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鳍片管传热性能分析对各种换热元件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工业应用中大多基于设计经验。本文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的APDL语言编写仿真程序,对雷诺数在6400左右的电站锅炉环形鳍片管单管换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平均换热系数。并详细分析了不同的鳍片管结构尺寸和不同工况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电站锅炉环形鳍片管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管节点是现代工程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中的重点。分析ANSYS参数设计语言的优势与局限,确定利用VB.net开发自动建模程序实现参数化建模总体设计方案。以K型管节点为研究对象,对单元类型的选取、网格划分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VB.net一键生成K型管节点有限元模型命令流,实现K型管节点有限元快速建模,此研究方法可推广至其他形式管节点。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含内热源的液池内自然对流与冷却盘管内强制对流耦合传热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对不同内热源强度,不同冷却流体流量下液池内流体温度场以及液池与盘管内溶液换热系数进行了分析,得出换热系数随内热源强度和冷却流体流量的变化曲线,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盘管冷却传热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液池内的换热。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边界层方程和导热方程,分析了肋表面的局部传热特性。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两种情况下,竖直布置的矩形直肋表面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是不均匀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肋片表面传热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陈志静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4):31-33,40
基于FLUENT软件对制冷剂R134a在水平螺旋槽管管外沸腾换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其饱和泡状沸腾过程中体积含汽率的分布规律和换热系数,并和光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螺旋槽管外侧能够很好地强化沸腾传热。此外,还通过改变边界条件分析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的变化对螺旋管管外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浅谈VB在ANSYS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NSYS作为世界知名的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受到国内外工程人员极大的欢迎。介绍如何使用VB对ANSYS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以及如何将它们(VB和ANSYS软件)进行连接,为工程人员学习和使用ANSYS软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模拟采油井筒油套环空传热过程,搭建了环空对流换热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由环空对流换热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两部分组成。以环空空气和内管热水进行对流换热实验为例介绍了所需工质、仪器和对流换热测试方法,实现了科研项目和教学实验的紧密结合。环空对流换热实验的开设可以加深学生对环空对流换热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在多元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然对流物理模型,采用SIMPLE算法,对流扩散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计算研究了有水平等温阻流件的二维封闭方腔中空气的自然对流换热.得出了在一定的Ra下,具有不同长度的阻流件的平均Nu数.有水平阻流件的封闭方腔与无阻流件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随阻流件长度的增加先略减少,然后增加.而且随着阻流件长度变化,在方腔内的环流由一个增加到两个和三个.同时阻流件布置在不同壁面上的布置方式对换热强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模拟方法,计算了单个热圆管在方腔内自然对流的换热过程.在瑞利数Ra=104,普朗特数Pr=0.7070时,对于圆管在竖直轴(Y轴)不同的位置分别得到了稳态温度场及流线场,同时进行了相关的物理分析.准确地给出了热圆管的平均努塞尔数Nu随着Y轴位置变化的经验公式,进而可以直接的计算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在X/D=a-7时出现最大的Nu,可以知道方腔内热圆管换热的最佳位置,同时也可以为工业应用提供优化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滨州学院学报》2019,(6):12-15
随着发动机推力与耗油率指标的不断提高,尽可能降低涡轮叶片表面工作温度成为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关键。通过给定的某型发动机涡轮工作叶片几何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二维计算模型,运用ANSYS系列软件进行建模、网格划分,数值模拟了跨音速工况下该型涡轮叶片沿叶高1/4处、1/2处和3/4处三个截面的流动分析以及换热系数分布和努赛尔数分布,分析了叶高变化对叶片壁面换热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利用SMPLE算法,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的对流扩散项,,建立了封闭腔内的自然对流物理模型,并通过该物理模型计算与研究了在封闭腔内部的自然对流换热.本文的研究最终得出,在一定的Ra下,长度不同的阻流件的平均Nu数,有水平阻流件的封闭方腔与无阻流件时相比,相同条件下自然对流的换热系数随阻流件长度的增加先略减少,然后增加.同时在阻流件的长度发生变化的前提之下,封闭腔内部的环流也会随着增加,一般会增加2个或者3个,另一方面,不同壁面上的阻流件的布置方式也会对换热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浸没燃烧技术研究了热交换器的热传递过程,用热交换媒介来分析管道外部的水流速、平均对流传热系数及管长、风机功率消耗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结合分析结果对不同功率的加热装置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管道外部水槽的功率消耗和最大水浴流速之间的多项式,可为同一类型浸没形式的热交换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VB的ANSYS二次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VB和ANSYS提供的二次开发工具APDL,开发数值分析程序。借助VB前台开发友好、方便、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提高了分析效率,并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换热效率关乎相关行业的整体效益,如何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是换热器设计关注的重点。得益于3D打印成型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网格状热交换管得以加工实现。相比传统的热交换管,新型网格状热交换管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换热系数大幅度提高,换热效率成倍提升。使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了新型网格状换热器三维模型,并使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模块对其进行了流体仿真及换热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原有水平管外自然对流实验台的基础上,设计并校核了4套新增实验管段,同时对实验系统中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方式进行改造。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实验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实验准则式与水平圆管大空间自然对流的经典经验公式更接近,实验测量结果分布更均匀。在此基础上,针对预热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7 h预热时间的实验结果已经能够满足实验要求,且预热时间越长,测量结果越接近于理论值。通过误差分析,改造后的实验测得的对流换热系数最大误差约为5. 2%,表明实验台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如何在Windows XP环境下,借助Visual Basic6.0可视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开发材料力学仿真实验软件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具体开发方案,为今后材料力学仿真实验软件的开发探索出一种新方法,对材料力学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异常处理技术是程序设计语言中实现软件健壮性的主要方法。着重介绍VB.NET语言中异常处理有关概念及实现方法,分析比较异常处理技术在VB.NET和VB6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烟气、空气和水蒸汽的物性参数进行拟合,直接采用烟气、蒸汽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进一步实现锅炉对流受热面的传热系数类库编制,从而可以不再采用传统的查图求取的方法,提高计算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OPC技术进行闸门监控系统的开发。介绍了OPC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OPC技术应用于监控软件的一些优点,同时,结合工程实例给出了利用VB语言开发OPC客户端程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20.
异常处理技术是程序设计语言中实现软件健壮性的主要方法。着重介绍VB.NET语言中异常处理有关概念及实现方法,分析比较异常处理技术在VB.NET和VB6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