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中国小麦硬度分布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27  
 用 10 0份冬麦和 4 1份春麦调查了小麦品种的硬度分布及其与籽粒性状的相关性 ,用荔垦 2号 /豫麦 2号、85中 33/温麦 6号和 85中 33/ 95中 4 5 9,共 3个组合的P1、P2 、F1、F2 和F3 研究了硬度的遗传规律。用单粒谷物特性测定仪 (SKCS)和近红外仪 (NIR)测定的硬度值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r =0 .85~ 0 .94 ;硬度与角质率r =0 .73~ 0 .79,在同一环境条件下 ,可用角质率来初步判断硬度。我国小麦硬度变化范围大 ,表现为硬质麦、软质麦和混合类型小麦共存 ,总体上 ,北部冬麦区品种硬度较高 ,南方冬麦区小麦硬度较低 ,春麦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硬度与大多数籽粒性状相关不显著 ,与面粉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出粉率和面粉灰分间的相关系数因冬春麦类型而不同。硬度受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为辅的 1对主基因和一些微效基因控制 ,软质对硬质为显性 ,遗传力较高 ,为 0 .78,对硬度进行早代选择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前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白度概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 4环境条件下对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面粉白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及栽培措施和品种 (基因型 )对小麦面粉白度均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但品种作用最为重要 ,通过遗传改良可显著提高小麦品种面粉白度 ;小麦品种面粉白度与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即籽粒硬度、面粉吸水率、蛋白质和面筋含量越高 ,面粉白度越差 ,面粉白度与蛋白质 (面筋 )的质量无关 ;10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平均面粉白度为 74 8% ,变幅为 5 4 8%~ 82 2 % ,面粉白度高 (≥ 80 % )的品种多数为筋力弱的粉质麦 ,目前尚缺乏面粉白度高的强筋和中筋力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池栽条件下 ,对豫麦 6 6和豫麦 4 9的籽粒灌浆过程中几个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活性变化研究表明 ,开花后 2 5d内 ,大穗型品种豫麦 6 6籽粒中淀粉积累速度比多穗型品种豫麦 4 9慢 ,但开花 2 5d之后情况则相反。豫麦 6 6籽粒中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花后 2 0~ 2 5d ,而豫麦 4 9则呈双峰曲线 ,花后 15~ 2 0d和 2 5~ 30d分别达到峰值 ,且第 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 2个。灌浆期豫麦 6 6和豫麦 4 9籽粒中蔗糖含量与SS(蔗糖合成酶 )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 2 0和 15d ,整个灌浆期内豫麦 6 6籽粒中蔗糖含量与SS活性均高于豫麦 4 9;豫麦 6 6籽粒中AGPP(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和SBE(淀粉分支酶 )活性变化均呈单峰曲线 ,峰值出现在花后 2 0d ,而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活性变化则呈双峰曲线 ,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 10和 2 0d ,且第 2个峰值显著高于第 1个  相似文献   

4.
