穿刺引流、逆行脑脊液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治疗大量脑室出血的新方法。方法 对28例大量脑室出血病人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和逆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果 23例存活,5例死亡,所有病例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积血均清除,无1例发生继发脑积水情况。结论 侧脑室穿刺引流、逆行脑脊液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单纯血肿穿刺引流、一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穿刺+侧脑室穿刺引流,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30例自发性脑出血并脑室出血。结果恢复良好13例(43.3%),中度残疾9例(30.0%),重度残疾4例(13.3%),植物生存2例(6.7%),死亡2例(6.7%)。结论微创钻(锥)颅血肿穿刺、脑室穿刺溶血引流+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内科疗法 ( 3 3例 )、内科疗法加单侧侧脑室穿剌引流 ( 2 9例 )和内科疗法加双侧侧脑室置管交替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 ( 2 9例 )等 3种方法 ,对 91例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双侧引流组其治愈率( 4 8.3 % )、总有效率 ( 89.7% )及Barthelindexes(BI) [( 90± 15 )分 ]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0 .0 1) ,并且其血肿清除时间 ( 6天 )也明显短于单侧引流组 ( 8天 )。结论 双侧侧脑室置管交替引流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0-07~2009-05我科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加尿激酶溶解并腰穿置换脑脊液治疗原发性重症脑室出血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所致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3例高血压病所致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人均在入院后给予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尿激酶灌洗,1周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结果全组治愈12例,轻残9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3例,治愈率36.4%,死亡率9.1%。结论对于高血压所致重度脑室出血病例,早期行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洗,1周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脑室积血来源于脑室出血或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危重症,其后遗症重,死亡率高。为探讨其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尿激酶、地塞米松,对及对脑脊液的置换方法治疗脑室积血26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椎穿刺脑脊液净化治疗。结果9例存活,3例死亡。9例6个月后随访结果:5例恢复良好,2例轻瘫,2例重瘫。结论这种综合疗法操作容易,尤其适合于全脑室铸形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额角加枕角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经侧脑室额角加枕角穿刺引流联合腑脊液置换的治疗经验.结果 显效16例,好转10例,有效率83.87%.结论 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经侧脑室额角加枕角穿刺引流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脑室积血来源于脑室出血或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危重症,其后遗症重,死亡率高。为探讨其较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尿激酶、地塞米松,对及对脑脊液的置换方法治疗脑室积血26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全脑室出血铸型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结合引流管调节技术、尿激酶灌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及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全脑室出血铸型患者32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微创穿刺治疗重度脑室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穿刺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抢救成功21例,死亡5例,病死率19.2%,抢救成功病例无1例发生梗阻性脑积水.结论 本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双侧脑室引流溶凝冲洗加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采用双侧脑室引流溶凝冲洗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12例全脑室出血铸型病人,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8例,女4例;年龄28~58岁,CT示双侧脑室、第三、四脑室均有积血,呈铸型。发病48h内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采用内径0.3cm的硅胶管引流少许脑脊液后,再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3~4次,先从出血量多的一侧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1万U加生理盐水4ml,闭管4h,同时对侧开放,如此两侧交替进行。引流瓶固定于高于侧脑室平面10~12cm处。第2天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同时行引流管冲洗,每次30ml左右,每天1次,根据引流液颜色及CT情况保留引流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患者每天侧脑室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患者侧脑室注入尿激酶2万IU,连续3~7 d。两组患者在侧脑室引流管拔除后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后每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脑室血肿的变化;并观察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的状况。结果治疗组脑室血肿消失及侧脑室、腰大池置管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无1例出现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对照组出现脑积水7例(21.8%)、颅内感染8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有显著效果,可迅速清除脑室积血,缩短脑室、腰大池置管引流时间,减少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尽早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注,术后第2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 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8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0(46.5%)例,中残28(32.6%)例,重残8(9.3%)例,死亡10(11.6%)例。结论该方法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