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螺旋CT在上颌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的上颌骨埋伏牙31例,行64层螺旋CT容积扫描,并用Dentascan软件包及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成像和容积再现技术重建图像。结果:本组共37颗埋伏牙被精确定位,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准确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数量、牙冠牙根形态、唇腭侧位置、埋伏牙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解剖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检查上颌骨埋伏牙准确有效的方法,在上颌骨埋伏牙设计牵引导萌的方案和疗效评价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上颌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例上颌骨埋伏磨牙行螺旋CT检查,作颌面骨三维重建,并与曲面断层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螺旋CT对5例上颌骨埋伏磨牙均能准确定位,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可以直观地显示埋伏牙情况,对上颌骨埋伏磨牙的定位、治疗方案的制定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上颌骨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不能清楚定位上颌骨埋伏牙的47例患者行螺旋CT轴面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2种方式重建图像,以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上颌埋伏牙47例,共计67颗牙,螺旋CT扫描重建清楚显示了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弥补了传统X线片的不足,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牙体成像在诊断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疑诊为上颌埋伏牙病例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所需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锥形束CT定位埋伏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影像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辅助埋伏牙拔除和正畸开窗牙牵引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3颗常规曲面断层片难以确定埋伏牙空间位置的患者进行锥形束CT扫描,其中对5例复杂埋伏牙的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45例埋伏牙依据CT图像选择不同手术入路行拔牙术,8例埋伏牙采用颌骨开窗牵引术。结果螺旋CT影像对正确选择埋伏牙拔除的手术入路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CT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以及和邻牙的关系,正确指导手术开窗牵引的入路和开窗牵引装置的固定。结论锥形束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和牙体形态上明显优于传统的曲面断层和根尖片。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在颌骨前部埋伏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螺旋CT在诊断和定位上颌前部埋伏牙并确定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常规全口曲面断层片不能明确诊断和定位的上颌骨前部埋伏牙25例患者行螺旋CT扫描,以显示埋伏牙个数、形态、唇腭向位置、骨质厚度及与邻近组织关系,以手术验证。结果 上颌骨前部埋伏牙25例,共计27颗牙,均准确定位并测量埋伏牙唇腭侧骨质厚度,选择手术入路,顺利拔除,术中未伤及邻牙、鼻腭神经。结论 螺旋CT诊断及定位上颌骨前部埋伏牙为选择手术入路提供准确的参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正畸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埋伏牙患者作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的断层影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术可作为埋伏牙进行正畸治疗前的准确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CT三维重建在口腔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用于埋伏牙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埋伏牙患者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采用表面遮盖法(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获得牙体表面立体图像。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埋伏牙的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是一种能展示牙体表面立体形态影像的新技术,对埋伏牙的定性、定位准确,弥补了传统X线片及二位CT的不足,可作为骨内埋伏牙外科处理和正畸治疗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螺旋CT辅助下埋伏牙的诊断和治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对埋伏牙进行诊断以及制定治疗计划。方法:对18例患者共32颗全颌曲面断层难以定位的埋伏牙病例进行螺旋CT扫描,应用MPR、SSD和MIP技术形成三维重建影像,结合临床检查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提供埋伏牙的三维信息,包括位置、形态、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18例患者通过三维影像信息帮助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达到预期的效果。结论:CT三维重建影像能精确反映埋伏牙在颌骨内的位置以及与邻牙的位置关系,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上颌牙轴位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技术作多层面重建(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和三维重建(3-d im ensional reconstruction,3D),获得单纯牙体的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的断层像。结果: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立体、直观地提供临床医师所需信息,在上颌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口腔全景片和咬合片均不能清楚地 判断埋伏牙(或阻生牙)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关系的20例患者,应用螺旋CT进行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并采用表面 遮盖显示法(SSD)显示埋伏牙的形态、位置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 经CT三维重建和SSD处理后,20例病例均清 楚地显示了埋伏牙的牙体形态、唇腭向位置、萌出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CT三维重建是一种准确有效的 检查埋伏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Wang S  Feng XP  Cao H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17-41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在治疗上颌前牙区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0年经普通X线片确定有埋伏牙,但不易具体定位的患者11例,进行CBCT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埋伏牙在颌骨内的具体位置。