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系统研究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对于作物遗传育种筛选高白度优质资源,为工业化面制食品加工提供优质原粮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对黄淮冬麦区56个小麦品种的白度、破损淀粉、黄色素、PPO活性、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品质等指标系统测定的基础上,以基因环境互作软件对影响小麦面粉白度的品质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面粉白度与蛋白质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488、-0.673、-0.732),与面粉溶涨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r=0.762),与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关系不显著。【结论】经过软件分析,筛选出白度高且面粉溶涨体积大的品种有绵阳31、绵阳26、西农2611、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破损淀粉少的品种有绵阳25、安农9866、绵阳26、绵阳31、滨麦3号;白度高且吸水率高的品种有绵阳26、滨麦3号、高优511、新麦9-988、绵阳31;白度高且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内乡118、郑麦002、山农664、西杂5号;白度高且谷蛋白含量高的品种有高优511、西农2611、西杂5号、陕农757、中原98-68;白度高且多酚氧化酶活性低的品种有绵阳26、亿高1号、高优511、中原98-68、绵阳25等,这些品种可以作为高白度小麦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籽粒形成灌浆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戊聚糖含量动态变化,以及二者在籽粒中分布及其与面粉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中PPO主要分布在籽粒外层,面粉白度和籽粒中PPO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面粉中PPO活性与面粉白度呈负相关,但不显著;籽粒形成与充实过程中,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开花至花后21 d左右时,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后21 d PPO活性迅速上升,至成熟期达最大值;戊聚糖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具有由内到外逐渐增加的特性,面粉和麸皮中戊聚糖含量与白度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戊聚糖含量的增加,面粉白度逐渐降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戊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表现较为一致,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胚乳结构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4个小麦品种 (系 )的籽粒断面 ,分析了 2 6个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结果表明 :软麦籽粒断面胚乳薄壁细胞的淀粉粒清晰可见 ,并保持完整状态 ,胚乳结构比较疏松 ;而硬麦籽粒断面胚乳淀粉粒多数破碎 ,胚乳结构相对致密。硬麦品种出粉率、粗蛋白含量、沉淀值、面团评价值等性状的平均值均高于软麦品种 ,但软麦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平均值高于硬麦品种。籽粒硬度与角质率与多种加工品质性状呈显著正相关 ,与水溶性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 ,因而硬度作为硬麦指标比较可靠。试验还发现 ,参试软麦品种中有沉淀值较高的品种出现。  相似文献   

7.
基因型和地点对小麦品种面粉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试验对1999年度种植在长江中下游11个代表性试点的22个小麦主栽品种进行了面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PPO活性的影响达到1%显著水平。面粉L*值与PPO活性呈1%显著负相关,r值为-0.55,容重和淀粉糊化品质指标与PPO活性呈5%或1%显著负相关,籽粒硬度、面粉b*值、沉降值以及吸水率、稳定时间与PPO活性呈5%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69、0.46、0.42和0.46,而千粒重、籽粒直径、出粉率、灰分和蛋白质含量以及面团拉伸特性与PPO活性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航天诱变小麦新品种太空6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空 6号系采用航天诱变育种方法育成。该品种在河南省区域试验中连续 2年较豫麦1 8号平均增产 3.66% ;河南省生产试验 ,1 0点有 8点增产。籽粒粗蛋白质含量 1 4.81 % ,湿面筋含量 34.2 % ,形成时间 2 .0min ,稳定时间 1 .8min ,面粉白度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冬小麦puroindoline类型分布及其对溶剂保持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以中国4个冬麦区的244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对籽粒硬度、面粉颗粒度大小、puroindoline等位变异类型和溶剂保持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冬小麦中有5种puroindoline类型,分别为Pina-D1a/Pinb-D1a(野生型)、Pina-D1b/Pinb-D1a、Pina-D1a/Pinb-D1b、Pina-D1a/Pinb-D1d和Pina-D1a/Pinb-D1p。 Pina-D1a/Pinb-D1p为新变异类型,目前仅在我国品种(系)中发现。硬质麦中以Pina-D1a/Pinb-D1b类型最为广泛,占硬质麦的81.2%,Pina-D1b/Pinb-D1a、Pina-D1a/Pinb-D1d和新类型Pina-D1a/Pinb-D1p分别占硬麦的9.7%、1.2%和7.9%。籽粒硬度及面粉颗粒大小与4种溶剂保持力之间的相关均达1%显著水平,其中以水溶剂保持力与硬度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与SKCS和NIR硬度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和0.64。Pina-D1b/Pinb-D1a类型的水溶剂保持力和碳酸钠溶剂保持力平均值最大,分别为68.1和85.8,均与Pina-D1a/Pinb-D1b类型之间差异达5%显著水平。同时,各个麦区间的硬度值和溶剂保持力也有所不同,其中北部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的水溶剂保持力间及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碳酸钠溶剂保持力间差异也达到了5%显著水平。这为改进我国小麦籽粒硬度及将溶剂保持力用于早代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优质小麦的内涵 小麦品质分为营养品种和加工品质,营养品质主要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来衡量,加工品质可分为制粉品质、面粉品质和面团品质等.小麦籽粒质地有硬软之分,国标规定硬质率达70%以上为硬质麦,软质率达到70%以上为软质麦.制粉品质决定于出粉率、容重、角质率、籽粒硬度等指标;面粉品质决定于白度、灰分、面筋含量、沉降值、降落值等指标;面团品质决定于面团的稳定时间、延伸性、吸水率等指标.  相似文献   

11.
