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适合实体瘤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比较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解救下高剂量化疗与常规剂量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中位生存期,并评价与高剂量化疗有关的毒性。方法病理证实的胸部恶性肿瘤、乳腺癌28例,用低剂量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解救下三倍剂量的高剂量化疗治疗19例小细胞肺癌,与同期常规剂量化疗20例小细胞肺癌比较。结果低剂量GCSF动员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于第6天最高,第5天分离所得产物CD_(34)~+平均为3.6503×10~6/kg,能有效帮助高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恢复。高剂量化疗组缓解率为100%,中位生存期22个月,常规剂量组缓解率为85%,中位生存期8.5个月,COX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解救下三倍剂量高剂量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中位生存期优于常规化疗组,低剂量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适合骨髓功能正常的实体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2 4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动员结束 2周后采用超大剂量化疗预处理 ,预处理结束 48~ 72 h后全部回输外周血干细胞。结果 :回输单个核细胞 0 .83~ 0 .90× 1 0 8/ L,CD3 4 +细胞 1 .1~ 9.4× 1 0 6/ L。白细胞计数恢复到≥ 1 .0× 1 0 9/ L时间为 8~ 1 6 d,2 1例患者血小板计数达到≥ 5 0× 1 0 9/ L时间为1 3~ 2 2 d,无 1例患者出现移植相关性死亡。随访 3~ 2 4月 ,2 4例患者中 1 2例持续完全缓解(5 0 .0 %) ,8例部分缓解或好转 (3 3 .3 %) ,无效 4例 (1 6 .7%)。结论 :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疗是一种治疗一些恶性血液病及敏感实体瘤的安全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颖  任军  黄若宇  王九花  潘伯荣 《医学争鸣》2001,22(12):1152-1152
0 引言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1 ,2 ] ,但化疗药物的骨髓毒性限制了药物剂量的提高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能迅速重建造血免疫功能 ,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前景良好 ,护理在 PBSCT中起重要作用 .我科 2 0 0 0 - 12 / 2 0 0 1-0 4共对 6例恶性实体瘤患者采取了 PBSCT疗法 ,取得了满意疗效 ,其护理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本组患者 6 (男 2 ,女 4)例 ,年龄 35~ 6 0 (平均年龄 46 )岁 .其中转移性乳腺癌 3例 ,转移性卵巢癌 2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1例 . 1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 :采用大剂量化疗加 HGF,常选用泰素 2 40 mg,2…  相似文献   

4.
祁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10):799-800
静脉化疗是实体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 ,白细胞 <1.0× 10 9/L时即为Ⅳ度骨髓抑制 ,患者极易并发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该科自2 0 0 0年 7月至 2 0 0 2年 12月 ,在实体瘤化疗中有 5 6例患者发生Ⅳ度骨髓抑制 ,在没有层流病房的条件下 ,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现对护理工作做一总结。1 临床资料  本组 5 6例均为恶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 34例 ,女 2 2例 ;肺癌 16例 ,乳腺癌 13例 ,肠癌 12例 ,胃癌 9例 ,肝癌 5例 ,骨肉瘤 1例 ;年龄 8~ 74 (平均 4 7.8)岁 ;其中 5 2例曾做过化疗或放疗 ,4例为首次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2008年我们采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共31例;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淋巴瘤21例,进展期胃癌3例,复发鼻咽癌1例;动员干细胞采用3种方法,单用G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5例,化疗联合GCSF 5~10μg/kg动员外周血干细胞26例,动员后采集细胞中位数4.52×10~8/kg,预处理方案因病种不同而异,评价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客观缓解率和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以及随访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肿瘤总客观缓解率100%,所有患者发生Ⅳ度骨髓抑制,非血液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以及黏膜反应和神经系统毒性,未见持久和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结论:大剂量化疗有较高的缓解率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患者耐受性良好,无远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缓解实体瘤手术切除后常规化疗所造成的骨髓抑制 ,使整个化疗总疗程得以顺利完成 ,延长患者的生命 ,改善其生存质量 ,我院于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对 2 2例恶性肿瘤术后常规化疗的患者输注脐血 ,明显缩短了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我们用脐血输注治疗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期患者共 2 2例 ,其中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40~ 6 5岁 ,平均年龄 5 2岁 ,均为贲门、食管、胃患者。1 2 脐血的采集与临床应用1 2 1 产妇及胎儿的要求 :(1)产妇方面 :选无急慢性传染病 ,无急慢性感染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剂量化疗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提高化疗的效果。方法  1 9例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和小细胞肺癌患者 ,有 1 7例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 ,2例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将干细胞 4℃保存 60~ 72h回输 ,期间给患者进行卡铂 VP - 1 6 环磷酰胺方案或马法兰 VP - 1 6 环磷酰胺方案大剂量化疗。结果 所有病例的骨髓均被摧毁 ,移植后 1 8~ 44h骨髓完全恢复 ,治疗相关病死率为 0。 1 2例移植前为缓解的患者 ,1 1例仍然无病生存 ;7例移植前为复发者 ,均再缓解 ,但再复发 ,生存 1 0~ 2 8个月 ,总生存率 57.89%。结论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支持治疗可明显提高完全缓解肿瘤患者的治愈率 ;对于复发或难治者 ,可以提高完全缓解率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近期疗效 .方法  8例恶性血液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7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 )采用化疗联合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 ,Cobe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循环血中的单个核细胞 ,8例平均单个核细胞数 3.0× 10 8·kg-1,平均CD34+ 细胞为 3.5× 10 6·kg-1,- 80℃冰箱冻存 .8例均在大剂量化疗后回输细胞 .结果 外周血干细胞回输后WBC恢复至 2× 10 9·L-1平均为 11d ,血小板恢复至 5 0× 10 10 ·L-1平均为 13d .8例移植后短期内均达缓解 .结论 化疗联合G CSF是一高效、低毒的动员方案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是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一种安全、近期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联合化疗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措施。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其中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所致严重感染为毒性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促进造血重建 ,确保化疗安全进行 ,1 998年 8月以来 ,我们应用厦门特宝生物工程生产的特尔立 (rHuGM -CSF)与化疗联合用于急性白血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急性白血病 (AL) 1 2例 ,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 4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8例。第 1疗程缓解 1 0例 ,第 2疗程缓解 2例。男 8例 ,女4例 ;中位年龄 32 ( 1 8~ 5 0 )岁。用rHuGM -…  相似文献   

