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现在使用的采空区胶结充填采矿法可保持岩体和地表不会因采矿的影响而发生移动和崩落,可降低矿石损失和贫化,可利用选厂尾矿和当地生产废料制备充填料,但由于附加的充填费用(占采矿总成本的55%~65%),尤其是紧缺水泥的费用占充填料成本的25%~60%而导致采矿成本的提高。因此,研究和推广结构复杂矿床地下开采中自然环境及矿产资源的保护工艺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这种工艺可依靠当地非标准矿物和生产尾矿的开发利用、新的采矿技术、矿块采前的成组准备和回收有用矿物的地质工艺法的应用而降低采矿成本。例如,采林内化工矿山公司的…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金矿位于加拿大安大略马拉松以东40km,日产矿石6000t,年产金近15552xg。矿体向北倾斜70“,自地表向下延深到1300m。矿体平均厚25m,现在已探明的可能储量为32Mt,金品位6g/t。威廉斯矿体有4条矿化带,即A矿带、West-ofDyke矿带、B矿带和C矿带(见图)。采矿生产始于A矿带的露天开采,同时进行了A矿带和B矿带的地下开拓工程。地下矿采用嗣后充填的深孔空场采矿法采矿,沿走向布置矿块,一般长20m、高25m。采场依序进行回采以使矿柱的存留时间较短和全部回收矿石。两相邻的一步骤采场超前采完后用废石胶结充填料充填,随后即回…  相似文献   

3.
刘健 《有色矿山》2003,32(2):6-9
广东高要河台金矿投产14年,投产初期由于采矿技术及生产管理等因素,使回采后的中段留下一些品位较高的矿柱与边角残矿。1997年开始回收,5年来平均每年采出金属量约80kg,占年产金量5%一10%,作为矿山产量的补充,对回收资源、延长矿山寿命与提高企业效益均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沙溪铜矿矿床品位较低、矿体厚大、矿体及围岩稳定性好的特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大矿体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两段凿岩一段出矿,出矿段高120 m,凿岩段高60 m,采区生产能力2 100 t/d、采切比6.72 m/kt;矿体厚度小于15 m时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中段高60 m,分段高20 m,矿块生产能力500 t/d、采切比17.7 m/kt。由于采矿方法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工艺精简的特点,对相邻盘区充填料的破坏不显著,矿石贫化损失率低。  相似文献   

5.
焦家金矿望儿山矿区曾用留矿法回采上部矿体,留存品位相对较低的残采矿石资源.针对残采低品位矿石资源进行采矿方法实验,恢复原有工程以降低采切工程量,采用副中段加中深孔爆破落矿的方法,成功回收了空区下盘低品位矿石资源,综合效益明显,可供其他类似情况的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6.
广东高要河台金矿投产14年,投产初期由于采矿技术及生产管理等因素,使回采后的中段留下一些品位较高的矿柱与边角残矿。1997年开始回收,5年来平均每年采出金属量约80kg,占年产金量5%~10%,作为矿山产量的补充,对回收资源、延长矿山寿命与提高企业效益均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色非矿东南矿体进路充填采矿法两步骤回采计划编制效率低且品位波动大等问题,以Dimine软件创建的块段模型和矿体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矿山持续生产、出矿品位均衡、资源回收率高、劳动力成本低等因素,采用地下矿生产计划软件iSchedule对年计划进行编制,确定各个采场的相互衔接,保证矿山的持续生产.实践证明,基于iSchedule地下矿生产计划软件编制多步骤采矿计划,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可以保证矿山的出矿品位相对稳定,达到配矿目的,同时还能大大减少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8.
茶山矿削壁充填采矿法采场充填体回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怀长 《采矿技术》2009,9(6):3-4,65
介绍了茶山矿在建矿早期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回收高品位锑块矿的概况,及其这部分采场存留充填体含矿情况和回收价值,阐述了茶山矿对削壁充填法采场充填体进行回收的可行性及采场存留充填体的回收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所形成的下限薄、厚度变化大的高品位矿料的开采问题,结合铝土矿的物理特性与开采要求,分析了地下铝土矿中高品位矿与中低品位矿呈现近分层分布特点。基于现有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提出了适应该条件铝土矿开采的新型铝土采矿机的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了铝土分层开采工艺并列述了详细的工艺步骤。提出了"留距抬摇臂斜切进刀方式"、"底刀留浮料开采方法"两大核心工艺,详细阐述了与现有煤矿综采工艺的区别;列述了"高低品位双层矿料开采方法"、"高低品位三层矿料开采方法"的特点。为了保证分层开采的顺利实施,提出了分采分运分储系统、两巷与待采面的配套性、高低品位矿料分层快速判定方法、高品位矿料装载方式、中低品位矿料装载方式等多个关键点;综述了地下铝土综采项目进展与现状、分层开采工艺所取得的阶段成果;总结了地下铝土高低品位分层开采方法的特点及适用面。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金川公司下向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不适应低品位矿体开采的难题,提出大面积充填体下的崩落采矿方案,选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和结果分析,得出不留护顶矿时充填体更容易冒落形成覆盖层,覆盖层高度为分层高度的2倍以上;留设顶柱延缓了上覆充填体的崩落,但不利于覆盖层的形成,故不留护顶矿更适合龙首矿西采二区崩落法采矿覆盖层的形成。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山开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安庆铜矿深部破碎矿体开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采矿面临地压活动强烈、矿岩破碎、稳定性差等诸多难题。针对安庆铜矿22#采场矿体赋存较深,且破碎的特点,分析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将采场划分为3部分并按先后顺序呈阶梯状推进的合理回采及充填措施。矿山实践结果表明,阶梯推进和采后及时充填能有效维护采场稳定,充分回收矿产资源,确保矿山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2.
热兹卡兹甘矿床有些矿段矿石品位高(品位沿矿体厚度无变化),厚度大(超过18m),分一步和二步矿房以充填法回采,以保证矿量完全采出。一个盘区的回采顺序如下:一步矿房采准与回采;采空矿房充填与接顶充填;二步矿房采准与回采;采空的二步矿房充填。一步矿房以大家熟悉的浅孔崩矿工艺回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矿体厚度,用一个分层或分成几个分层回采’‘’。在相邻的一步采空矿房胶结充填工作结束且充填体达到必需强度之后,便开始二步矿房回采。二步矿房回采时,工人不进入采空区,只从凿岩装矿巷道钻凿扇形深孔崩矿’‘’。崩落的…  相似文献   