A hundred winter wheat and 41 spring wheat cultivars and advanced lin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grain hardness in Chinese wheats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grain hardness and other kernel traits. P1, P2, F1, F2 and F3 from three crosses, i. e. , Liken2/Yumai2, 85Zhong33/Wenmai6 and 85Zhong33/95Zhong459 were sown to study the genetics of grain hardnes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hardness measured by Single Kernel Characteristic System 4100 (SKCS 4100) and Near Infrared (NIR) Spectroscopy, r ranging from 0. 85 to 0.94. Chinese wheat is a mixed population in terms of hardness, ranging from very soft to very hard. For autumn-sown wheat, on average, grain hardness decreases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spring-sown wheat is dominant with hard type. Hardness i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flour color,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flour yield and ash content differ in winter and spring wheats. Grain hardness is controlled by a major gene and several minor genes with additive effect mostly, but dominant effect is also observed, with heritability of 0.7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并揭示其遗传机理,为相关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测298份国内外春小麦品种(系)5个环境下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淀粉含量、籽粒硬度、出粉率和容重等7个籽粒品质性状的表型,并结合小麦55K SNP芯片,采用Q+K关联混合模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结果】外引品种(系)、地方品种(系)和育成品种(系)的7个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3%—13.4%、1.1%—18.6%和1.0%—13.9%。其中,外引品种(系)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的变异系数均为最高;新疆自育品种的淀粉含量、籽粒硬度和出粉率的变异系数最大,而新疆地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淀粉含量、籽粒硬度和出粉率6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介于外引品种(系)和新疆自育品种(系)之间。群体结构分析表明,298份小麦品种(系)可分为3个亚群。其中,亚群1包含128份(43.0%)试验材料,主要是来自新疆的地方品种(系);亚群2包含24份(8.1%)试验材料,主要包括外引品种(系)和新疆地方品种;亚群3包含146份(48.9%)试验材料,主要是外引品种(系)。连锁不平衡分析表明A、B和D基因组及全基因组的LD衰减距离分别为10、10、6和8 Mb,依据全基因组的LD衰减距离,将在物理图谱上前后8 Mb区间内的位点认定为一个候选位点。通过GWAS共检测到85个与7个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显著关联的稳定位点(P<0.001)贡献率为3.7%—10.9%。在1B、1D、2D、3A、3D、4A、4B、5A、6A、6D、7A和7D染色体上均检测到稳定且同时与多个性状关联的位点。其中,7A染色体上的AX-109452823—AX-110545157同时与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出粉率和籽粒硬度相关,且同时在4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对稳定的位点进行候选基因发掘,筛选到10个可能与小麦籽粒品质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TraesCS4A01G299800(阳离子氨基酸转运蛋白)、TraesCS7A01G059500(色氨酸脱羧酶)、TraesCS7A01G331200TraesCS7D01G418700(木葡聚糖内转葡糖基酶/水解酶)对调控小麦籽粒氨基酸含量有重要作用。【结论】检测到85个稳定的且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关联的位点,并筛选出10个与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The results of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winter and spring wheat genetic material in the soi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of the Middle Priamurye Region are presented. Eigh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bred in Zernograd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were compared to varieties and lines of spring wheat bred in the Far East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It was found that regional conditions meet winter wheat biological requirements completely and are favorable for productivity features. Under optimal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the productivity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is within 30.6–58.4 dt ha–1, which is 22.3–75.0% higher than spring wheat’s due to a higher 1000 seed weight. On average over the years of research, 1000 seed weight of winter wheat was 35.0–41.0 g, while that of spring wheat was 29.7–36.6 g. In the local conditions, spring wheat’s grain qual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winter wheat varieties. Spring wheat varieties and breeding lines surpass winter wheat crops in protein content by 2.5%.  相似文献   

14.