10.
周沙  张曦 《重庆医学》2018,(3):289-293,298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是治疗恶性淋巴瘤(ML)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大剂量化疗联合ASCT治疗ML的临床研究报道越来越多[1].预处理是ASCT的重要环节,是指在造血干细胞回输之前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和(或)放疗及免疫抑制治疗,进一步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为造血干细胞回输做准备.预处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正常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也就是预处理相关毒性.  相似文献   

11.
王倩  秦晶  石磊 《吉林医学》2007,28(10):1227-1227
白血病是一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系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突变引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化学疗法(简称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细胞毒性大,刺激性强,给人体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如静脉炎、脱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尤其是骨髓抑制造成的各部位、各脏器的出血和感染极为重要,常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13SCT)较之自体骨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大有替代自体骨肉移植(ABMT)的趋势,并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最大的治愈机会。我们于1996年12月以来为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APBSCT,现将我们对APBSCT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例中男三例,女2例。年龄17~48岁,急性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1例,恶性淋巴瘤阳细胞、皿B)回例,小细胞肺癌广泛转移1例。外用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回输:3例均用大剂量化疗加惠尔血(G-CSF)进行动员。至白细胞上升至7.OX10’/I,时用CS3000PI,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干…  相似文献   

13.
小细胞肺癌由于其早期转移率高 ,治疗较困难。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一般在 70 %~ 90 % ,完全缓解率为 2 5 %~30 % [1] ,但长期生存的并不多 ,预后较差。作者自 1996年以来 ,对 6例小细胞肺癌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 病例选择 :6例均有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为 42~ 6 2岁 ,中位年龄 5 0岁 ,其中肿瘤局限期 5例 ,广泛期 1例 ,均经 2~ 6周期常规化疗后有效者 (3例达完全缓解 ,2例达部分缓解 ,1例为术后 ) ,按Karnofsky评分均≥ 90 % ,骨髓活检均无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5例恶性血液病.结果 5例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培养扩增后,与采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同回输.WBC和Plt低谷时间分别为4~7 d和4~9 d,造血重建(ANC≥0.5×109/L和Plt≥20×109/L)时间分别为8~11 d(中位时间9 d)和7~10 d(中位时间8.3 d).除口腔、咽部轻度感染外,无其他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结论 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可以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而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共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移植后造血重建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心脏毒性及骨髓反应的疗效。方法 86例恶性肿瘤按常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参麦组化疗的同时予参麦注射液100 ml静滴,连续10 d,对照组不用参麦注射液。化疗前后监测患者骨髓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参麦组化疗中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未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心电图变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反应及心脏毒性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就是将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后,把事先采集好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重建造血与免疫的过程[1],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且细胞分化停滞于较早阶段,病情发展迅速的恶性疾病,在儿童、青壮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白血病仍居首位。目前,化疗仍是急性白血病的首选治疗方法。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间缺乏根本的代谢差异,因此,所有的化疗药物都不能完全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  相似文献   

18.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将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后,把事先采集好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重建造血与免疫的过程[1].在此过程中,由于病人接受了致死量预处理,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在此期间极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感染,因此,消毒隔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06年9月~2007年6月成功开展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新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155-2155
巩固化疗是当前白血病维持治疗的最基本治疗。骨髓抑制是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又是限制继续化疗及大剂量化疗的重要因素。骨髓抑制后患者会发生严重感染。2000年8月以来,我们用齐鲁制药厂生产的瑞白(rhG-CST)治疗白血病巩固化疗后骨髓抑制58例次。取行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3例均为住院病人,经骨髓象证实为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男28例,女25例,年龄5岁~6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4例。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联合化疗或单药中到大剂量化疗。化疗方案包括:DA、HA、MA、HEA、MEA、CD…  相似文献   

20.
自身骨髓移植加大剂量化疗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禹涛,王良绪,武爱国,韩祥对于晚期恶性实体瘤,化疗仍为目前所选用,而且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大剂量化疗可以杀灭更多的肿瘤细胞,其骨髓毒性可通过回输自身骨髓得以解救(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