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剖宫产术后应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参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探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重度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70例重度妊高剖宫产症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S组)和传统硬膜外麻醉CEA组(E组)。结果:S组起效比E组快(P<0.05);S组和E组比较麻醉阻滞不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产妇低血压和呼吸次数S组高于E组,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重度妊高征行剖宫产的患者,CSEA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衰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我院2005年9月—2009年10月对23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行剖宫产术,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取左侧卧位将上半身抬高30°~45°,选L1-2或L2-3为穿刺点,向头端置管3~4cm。结果:2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后心脏前后负荷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改善。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心衰患者剖宫产术安全可行,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方法:收集8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东莞市东华医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的产妇80例,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40例接受硬膜外麻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肌松效果、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对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的比较发现,观察组产妇在肌松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最高平面、麻醉药总量、疼痛评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麻醉后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1例恶心,呕吐;对照组产妇麻醉后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3例恶心,呕吐,两组产妇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优势体现在麻醉效果平稳、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少,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20例妊高征患者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0例妊高征患者麻醉评分,优:17例,良:3例。麻醉5—10min血压波动最大,通过调整输液情况,适当用药可以纠正。手术时间为23~68min;全部孕妇术后均顺利康复。新生儿Apgar评分〉7分15例,6—7分4例,〈6分1例。结论:硬膜外麻醉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有利于母婴安全,应注意麻醉处理中应加强监护,适当维持循环稳定和呼吸通气。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麻醉已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术中低血压是其常见的并发症。1994—2000年本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各种胎位足月妊娠剖宫产手术110例,现将产妇术中血压变化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足月单胎妊娠行剖宫产手术分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选择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方式,对照组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结果:观察组麻醉满意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选取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院麻醉科2008年1-8月共行剖宫产术297例,其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29例,除1例产前子痫患者运用气管插管全麻,1例腰穿失败改连续硬膜外麻醉外,其余27例患者全部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 I~II级足月妊娠产科手术病人,每组各50例,观察各组起效时间、阻滞平面、视觉疼痛模拟评分、镇痛质量、肌松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硬膜外阻滞均获成功.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方法28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全部选择椎管内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3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腰麻血压下降大于30%者18例,腰硬联合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5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血压下降大于30%者16例。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最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或剖宫产术患者80例,非妊娠组和妊娠组各40例,对比分析硬膜外麻醉效果。结果:注药5min~25min两组S1区、S3区疼痛阈值均低于L2区。注药前后Bromage两组无明显差异,注药后25min评分两组均高于注药前(P<0.05)。结论:妊娠并未使硬膜外麻醉运动和感觉阻滞敏感性降低,可增加麻药在头侧扩散,但对尾侧扩散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硬膜外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罗哌卡因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恶心.新生儿娩出1 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8分.结论:硬膜外辅以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阻滞时间长,母婴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麻醉的方法和原则。方法:对近年所做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麻醉处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合理的麻醉选择、严密的观察和术中处理是妊高症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硬膜外麻醉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秋 《河北中医》2010,32(5):790-790
剖宫产为妇科常见手术,术中妊娠妇女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麻醉需全面考虑,力求简单、安全。2009—06-2009—12,我们实施剖宫产硬膜外麻醉90例,并与剖宫产全身麻醉1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麻醉后术中恶心呕吐的预防。方法:1120例剖宫产术麻醉后术中发生恶心呕吐为151例,发生比例13.48%.结果: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腰麻发生率明显增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增加;饱胃状态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重在预防、早期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进行剖腹产术的79例高危妊娠孕妇临床麻醉资料。结果:通过腰硬联合麻醉的41例患者其麻醉效果均满意;26例硬膜外麻醉的患者中有5例患者麻醉效果不满意;11例强化局麻的患者有2例麻醉效果不满意;气管插管的1例患者通过抢救后娩出1女婴,但其由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发生死亡。结论:在高危妊娠剖腹术麻醉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由此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0例进行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分析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对妊娠结局及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16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产妇按严重程度分为重度53例、中度54例及轻度60例,另选同期正常产妇55例作为正常组,观察四组产妇并发症、妊娠结局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重度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重度组新生儿窘迫、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余三组产妇(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术后感染率均高于与正常组(χ~2=3.9683,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颈感染增加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感染率,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重度患者更严重,临床应及时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改善妊娠良性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硬膜外穿刺针注入利多卡因对剖宫产术连续硬膜外麻醉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平顶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拟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60例足月妊娠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在硬膜外腔置管之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比较两组影响情况。结果:在硬膜外导管穿入血管及置管时产妇神经异感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穿刺针针尾有淡红色血水及回抽有淡红色血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利多卡因的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24/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置管前经硬膜外针将局麻药物注入可以大大减少置管过程对剖宫产产妇硬膜外血管的损伤,提高手术麻醉效果,降低麻醉药用量。  相似文献   

20.
田锋 《中医药研究》2011,(5):627-628
目的总结近5年来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处理与分娩方式和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3例临床资料。结果对妊娠合并急、慢性心功能衰竭病例依据原发心脏病的性质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治疗控制心衰,24h心衰控制率达85%。15例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其中3例在心力衰竭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行紧急剖宫产抢救母婴生命,剖宫产母婴均存活,8例行阴道产钳助产,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是产科严重的合并症,对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孕妇依据原发心脏病的性质选用血管扩张剂、强心利尿镇静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是抢救母婴生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