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通过对公开的莱佩莱捷式行星齿轮机构进行结构分析,提出基于杠杆法建立速度矢量图进行可行换挡序列搜索的优选方法。该方法将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元件以及所有可能的换挡执行元件都转化为等效杠杆坐标系上的点,绘制出所有可能挡位的速度矢量图,并对挡位进行分类;根据变速器的换挡逻辑要求和换挡执行元件数量作为约束条件确定换挡序列,推导出各挡传动比;计算速度矢量图中各线段的比例以及行星齿轮机构有序杠杆图的特征参数,从而确定机构所有构件的属性;通过绘制平面图,检测配置换挡执行元件机构的平面性。利用该方法实现对6~10速莱佩莱捷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优选。结果表明,6速的两个结构和8速的一个结构与公开的专利相同,验证了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以ZF公司9HP九速自动变速器(9AT)为研究对象,该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由4个简单行星排和6个换挡元件组成。分析了9挡自动变速器的各挡动力传递路线,建立了各行星排的运动规律方程式。利用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建立起约束条件,通过联立运动规律方程组,求解出各挡传动比公式。通过分配的传动比计算验证了传动比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以Lepelletier 6速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该变速器通过5个不同换挡执行元件的组合,可以实现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首先研究了各挡的运动规律和各个工作元件之间的运动关系,然后运用单排行星齿轮机构和单排双行星齿轮机构一般运动规律的特性方程式,列线性方程组求解出了各挡的传动比。为后续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级和双级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统一模型,提出采用改进杠杆法建立6速行星齿轮机构的速度矢量图,从而图解得到各挡传动比,此方法简单直观。根据速度矢量图分析,6速行星齿轮机构两类6种方案只有两种是合理的,由于每排可以是单级或多级两种情况,所以理论上最多共有16种子方案。设计了1种3排都是单级的6速行星齿轮机构以及自动变速器,并把它与其它3种自动变速器进行多方面的比较,该设计自动变速器在传动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詹长书  田富伟 《机械传动》2020,44(5):166-170
以ZF公司的8速自动变速器8HP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自动变速器的各挡动力传递路线。该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由4个单行星排和5个换挡元件组成。利用杠杆法基本理论,建立了各挡的等效杠杆图,计算了各挡传动比公式。研究结果为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液力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设计目标作了必要约束,提出了一种汽车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优选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杠杆法原理穷举所有两排行星齿轮机构二自由度杠杆图的组合,根据变速器方案的诺模图可筛选出可行的方案并合成其换挡逻辑,根据目标传动比可得到各排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传动比,而基本传动比的数值作为筛选杠杆图的依据,符合条件的杠杆图组合数大为减少;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挡位合成的组合数,同时提高机构选择的效率。利用该方法实现对九速自动变速器传动方案的优选,得到了4个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俞建军  陈宁 《机械传动》2012,36(4):48-52
A761E是丰田轿车上的6速电控自动变速器,由1个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和2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其内部共有12个换挡执行元件,这3排行星齿轮机构可产生6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根据不同挡位各执行元件的状态,可逐个分析各挡动力传动路线,通过对行星齿轮机构建立运动方程和分析约束条件,可逐个进行各挡传动比的计算.动力传动的分析及计算是自动变速器维修的理论基础和故障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液力变矩器在某些工况下传递效率低、油耗高的问题,利用拓展和改进的杠杆法研究和设计一套8速行星齿轮机构的完整动力传递方案。8速行星齿轮机构的动力传递方案中的传动比范围广,且具有3个超速挡,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动力传动效率和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该方案换挡过程满足单一切换原则,这有利于降低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冲击、减少换挡过程的顿挫感,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利用平面图形法检验了8速行星齿轮机构中的行星排和执行元件之间的布置关系不存在干涉现象,验证了该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搜索3自由度以上车辆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方案数量巨大,优选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提出对编码矩阵的结构方案进行有效地筛选和优化的方法。对行星齿轮机构各构件按特定规则进行编码,组合遍历综合出行星排矩阵,剔除同构方案,再组合遍历综合出换挡操纵元件矩阵,建立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矩阵。根据行星齿轮机构的一般运动学方程得到理论传动比表达式。根据相邻挡位间满足"单一换挡原则",通过图的深度优先遍历搜索得到换挡逻辑序列。将目标传动比与实际传动比的相对误差平方和作为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目标函数,通过优选算法确定行星齿轮机构的基本属性。基于MATLAB对实例方案进行优选计算,得到2组最优的换挡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多自由度行星齿轮机构方案优选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旭  贾楠  王文强  李锐 《机械传动》2012,36(5):61-63
