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随着中药制剂品种的不断开发与临床应用逐渐增加,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对增多,有报道[1]中药制剂引起的ADR(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仅次于抗菌药物,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探讨中药注射剂引起ADR的原因及规律,据1994-2005年国内医药期刊报导的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药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今天,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由于多种原因,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引起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中药注射液的应用,尤其是静脉滴注较为广泛,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根据笔者10余年的工作经验,现就中药不良反应常见原因浅析如下,旨在引起各界  相似文献   

3.
正视中药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和药源性疾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中药临床市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已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仍是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所以使人们正视中药ADR,建立正确的用药理念;建立中药安全评价体系,对中药ADR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依据是目前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系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技与方法,从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皮内、皮下、静脉以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灭菌制剂以及供临床前配制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中药注射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能较好地发挥中药治疗急病重症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也时见报道,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关注。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现总结临床上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以期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来,人们埘中药毒副作用了解很少,共至错误地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然而近年来,因使用中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致死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因此,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首先应了解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笔者就多年从事中药工作所得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一直以来都比较重视西药,而中药针剂和中药口服汤剂的不良反应很少引起重视。然而,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例数呈大幅增长趋势,其造成的后果也颇为严重,社会应对其加以重视。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处方超量、疗程过长、配伍、炮制、服法不当等。所以,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理辨证、组方、炮制,并注意疗程不宜过长,明确用法。用药后注意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以防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以为使用中药比西药安全,并不尽然。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注射用无菌制剂。中药注射剂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药物不良反应(ADR)也逐年增多。据报道,西药注射剂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大。为了防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8.
刘润婵 《全科护理》2010,(36):3350-3350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新剂型研究的飞速发展,中药针剂不断涌现,这类制剂以其疗效快捷、副反应小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应用中备受青睐。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中药针剂不良反应(ADR)的报道日益增多,其安全性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主要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草药中可以诱发变态反应的物质很多,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因此,我们要熟悉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成分性质、稳定性等,减少临床使用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杨喜忠  孙静 《现代护理》2005,11(11):875-876
中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其毒副作用要引起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要重视中药的毒性,了解中医药理论及药物的用法用量。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少部分中药具有的毒副作用;药物的栽培环境和保管污染;不遵炮制;煎煮服用方法不当;不合理用药。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准确运用中药的剂量;掌握中西药配伍方法;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问题;患者应注意用药安全,对药物可产生的特殊反应,必须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中药不良反应17益增多,中药应用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概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分析了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提出了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多 ,尤以静脉滴注更为广泛。但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 ,制剂纯度不易保证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增多 ,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也逐渐增多 ,如热原反应、过敏反应等等 ,严重时导致休克死亡。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现作者对中药注射剂安全使用须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以供参考。1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问题1.1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已有许多报道 ,如双黄连粉针的热原反应 [1]、静脉刺五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 [2]、脉络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3]等。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中药材的来源、产地…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做了分析,包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误区,中药制剂原料的复杂性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中药制剂在质量标准不完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临床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应加强中药的护理管理,及时登记用药且积极宣传中药知识,严格控制药物来源,可有效提高中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的新剂型不断上市,用药方向的拓展,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加上“纯植物”“纯天然”的片面宣传,使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安全无毒,有益无害,对中药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产生了误区。因此,近几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报端。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或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分析其产生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突现,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旧观念必须改变。现对中药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和客观评价,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欧洲的“龙胆泻肝丸事件”,国内的“排毒养颜胶囊事件”等浮出水面,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中药不良反应已成为关注的焦点。笔者从①古今对中药毒性的认识;②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③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等三方面对中药不良反应做一浅论,认为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缺乏科学、客观、规范地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和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药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中药的不良反应屡见不鲜,本文从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入手,探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复习相关文献,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因素及临床应用不当有关.包括中药材的产地和采摘时间、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及质量控制、药物成分、制荆生产及质量控制等,此外给药方法和患者个体差异亦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结论:提高中药注射荆的质量,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减少联合用药,重视患者个体差异以及尽量减少注射剂的使用,可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及经验为基础,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其他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由于中药注射剂给药方式特殊,直接进入人体,分布到组织、器官,生物利用度很高,作用迅速,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临床应用,对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中药注射剂约占中药不良反应的3/4[1]。因此如何在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扩大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关键所在。现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从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谈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各学科的广泛应用,报道其不良反应的文章(尤其是清开灵注射液)也日见增多,是药物本身的问题,还是临床医生对注射剂的使用不当?笔者对近几年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大宗文章进行了检索分析,现将结果及体会与同道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中药曾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中药药性平和、服用安全,可以长期服用不会中毒。一些中药及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利用人们这种认知,在广告宣传上大肆传播“中药没有不良反应”、“纯天然药物没有毒副作用”等观点,一时间含中药成分的保健品、功能食品、化妆品和饮料的品种数量猛增。而随着现代开发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中药的不良反应渐渐引起国内外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