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中国西部敦煌的莫高窟举世闻名。近日 ,又一个“新敦煌”被发现 ,这就是位于安西县的榆林窟。被誉为“新敦煌”的榆林窟 ,很快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榆林窟 ,俗称万佛峡 ,位于莫高窟东南180公里的祁连山谷中。因河岸两旁生长着郁郁葱葱的大片榆树 ,河叫榆林河 ,窟称榆林窟。洞窟开凿在河两岸的峭壁中央 ,呈上下两层排列 ,共有42个。洞窟内共保存唐朝至元代800多年间的彩塑千余尊 ,壁画1000多平方米。榆林窟创建于北魏 ,历代有凿修。这里古代属于敦煌君管辖 ,榆林窟总属敦煌艺术。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等来看 ,…  相似文献   

2.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龟兹古国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作古龟兹文化的百科全书克孜尔千佛洞,又称克孜尔石窟,系中国佛教石窟。是反映龟兹古国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国"四大石窟"之美誉,堪称"中国第二敦煌",素以优美的壁画著称。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7公里处,背倚明屋塔格山,南临木扎尔特河和却勒塔格山,山环水绕,林木葱郁,彼此辉映,浑然一体,构成壮丽的画卷。在古代,今拜城县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曾经是西域地区政治、经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龙兴寺北宋称灵岩寺炳灵寺石窟,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甘肃省三大著名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小积石山中。现存窟龛196个、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  相似文献   

4.
赵明  周越 《中国地名》2011,(8):40-41
麦积山石窟与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像其他石窟文化一样,麦积山石窟见证了历史与艺术的发展,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兴衰。对麦积山石窟文化的探寻,可以使我们清晰得见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现实。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06,(11):44-44
莫高窟雕凿于距敦煌市城区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在南北长1700多米的断崖上,保存着735个石窟。其中,南区崖长1000多米,有487个石窟,由于里面都有壁画、彩塑而备受重视。北区崖长700多米,也有数百个状如蜂窝的石窟,但因为多数石窟里都没有壁画、彩塑,似乎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很少被人提及。多数石窟既没有编号,也没有被记录在案。  相似文献   

6.
宋晓东 《地理教学》2020,(6):F0002-F0002,F0003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区城区东北20千米处,同时也是世界规模最大、最高的串珠式天生桥群。天龙桥为天坑一桥,青龙桥为天坑二桥,黑龙桥为天坑三桥。这三座平均高度300米以上的天然石拱桥呈纵向排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之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三座天然石拱桥之间有青龙天坑、神鹰天坑两个天坑,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世界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中国段佛教石窟差异性 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云健  张忍顺  杨桂山 《地理研究》2007,26(6):1087-1096
作为佛教东传的主线,沿丝绸之路中国段留存了大量的佛教石窟,其分布与该区域丹霞地貌的分布大致重叠。由于各地区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岩性的差异,石窟在分布、形制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本文以沿丝绸之路主线佛教东传的路线为基础,分别阐述丝绸之路天山北线、河西走廊、陇东、河湟谷地以及陕西彬县丹霞地貌区的佛教石窟以及敦煌石窟的特点,分析各地石窟形成自身特点的自然原因。文章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分布、形制以及艺术特色与丹霞地貌的内在联系,认为除宗教政治因素外,丹霞地貌是丝绸之路石窟分布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石窟形制和艺术表现手法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比较了其他类型地貌与丹霞地貌在开凿石窟方面的优劣,认为丹霞地貌拥有最适合开凿石窟的地貌形态与岩性。综上,文章认为丹霞地貌的存在是丝绸之路沿线出现大量佛教石窟的最重要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8.
风沙危害是敦煌莫高窟保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建立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的防沙治沙试验工程防护效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敦煌莫高窟风沙危害综合防护体系设计进行了讨论。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以工程和生物措施为主,兼顾化学固沙;高新技术与常规治理技术相结合;重点治理,分阶段实施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设计原则,认为根据不同地貌特征及地表组成物质,依次建立鸣沙山前缘流动沙丘和平坦沙地阻固区、窟顶戈壁防护区、洞体崖面固结区、石窟对面流动沙丘固定区、窟区防护林带建设区及天然植被封育保护区,可使危害莫高窟的风沙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并达到莫高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峡谷可以按照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即峡谷所处的河段,形态,形成时的地质营力,两岸岩石性质等进行分类,峡谷有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峡谷景观具有美学特征,也具有观光和科学文化旅游价值,峡谷旅游资源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峡谷的景区占一半以上,峡谷旅游一直以来被人们所重视,而目前在浙江等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的中低山丘陵地区峡谷旅游开发速度与规模进一步加大,峡谷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强调规划先行,并注意峡谷群开发及分区开发和峡谷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0.
肖家桥堰塞湖位于四川省安县茶坪河上游的深山峡谷之中,这里是龙门山南段茶坪山的东南坡。堰塞湖紧邻2008—05—12T14:28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系地震时茶坪河右岸肖家桥山坡受震动形成滑坡,堵塞河道而成。肖家桥滑坡在茶坪河河谷内形成一道长约270m、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虎跳峡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庆忠  史正涛  苏怀  董铭  刘勇 《热带地理》2007,27(5):400-404
虎跳峡是金沙江峡谷的典型代表,其成因及形成时代涉及金沙江-长江水系发育及其环境效应问题。文中分析研究了虎跳峡附近发育的夷平面、剥蚀面、阶地等区域性的层状地貌,并认为虎跳峡上下游河谷发育历史具有一致性;从地质构造上的分析表明,虎跳峡两侧的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为一相对完整的地块,不存在虎跳峡大断裂,因而虎跳峡峡谷是在区域地壳抬升、先成河深切作用下而形成的。根据相关盆地沉积物、玉龙雪山的冰川发育状况、前人在附近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等,初步认为虎跳峡峡谷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2.
平武县位于四川省北部,座落在岷山、龙门山和摩天岭三者交汇部位,是四川盆周山地西北缘向川西高山峡谷过渡的山区县。全县土地面积5967平方公里(895.0万亩总人口17.2万人(农业人口15.6万人),集中分布于谷沟两岸。  相似文献   