分析了莱佩莱捷行星齿轮机构,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莱佩莱捷行星齿轮机构的仿真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各啮合齿轮动态啮合力曲线,可以指导系统刚度和强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大众01M型自动变速器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它的结构组成,通过不同换挡执行元件的组合,分析了各挡的运动规律和各个工作元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得到了各个挡位的动力传递路线,然后求解出了其各挡的传动比.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等效杠杆法对三自由度双行星排和三自由度三行星排行星齿轮变速器为了实现各种传动比时所需离合器、制动器的数目与安装位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出自动变速器在换档过程中需要结合与分离离合器与制动器情况;可以方便地判断接合元件的布置方案是否使得自动变速器换档时方便;能够简单明了地表达接合元件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布置情况,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宇通重工950A、951A及952A装载机采用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具有变速平稳、传动比大、作业效率高和无级变速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其变速器采用行星齿轮式动力换挡变速器,换挡操作系统为液压式。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换挡冲击故障,即换挡后装载机不能平缓起步,而是出现短暂的动  相似文献   

14.
自动变速器的传动研究,是汽车自动变速器维修和故障诊断的一个重点、难点。主要涉及电磁阀、换挡传动机构和换挡执行机构的相互作用。基于上汽通用GF9自动变速器,采用公式法和杠杆法分析各档位的传动比、传动路线、控制策略,直观展示AT自动变速器CR-CR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总结出CR-CR行星齿轮机构反作用叠加力矩的特点,以及邻近控制单一变动的设计原则。为多档位AT自动变速器设计、CR-CR行星齿轮机构分析,以及汽车自动变速器设计研究及维修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杠杆法将三行星排行星变速器的基本构成表示为3种杠杆形式,使行星变速器的设计变得直观。以4节点杠杆形式(1+2方案)为例,提出了变速器的输入、输出和制动的各种布置形式,全面而具体地说明了三行星排行星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方法。给出了在换挡过程中只接合一个结合元件、分离一个结合元件换挡的三行星排行星变速器传动简图,该行星变速器能实现8个前进挡(5个减速挡,1个直接挡,2个超速挡)和2个倒挡。  相似文献   

16.
以某款8档自动变速器(8AT)为研究对象,该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由4个单行星齿轮行星排和5个换挡执行元件构成。首先列写出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方程式。因为4个行星排都是单行星齿轮机构,所以各行星排的运动规律方程式是相同的。根据各档中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顺序,并结合机构联接关系,列写运动规律方程组,求出每一档位的传动比。根据各档传动比公式和实际传动比数值可以计算出各行星排齿圈齿数和太阳轮齿数之比,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为自动变速器动力路线分析、设计及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动力换挡变速器具有换挡进程中动力输出不中断的优点,在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上得到广泛应用。分析了拖拉机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对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电液技术、换挡规律以及所采用的换挡控制策略。本文的研究可为动力换挡变速器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机械传动》2015,(4):164-167
研究了杠杆法和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构造一个由拉威娜式行星齿轮机构串联一个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四行星排新机构,基于杠杆法对该机构传动路线进行分析,得出7种满足自动变速器换挡要求的传动方案,其中5种方案可实现9个前进挡、2种方案可实现10个前进挡。为多档变速器开发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株齿2T07AMT变速器换挡时间的优化课题展开研究,计算了不同传动比对最大输出换挡力的影响,以及对换挡时间的影响.设计了两种不同传动比的执行机构方案,并试制了样箱,通过测试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自动变速器中的电子及液压元件代替了传统手动挡车辆中驾驶员将变速箱从一档切换到另外一档的工作。此文描述了为达到自动变速器的最佳表现所需要的匹配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换挡过程控制以及换挡策略的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