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昌化鸡血石"地"的矿物成分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镜下鉴定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结果显示, 昌化鸡血石的"地"主要由地开石和高岭石组成, 次要矿物有明矾石、埃洛石、石英和黄铁矿等. 其变化规律是: 从"冻地"到"刚地", 地开石逐渐减少, 高岭石、明矾石、石英和黄铁矿逐渐增多. 鸡血石的"地"的质量明显与矿物成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昌化鸡血石的宝石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及岩石薄片对昌化鸡血石样品中"地"与"血"的矿物组成、形貌特征、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硬地""软地"与"冻地"的矿物组合不同;其中,"地"以地开石为主且呈鳞片状,随着石英的增加,特别是明矾石的加入,"地"的硬度变大."冻地"鸡血石中地开石的结晶粒度比"硬地"鸡血石中的大,但其空间定向性排列没有后者的好.昌化鸡血石中"血"由细小的半自形-他形辰砂微晶集合体组成,其"血"色与辰砂晶体的聚集状态及其杂质成分有关,而杂质成分又与Se元素的质量分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昌化鸡血石"地"的研究及其质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昌化鸡血石的"地"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特征鉴定、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红外光谱的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鸡血石"地"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呈明显的规律性和过渡性:地开石的质量分数越高,结构有序度越好,其"地"的质量就越好;随着明矾石的加入,"地"的透明度逐渐变差,摩氏硬度也增大;伴随明矾石的增多以及石英的加入,昌化鸡血石的"地"从"软地"过渡到"刚地";当石英的质量分数达到25%以上时,昌化鸡血石的"地"则属于质量较差的"硬地"。  相似文献   

4.
昌化鸡血石     
简要介绍了昌化鸡血石矿区的现状、常见品种及开采情况。利用傅里叶交换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粉晶衍射技术对昌化鸡血石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有些鸡血石品种的“地”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明矾石和石英,不合地开石或高蛉石。在对鸡血石进行命名时,应考虑“地”的矿物组成。  相似文献   

5.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以及偏光显微镜等实验技术对近期市场上一种常见的仿鸡血石的矿物组成、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宝石学性质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仿鸡血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绿泥石,含有少量的石英。其中的红色部分呈条带状分布在透绿泥石中,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其为一种红色有机颜料。根据仿鸡血石的组成和结构,可以确认,这种仿鸡血石是将透绿泥石研磨后加入红色有机颜料压制而成。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真"血"假"地"鸡血石的相似品种对其进行了测试分析,选取昌化硬地鸡血石及其四个相似品种(分别产自西安、贵州、青海、四川的"鸡血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电子探针等方法对其主要矿物组成及特征、化学成分进行测试,研究鸡血石及其相似品种的矿物学特征差异。结果显示,昌化硬地鸡血石及相似品种主要存在4点差异:(1)矿物组合差异。除辰砂、石英外,昌化硬地鸡血石可见伊利石、地开石、一水铝石,而相似品种可见金属硫化物、重晶石和白云石,其中青海"鸡血石"中辰砂具有两期成矿的特征;(2)"血"的分布差异。昌化硬地鸡血石中"血"为团块状和斑点状分布,而相似品种中"血"可见网脉状、浸染状分布、蛛网状分布和粒状结构特征;(3)辰砂晶格常数差异。昌化硬地鸡血石及其相似品种中辰砂均满足三方晶系结构特征,但昌化硬地鸡血石具有较大的a轴长度和较小的c轴长度;(4)"血"的元素种类差异。昌化硬地鸡血石中的"血"不含Cu,青海和四川"鸡血石"中不含Sb。  相似文献   

7.
所谓鸡血石,即为含辰砂(鲜红色或棕红色似鸡血)的图章石。目前国内最著名的鸡血石有两种:①浙江昌化鸡血石(底子主要矿物为叶腊石),②内蒙古巴林鸡血石(底子主要成分为高岭石)。不管是昌化鸡血石还是巴林鸡血石,其红色部分均由天然矿物辰砂组成。而假鸡血石其红色部分为人工着色,一般为红色的涂料或油漆等。根据真假鸡血石矿物成分特点和性质以及我们的经验,其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8.
巴林鸡血石的宝石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内蒙古巴林鸡血石是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的一种著名的玉石, 有10多个品种. 选取了有代表性的4个品种, 采用电子探针、 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其研究表明, 鸡血石均含有辰砂, 但是不同品种的巴林鸡血石, 其基质矿物组成有所不同. 瓷白鸡血石和灰冻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无序高岭石, 黑冻和芙蓉冻鸡血石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无序地开石. 发现黑冻鸡血石中存在少量的硬水铝石.  相似文献   