小麦溶剂保持力微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5个不同硬度小麦的0.5 g面粉或0.5 g全麦粉进行4种溶剂保持力的测定,并与标准的5.0 g面粉测定方法比较.结果显示: 0.5 g面粉测定法的测定结果与5.0 g面粉测定法(标准方法)的相关极显著,水、碳酸钠、蔗糖和乳酸溶剂保持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6、0.95和0.98,表明0.5 g面粉测定法可以替代标准测定方法用于软质小麦的早代筛选;0.5 g全麦粉测定法的乳酸溶剂保持力与标准方法的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73,但水、碳酸钠和蔗糖溶剂保持力与标准方法的相关不显著,因此不能替代标准方法用于软质小麦的早代筛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包蛋麦冬性小麦、春性小麦品种间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方法]田间采用包蛋种植方式比较冬、春性小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冬性品种包蛋以新冬41号产量较高,为7812.3 kg/hm2,春性品种包蛋以新春6号产量较高,为7935.6 kg/hm2.冬性品种总干物质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的籽粒品质状况,以2017年、2018年2 a收获的133个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和50个育成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品质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不同类型的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有差异。183个新疆冬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平均为65.27%;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5.85%;湿面筋含量平均为35.28%;体积质量平均为809.12 g/L,85%以上的品种体积质量等级达到一级水平;沉降值平均为37.94 mL;淀粉含量平均为70.62%。新疆冬小麦育成品种的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均高于地方品种,且大部分品种属于中强筋品种,与新疆居民喜爱拉面、馕等高筋面食有关;2017-2018年2 a籽粒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均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体积质量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沉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刘怡辰  仵妮平  &#x       &#x  &#x  &#x    &#x     .&#x  .  贾姝萍  向雪纯  李卫华  张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2022,59(3):541-550
【目的】研究高温热害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为选育高产优质耐热型小麦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26份春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模拟高温胁迫,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取成熟期籽粒测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硬度及面粉品质等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阿勃等18个品种在高温胁迫下湿面筋含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多数品种的面筋指数降低;龙麦30、新春38号和新春41号3个品种的峰值黏度在高温胁迫下呈显著上升,但多数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指标受花期高温影响不显著。阿勃、高原448、宁春53号、新春44号、新春40号等5个品种耐热性强;龙麦30、龙麦37、藏春11号、克春4号、龙麦26、龙麦35、高原506、克春11号、宁春16号、新春31号等 10个品种耐热性中等。【结论】高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影响不一,新疆自育品种耐热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谷朊粉特性与挤压组织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特性与挤压组织化系统参数和产品特性的关系,提出适宜谷朊粉挤压专用小麦品种的主要特性和品种选育目标。【方法】以小麦品种制得的谷朊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食品仪器公司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分析小麦品种的谷朊粉特性与挤压加工系统参数、挤压组织化产品质构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相同挤压组织化工艺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谷朊粉的挤压组织化特性有较大差异。谷朊粉蛋白质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剪切力、硬度、黏聚性、弹性和咀嚼度等均呈极显著正相关(α=0.01),与组织化度呈显著负相关(α=0.05)。谷蛋白含量与扭矩、模头压力、产品黏聚性呈显著正相关(α=0.05),与组织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α=0.01)。【结论】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影响挤压工艺的系统参数和挤压产品的质构特性。较高的谷朊粉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可以增加挤压组织化产品的强度。由于谷朊粉主要作为原辅料,用于改善植物蛋白挤压组织化产品质量,在专用品种鉴定和选育时,重点应提高蛋白质含量、谷蛋白含量和谷朊粉吸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