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分析了《本草纲目》记载的阿胶上中下三等分类法,阐述了上等阿胶由牛皮向驴皮演变的原因,古代耕牛保护制度及驴传入中国的时间。马骡驼归属中等阿胶的原因是皮薄毛厚,胶少,倍费樵薪。对于下等阿胶的旧皮区分生熟,生皮可用而熟皮不可用。建议恢复传统阿胶由牛皮制作的汉代古法。  相似文献   

2.
带下病治疗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利侠  马戈云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45-2846
带下之名始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病理性带下即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带下》中有记载:"如其太多,或五色稠杂及腥秽者,斯为病候."  相似文献   

3.
九牛草始载宋代《本草图经》,明清本草多有沿用,但其所指均不甚清楚。艾叶在我国有着悠久应用历史和广阔应用范围,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艾叶药材的基原较多,其中明、清时期的蕲州九牛草被称作为"蕲艾",珍贵而价高,民间推崇为"艾之精英"。为捋清九牛草基原和九牛草与艾的历史渊源,该文通过对古代文献著作中九牛草的本草文图考证、产地分析,对蕲州九牛草的实地调查取样,并查阅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藏蒿属标本,考证认为古代本草记载九牛草基原植物应为菊科植物宽叶山蒿Artemisia stolonifera,为古代中药材艾叶的重要基原之一,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阿胶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有"补血圣药"之称。该文通过系统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和现代文献,对阿胶的名称、基原、加工炮制、功能主治、临床应用等历史沿革进行梳理与考证。阿胶的药用记载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其异名包括驴皮胶、盆覆胶、傅致胶等;随着朝代的更迭,阿胶的原料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演变:牛皮为主—牛皮、驴皮混用—驴皮为主—驴皮,阿胶的制作原料由最初的牛皮为主更迭为驴皮,探究驴皮胶取代牛皮胶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各历史时期的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二是对牛皮胶与驴皮胶功效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进而影响到临床应用。阿胶的加工炮制方法同样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阿胶在唐代以前主要采用炙和炒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熬和蒸,以及炒时加用辅料的方法,如宋朝的"蛤粉炒"、清朝的"蒲黄炒"等,辅料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阿胶的炮制理论和炮制方法,大大增强了其补血养血、疏肝调肝、益气清肺的功效。因此阿胶的应用也变得更加丰富,其临床应用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从历代医案尤其是清宫医案中,可以看到翔实的记录。  相似文献   

5.
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本草著作,结合植物志对相关植物的形态和分布记述、现代典籍对相关药物的别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记载以及笔者野外调查进行基原考证,指出本草收载的18种药物来源于紫金牛属7种植物。其中,"紫金牛"和"硃砂根"的原植物均为朱砂根之变型红凉伞Ardisia crenata f.hortensis;《植物名实图考》中"铁伞"来源于大罗伞树A.hanceana;《植物名实图考》与《花镜》记载的"平地木"为同名异物;"叶底红"、"矮茶"、"短脚三郎"等名称的药物来源于紫金牛A.japonica;《本草图经》中"小青"来源于九节龙A.pusilla;药物名称为"百两金"、"九管血"、"走马胎"的基原也得到进一步确证。考证结果为理清相关药物的基原和药效,开发利用紫金牛属植物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整理《本草纲目》对熟地黄炮制历史源流、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记载,对比分析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理论认识及相关实践操作,以继承和发展熟地黄临床调剂技术。在分析过程中,以"熟地黄"、"炮制方法"、"临床应用"、"李时珍"、"金世元"、"调剂技术"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系统梳理《神农本草经》、《本草图经》、《本草纲目》、《景岳全书》相关古籍,归纳熟地黄炮制及功效的历史沿革;金世元教授注重熟地黄的临床调剂技术,包括熟地黄性状辨别技术、临床炮制技术、处方审核技术、处方应付技术、发药交代技术、临床煎煮技术、采购管理技术和贮存养护供应技术。通过整理考证得知,《本草纲目》对熟地黄炮制的历史源流、炮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熟地黄蒸制方法始载于《金匮要略》,李时珍非常注重熟地黄"九蒸九晾"的炮制方法,并在临床应用方面将其与生地黄、鲜地黄区分开来。金世元教授发展完善了熟地黄的临床调剂技术,以其自身"精药通医"的知识结构传承李时珍药学学术思想,为熟地黄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夏姬得道,鸡皮三少"。这里说的夏姬,在中国历史上的美女中其美貌和传奇不逊于"四大美女"。《春秋左氏传》记载其"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被人感叹"甚美必有甚恶"。在男人写的历史上把女人骂为祸水不乏其例。不管如何,夏姬不仅美貌,而且善于保养,50多岁还得到当时著名的谋士屈巫的爱慕。关于夏姬的美容之道,史书上也是众说纷纭,主要说法是"采补术"。说夏姬梦异人教授吸精导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有关温病的内容散见于各篇,主要在病名、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后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在现存文献中,《内经》最早记载"温病"病名,并指出温病是热性病,寒邪侵袭是温病产生的直接外因,同时温病的产生与精有密切的关系。关于其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有九条讲火热病的。《内经》虽没有提出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候,但其基本内容已散在各篇中,并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便是清热和保津。《内经》在温病预后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标准,至今仍然具有临床意义。如《素问.玉版论要》的"病温,虚甚死",就是在告诫医生,如果温病患者阴分亏损较甚,精血已枯,无阴以胜阳热,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