9.
"台山玉"产自广东省台山市,是一种石英质玉石。笔者挑选了19件典型的"台山玉"样品,通过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其成分及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发现,"台山玉"的主要矿物组成是石英和高岭石,并含有少量的绢云母、粉尘状铁质、绿帘石等;"台山玉"的主要矿物石英的结晶度高于玉髓的结晶度;黄色和红色系列"台山玉"样品中都含有粉末状铁质。"台山玉"的X射线荧光光谱结果显示,其褐黄色-褐红色部位中Fe的质量分数较高,颜色越深,X射线荧光光谱的强度越强。黄色及红色系列的"台山玉"的颜色成因是Fe致色。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江苏东海的水晶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斑马石"的玉石,该玉石总体颜色为墨绿色,其中有白色条纹呈带状分布并呈丝绢光泽。为了查明其组成,利用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以及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该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斑马石"实际就是一种蛇纹石的集合体材料。其绿色部分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利蛇纹石,其次为绿泥石,白色部分由纤蛇纹石构成,含少量绿泥石,黑色包裹体为磁铁矿。这种材料不同于一般的蛇纹石玉,在于该玉石中含有一些定向的纤蛇纹石的平行纤维条带,正是这种纤维状平行排列的结构,导致了"斑马石"中呈丝绢光泽的条带。"斑马石"的折射率,相对密度及荧光特征与一般的蛇纹石玉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昌化鸡血石及巴林鸡血石样品分析,提出鸡血石质量评价指标,即质量或规格、血色、血量、地、地色、净度,其中血色、血量、地、净度为分级指标,质量或规格、地色为描述指标,通过六个指标分级能综合地反映出鸡血石的质量等级,为鸡血石质量评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提出各质量评价指标等级划分及分级方法,使用GemDialogue颜色表征系统描述鸡血石样品的血色,使用方格法测量血量,使用宝石学特征鉴定、X射线粉末衍射成分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测试来检测地的级别。为了验证该质量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分别对昌化鸡血石及巴林鸡血石进行了模拟分级,不同分级人员分级结果基本一致,并且分级结果所反映的优劣情况与市场价值有一定的关联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鸡血石与仿鸡血石的鉴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平  王蓓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6,8(4):13-16,I0001
对新近从昌化收集的十几块仿鸡血石样品和数十块鸡血石样品进行了肉眼与镜下观察,并进行了岩石薄片、物理性质和矿物成分等对比检测,总结出鸡血石和仿鸡血石在“地子”和“血”方面的特征以及在成分上存在的较明显差异,可以加以鉴别,而物理性质的差异则宜用于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13.
处理鸡血石及仿制品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市场上常见的鸡血石的处理方法和几种仿制品, 利用常规宝石学鉴定手段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 X射线粉晶衍射仪、气相质谱联用仪等大型设备, 对处理鸡血石及其仿制品进行了研究, 得到了处理品和仿制鸡血石所用胶粘剂、红色颜料的化学成分, 提出了鸡血石处理品及仿制品的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4.
浙江昌化黄石的外观极似寿山田黄石。为了区别昌化黄石与寿山田黄石,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方法对产自浙江的昌化黄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昌化黄石样品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含微量的明矾石;寿山田黄石则以珍珠石为主或为珍珠石与地开石的混合物。昌化黄石样品中的地开石呈细鳞片状和假六方板状,有别于寿山田黄石的团粒状结构。  相似文献   

15.
对封门矿区七个不同品种的青田石("封门青""金玉冻""黄金耀""朱砂""水草""紫罗兰""三彩")样品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激光诱导离解光谱仪等测试,对其主要矿物组成,矿物组合及颜色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封门青"和"金玉冻"均为成分较纯的叶蜡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黄金耀"的矿物组合为伊利石+少量叶蜡石,属于伊利石型青田石;"朱砂"的矿物组合为叶蜡石+石英+赤铁矿+高岭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紫罗兰"的主要矿物组成是叶蜡石,属于叶蜡石型青田石,其紫色花星成分可能为贫铁蓝线石;"三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叶蜡石,但其三个不同颜色(灰色,土黄色,黄绿色)部分的矿物组合不同,石英的质量分数较高且结晶较好是"三彩"显颗粒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国内将粉色的水晶统称为芙蓉石,国外学者提出粉色的水晶可分为两类:粉石英和蔷薇石英,以晶形、颜色稳定性、包裹体等因素区分,其中无晶形、内部大量纤维状包裹体的蔷薇石英较为常见,可认为市面上见到的成品芙蓉石均为蔷薇石英.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芙蓉石的研究,客观地总结了对其内部包裹体的研究现状.金红石常作为包裹体出现在水晶中,芙蓉石内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也被认为是金红石,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包裹体的谱线匹配为蓝线石或类似物,并非金红石;不同的观察手段显示包裹体不同的分布特征和对称程度,指向不同的形成原因——先成或出溶,与六射星光的位置关系有待确定;另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粉色纤维状包裹体对芙蓉石的颜色有明显贡献,且未发现经常被归为致色成因的色心及Ti/Mn元素.因而可认为,芙蓉石内部的纤维状包裹体为粉色蓝线石,遍布整体的包裹体造成了星光及粉色,但包裹体与星光的位置关系及成因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