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在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脑卒中病人9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5)实施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出院准备服务模式护理,对照组(n=48)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慢性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慢性病自理管理行为、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授权理论的自我管理模式有利于脑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以及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建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干预6个月后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及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行为干预能提高老年脑梗死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揣文娟 《全科护理》2014,(11):965-967
[目的]探讨个性化回访干预对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出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随访,观察组接受6个月个性化门诊回访干预和随访,比较干预前和6个月时两组病人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自我护理行为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HbA1c、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均较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 HbA1c、餐后2h 血糖和自我护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个性化回访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对病人的血糖代谢水平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覃琴  席明霞  唐朝 《护理研究》2015,(3):369-371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取CCM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6个月后采用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量表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血液透析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住院后及出院前72h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干预前、干预后2周后和干预后1个月两组病人患肢的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前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和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病人上肢和下肢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病人护理中采用5E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病人ADL评分和患肢肌力,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6.
王娴莉 《全科护理》2015,(9):823-82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以及出院6个月两组病人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支架内狭窄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回归社区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10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追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给予延续护理,分别在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价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情况,并在出院后6个月采用奈美亨延续性护理调查问卷(NCQ)调查病人对延续护理的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人NCQ评分中延续护理评价总分、随访护士的尽责度和随访护士对病人情况的熟识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脑卒中康复期病人回归社区后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生、护士、社工三位一体长期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期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和主观健康感受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神经内科出院诊断为首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长期护理,观察组实施医生、护士、社工三位一体的长期护理服务方案。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评估病人Barthel指数和主观健康感受能力(SQOL)。[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Barthel指数得分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BI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Barthel指数得分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SQO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SQOL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SQOL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SQOL得分改善幅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护士、社工三位一体长期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主观健康感受,而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干预计划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支气管扩张病人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治疗的120例支气管扩张病人采取抽签法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应用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应用疾病知识量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6个月后疾病知识、饮食知识、肺功能锻炼、药物应用知识及情绪调控知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6个月后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病人应用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可增强病人疾病知识,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关节镜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教育模式、膝关节系统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出院前1d、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膝关节评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院后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10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出院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对照组常规予以每月1次电话随访干预,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通过微信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各项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在干预3个月、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延续护理管理中能提高出院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保持血压稳定,提高病人满意度,有助于延续护理的持续化。  相似文献   

12.
黄文杰  王玉香 《全科护理》2016,(12):1282-128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的干预效果是否优于现有的常规出院健康指导。[方法]干预组和对照组病人均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之上对照组只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干预组发放脑卒中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手册并实施出院计划模式,比较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出院计划模式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各维度得分比较,其中饮食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康复知识4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病人自身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对照组自身比较,饮食知识、用药知识、生活起居、疾病知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可提高病人脑卒中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对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2例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病人常规康复期指导,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干预,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量表(SASE)、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机体状态。[结果]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SASE评分与SAQ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康复期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机体状态。  相似文献   

14.
卢志琴  戴琳峰  张洁  李勤 《护理研究》2014,(11):4059-4062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对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关节镜术治疗的膝骨关节炎病人12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教育模式、膝关节系统康复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出院前1d、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膝关节评分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膝关节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有效提高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膝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LACE风险模型构建的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出院计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8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出院前行LACE指数评分,根据评分结果为病人制定二级预防方案,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二级预防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WMT)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LACE风险模型构建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丁旭云  胡婵 《全科护理》2016,(14):1440-1443
[目的]观察将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脊髓损伤病人康复训练中的效果。[方法]将84例脊髓损伤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后不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包括个体化健康指导、康复训练和随访干预,出院后按计划随访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康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康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脊髓损伤病人康复期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炎症性肠病病人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炎症性肠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自我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出院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得分和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韦靖  何静  梁芳 《全科护理》2020,18(18):2295-2297
[目的]探讨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自我管理能力中药物管理、心理和社会管理、症状管理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互动式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掌握相关知识情况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腹膜透析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进行过渡期护理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知识问卷和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定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和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因子、遵医服药行为、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自我心理调整行为、水盐控制行为、病情监测、规范操作、自我管理行为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5),并发症处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过渡期护理为出院患者提供了不间断连续性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健康需求,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了患者的健康转归,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的应用意义及价值。[方法]将我科接受治疗的58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出院后6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20.12分±1.20分,服药依从性评分6.11分±0.35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35.12分±1.28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采取自我管理行为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