结果: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所有患者均可直观再现埋伏牙的形态、数目、在颌骨中的具体位置和发育情况。11例患者共16颗埋伏牙,其中既有埋伏阻生牙又有埋伏多生牙,3例(4颗)为埋伏多生牙,1例有2颗埋伏牙;2例为倒置埋伏,2例为水平埋伏,3例为垂直埋伏,4例为斜位埋伏。根据CBCT结果制订治疗方案,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CBCT三维重建对于上颌前牙区埋伏牙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牙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XL  Jiang Q  Li Y  Jin YZ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4):438-44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儿童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中定位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2004年6月—2009年12月间就诊的89例埋伏阻生牙患者中,选取对常规咬合片和全颌曲面断层片不能清楚定位的30例上颌骨埋伏牙患者行螺旋CT扫描。应用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作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技术(SSD),观察片中埋伏牙的数目、大小、形态、唇腭向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冠根形成的角度。通过手术暴露窗口,评估螺旋CT定位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上颌骨内埋伏阻生牙33颗,均能准确无误地显示出埋伏牙的方向、形态、数目、唇腭侧骨质厚度。结论:螺旋CT能精准定位儿童上颌前部埋伏阻生牙并为手术提供最佳路径,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992—2008年我科室诊治的埋伏牙患者90例共97颗分为两个治疗组,都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1992—2000年治疗组,采用普通X线片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8例,共51颗;2000—2008年治疗组,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诊治埋伏牙患者42例,共46颗。结果 对比1992—2000年治疗组,2000—2008年治疗组中,采用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治疗法的成功率更高。结论 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极大提高闭合式外科导萌加正畸牵引法治疗埋伏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与牙槽骨九分区法在骨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9例患者的125颗骨埋伏牙为研究对象,采用CBCT对骨埋伏牙所在区间进行扫描,并利用牙槽骨九分区法对骨埋伏牙的牙冠及牙根进行归类。结果125颗埋伏牙中,上颌埋伏牙107颗,下颌埋伏牙18颗。埋伏牙牙冠、牙根以位于上颌骨内中和上颌骨外上2个区间最多(35.6%)。125颗埋伏牙的诊断与术中所见完全一致,准确率为100%。结论CBCT在骨埋伏牙定位中具有清晰直观、准确快捷的优点,牙槽骨九分区法对口腔外科拔除和正畸矫治复杂骨埋伏牙具有精确定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骨量测定方法在上颌骨骨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为上颌骨牙种植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手工直接测量(DM)法、螺旋CT测量法、X线曲面体层(OP)测量法对15副头颅标本的牙槽骨高度、宽度进行测量,比较研究螺旋CT与OP骨高度值及骨宽度值的失真率;并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上对上颌窦底壁、上颌唇(颊)侧骨板的骨质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显示上颌骨骨质内部结构和表面形貌,测量缺牙区骨量以及与邻牙、上颌窦等的距离等方面优于DM法和OP法。结论:螺旋CT对上颌骨牙种植术的骨量测定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螺旋CT技术与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统一坐标系下上颌埋伏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正畸牵引治疗埋伏尖牙的研究提供数字模型.方法:从正畸患者中选取一埋伏牙病例为实验样本,利用螺旋CT设备,Mimics、Unigraphic(UG)等软件.建立埋伏牙及其支持组织的三维实体(CAD)模型,并将建立的3种CAD模型导入MSC.Mentat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建立可用于力学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利用螺旋CT设备,Mimics、Unigraphic(UG)等软件,建立了上颌埋伏尖牙及其支持组织(牙周膜和上颌骨整体)的三维实体(CAD)模型,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几何相似性.结论:利用螺旋CT扫描技术、Mimics、UG、MSC等工程软件建立的上颌埋伏尖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精确度高,结构完整,网格质量好,可以满足对埋伏牙进行各种模拟牵引加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64层螺旋CT对颌骨埋伏牙定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骨内埋伏牙定位中的应用。方法对27例埋伏牙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通过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和曲面重建等技术对扫描图像进行后期处理,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对颌骨内埋伏牙进行准确定位。结果27例患者共有41颗埋伏牙。通过64层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的组合应用,均得以清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选择正畸牵引还是外科手术治疗埋伏牙提供了依据。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可提供埋伏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2002年12月~2005年5月使用多层螺旋CT对82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容积扫描,并通过工作站对埋伏牙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疗正畸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埋伏牙患者行64排螺旋CT扫描,通过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S13曲面重建(CPR)等技术对扫描图像进行后期处理,对颌骨内埋伏牙进行三维定位,指导制定正畸治疗方案。结果:27例患者共有32颗埋伏牙。通过64排螺旋CT多种重建技术的组合应用,均得以清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手术符合率100%。结论:64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提供埋伏牙位置的准确数据,为正畸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