13.
东部广阔高原西部崇山峻岭南部低洼平原北部高山峡谷伊洛瓦底江,为缅甸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Irrawaddy),我国古代称其为大金沙江和丽水。Irrawaddy来自梵文Iravati,其解释有三:一说河名来源于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因陀罗的大象,他用鼻子喷出大量的水成河,故又名象河;一说意为"滋补的赐给者";另一说意为"蓄水池或水浪",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09,(1):1-1
编完本期《中国地名》辽阳专号,已到春节长假。沈阳的浑河碧水悠悠,两岸红叶离离,想浑河上游的英额河、苏子河,还有辽阳的太子河两岸一定会比这里更美。总编说等这期专号印出来,一定将编辑部全体人员都拉到太子河或苏子河上游玩一玩,看不到树上的红叶,也要看一看地上的红叶,体味一下红叶翻飞的诗情画境。编辑们都记住了这句话,盼着筹划了半年多的专号尽快地出版。  相似文献   

15.
在漫漫戈壁茫茫沙海中耸立了1600多年的敦煌莫高窟,不但遭受过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等西方强盗的抢劫,而且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风沙已经对敦煌莫高窟及其文物的保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莫高窟的风沙危害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早在上世纪60年代,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就引起国家领导人及有关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周恩来总理生前对莫高窟文物保护和防沙特别重视。曾经游览过莫高窟的游客们,在离开莫高窟之际,再回头眺望莫高窟窟顶及四周漫漫的沙漠世界,无不忧虑:在这风沙越来越肆虐的地方,莫高窟及其文物还能完整无损地一直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ArcGIS软件,基于人机交互解译数据并结合已有成果,对贵州省纳雍县沙包镇地区内的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其孕灾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共计35处,其中发育滑坡20处,崩塌11处,泥石流1处,地裂缝2处,岩溶塌陷1处,以滑坡和崩塌为主。主要分布在纳雍县义中大河、扯瓜河及支流两岸陡斜坡地带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公路附近,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带性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质灾害点集中发育在峡谷地貌、河流切割强烈的地区,以软质岩类和硬质岩夹软质岩类分布的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17.
四棵树河以冬季洪水为特征,其成因与沿河冰湖溃决有关.本文旨在讨论与此有关的自然地理问题.调查结果表明,该河山区河谷为一斜谷,宽谷和峡谷交替出现.纵坡不大,河床弯曲,许多河床布满石滩。这些因素有助于沿河河冰、冰湖和冰坝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东西两岸城镇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城镇主要分布在东岸。目前经济中心依然延续在东岸。据分析,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地貌与经济两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长江中下游(主要研究宜昌——南京段)两岸城市发展有何差异,形成原因是什么,以及未来发展格局怎样,就这三大问题进行研究无疑对中下游城市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左右岸城市发展差异1.两岸城市分布、规模及职能。长江中下游宜  相似文献   

19.
皖南花山石窟群开凿年代地衣测年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在花山石窟地区古代桥梁、桥垛、牌坊、墓碑、古民居、古房基和石窟洞壁洞口量测出的96个黄绿地图衣最人内切圆直径,测定出花山石窟主要开采年代为距今515~370年即明代中晚期(公元1477~1632年间),石窟岩性与周边地区古建筑岩性的比较以及史料记载和石窟中遗留的古代瓷器残片年代均能证明这一点。鉴于石窟地衣量测工作主要在石窟洞口进行,由此推测石窟深处开采时代可能延续至清代。  相似文献   

20.
临行前出变故 若羌河总长约180公里,发源于海拔6163米的 阿尔金山冰山之上,向北流入不敷出台特玛湖。 赵子允此次所穿越的"魔鬼谷"就位于若羌河的 中游,长约90公里,宽约3公里,海拔在2000米至 4500米之间。该峡谷中气候多变,暗河密布,猛 兽毒蛇出没频繁,因而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 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