13.
上向进路与上向分层联合充填法在木利锑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德发 《金属矿山》2010,39(1):180-182
云南木利锑业有限公司多年来都使用无底部结构低分层崩落法回采,2000—2004年平均损失率为33.075%、贫化率为37.386%。经过与科研单位合作,对采矿方法研究、探索和试验,上向进路与上向分层联合充填法获得了重大突破,上向进路与上向分层联合充填法有利于实现探采结合,强采强充,多回收矿石,减少尾矿排放量,提高出矿品位,手选矿石的回收,提高选矿回收率,为公司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14.
赣南某钨矿东部低品位矿体受采矿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影响一直未得到有效开采,同时在中西部高品位矿体采动塌陷影响下安全开采难度大。研究提出上行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高效采矿技术与工艺,采场综合生产能力350~380t/d,采矿直接成本约30元/t,安全经济地实现了低品位难采东部钨矿体的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5.
赣南某钨矿东部低品位矿体受采矿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影响一直未得到有效开采,同时在中西部高品位矿体采动塌陷影响下安全开采难度大。研究提出上行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高效采矿技术与工艺,采场综合生产能力350~380t/d,采矿直接成本约30元/t,安全经济地实现了低品位难采东部钨矿体的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6.
地下残矿回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湖鑫  陈何  孙忠铭 《矿冶》2008,17(2):24-26
本文介绍了复杂条件下残矿回收的方法。分布于空区充填体中的散体残矿采用超前注浆固结、构造矿房回采方法加以利用;对多分段难采矿柱群残留矿,利用大直径深孔整体崩落法进行回收;对于分散难采的铜、铀等矿,可以用就地堆浸的方式回收残留矿石。  相似文献   

17.
低品位氧化铜矿的地下溶浸工艺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矿峪矿采用地下溶浸工艺回收难采难选低品位氧化铜矿铜资源和自然崩落法采矿塌陷区含铜废 石铜资源,生产高质量阴极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广西某矿为极薄矿体,其0.4 m厚度以下的脉幅较多,采用传统经验判断法无法评价其经济效益。为充分利用该矿有限的矿产资源,以矿石综合品位、脉幅厚度及采矿成本等经济技术指标为基础,定义采幅系数,并结合盈亏平衡法,通过生产数据的归纳总结和分析,建立采矿经济模型,综合评价极薄矿体的可回采性,确定适宜的采幅参数。该方法为矿山提高资源回收量、增加采矿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可确保矿产资源开发取得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低品位氧化铜矿的地下溶浸工艺与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矿峪矿采用地下溶浸工艺回收难采难选低品位氧化铜矿铜资源和自然崩落法采矿塌陷区含铜废石铜资源,生产高质量阴极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采矿强度,充分回收国家资源,我矿从1959年起在脉带(或脉群)区,采用阶段矿房法开采。二十余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在合采区使用此法,对提高采矿强度,抽采夹壁回收残矿,强制崩落地表,充填采空区控制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