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特点。方法对8例甲型副伤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消化道隔离,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血透护理,肾穿刺护理及营养支持等。结果所有患者肾功能均在4周内恢复正常。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注意心理护理、血透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 ,提高透析质量 ,减少并发症 ,降低死亡率 ,护理极为重要。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共收治肾功能衰竭 5 0例 ,成功地进行了 45 6例次透析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男 3 7例 ,女 13例 ,2 0~ 71岁。急性肾功能衰竭 18例 ,其中药物引起急性肾衰 15例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肾功能衰竭 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3 2例。均采用醋酸盐透析液。2 透析前的护理2 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开始时对透析治疗不了解 ,因此容易产生恐惧、紧张心理。护士应根…  相似文献   

3.
一例胫后动脉直接穿刺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胫后动脉往往作为急性血透时的血管通路,而作为长期维持性血透通路,实为少见。我院1993年始对一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高位截瘫,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屡次造瘘均告失败,而又需行血透治疗的患者,采取胫后动脉直接穿刺,建立血透通路,行维持性血透455例次,达4年零4个月之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原发病为高位截瘫、梗阻性肾病,于1993年2月先后于外院及我院行上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血透)即人工肾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等。它能快速纠正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产生的代谢紊乱,从而减轻患者症状,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做好其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血透)即人工肾透析,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等.它能快速纠正患者因肾功能衰竭而产生的代谢紊乱,从而减轻患者症状,维持生命.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因此,做好其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科1992年至1997年期间的15例非肾病的老年住院患者,由于应用1,6二磷酸果糖、甘露醇等药物发生了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经停用药物,去除致病因素,数次血液透析,对症治疗,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并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血透病人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及饮食护理等。13例病愈,1例转为慢性肾衰,1例死亡。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护理江苏省扬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25000)郭竹梅我院1992年至1995年收治因创伤、感染、中毒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其中治愈11例。现将病情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护理体会11及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紧张恐惧情绪,使之...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药物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科1992年至1997年期间的15例非肾病的老年住院患者,由于应用1,6二磷酸果糖,甘露醇等药物发生了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经停用药物,去除致病因素,数次血液透析,对症治疗,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并同时做好心理护理。血透病人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准确的出入量记录有饮食护理等,13例病愈,1例转为慢性肾衰,1例死亡。  相似文献   

9.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1] 。慢性肾功能衰竭、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其中尤以血透病人为甚 ,这类病人结核感染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 10~ 16倍[2 ,3 ] 。我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 3 96例 ,其中有 2 1例并发结核 ,本组病人除 1例外均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7例 ,女 4例 ,平均 4 3 2岁 ,其中小于 3 0岁者 2例 ,3 1~ 4 0岁者 6例 ,4 1~ 50…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2001年12月,先后对10例肾透析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0例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30~62岁,平均45岁。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6例,多脏器衰竭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转为慢性2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4例,6例有不同程度的生活自理障碍。1.2方法家庭康复护理对象:选取居住在医院附近,有不同程度的生活障碍,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较多的患者为家庭康复护理对象。家庭康复护理计划:患者经过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当确定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后即开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8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透当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39例(A组),未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9例(B组),并测定了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色素(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超滤量等有关因...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技术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为了提高透析效果、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10月对 40例血透患者实施了家庭护理 ,效果良好。现将开展家庭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 2 8例 ,女 12例 ,2 9~71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3.
5例大剂量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例大剂量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施锦治陈卡斌张文彬陈英珍林培生王美春1994年6月以来,5例颅脑外伤使用大剂量甘露醇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行急诊血液透析(血透)治疗而获肾功能迅速恢复,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5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多脏器损害的综合症,一旦到了末期尚难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血液透析疗法(简称血透)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进行血透的病人往往内心反应复杂,对进入透析状态后的生活、营养、活动、治疗等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所以做好他们的健康指导,使病人处于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和护理,是我们健康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常规血透常用肝素以防血液在体外循环中发生凝血,并对伴出血的肾衰息者进行血透不利。作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脑出血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1例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终末期肾病发生率逐年增高 ,血透 (Hemodialysis)是目前治疗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靠方法之一 ,使成千上万病人得以存活或延长生命[1 ] 。在血透期间 ,由于病情复杂、严重、多变及人为因素、机器故障等多种原因均会引起血透机报警。为了能够有效判断并及时准确处理各项报警 ,我们重点对临床常见的 2 0 0次血透机报警原因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在透析过程中发生报警1~ 5次的病例 1 2 0例 ,患者分别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 ,均用美国百特公…  相似文献   

17.
1991年以来,我科以无肝素血液透析(血透)抢救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5例(ARF)患儿诊断符合文献〔1〕标准,其中男2例,女3例;年龄4~10岁。病因:鱼胆中毒3例,中毒性菌痢1例,肾病综合征1例。均有明...  相似文献   

18.
1993年10月-1994年5月,我们经治了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于非透析日时发生了高钾血症患者,经积极血透并配合药物治疗,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4-66岁。维持血透治疗时间1~6年。血清钾7.05-9.17mmol/L。7例患者除原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全身疲软、乏力和纳差,其中2例有四肢麻木、软瘫、吞咽困难及失音表现。5例则以胸闷、恶心和脉搏缓慢为主诉。心电图示:心率慢,34±4.5次/分。其中5例T波高尖基底部狭窄,窦室传导,频发室…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患者存在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这使得他们很难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护士应体谅患者的焦虑和忧虑,了解并掌握其心理反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透析效果,减少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1月对5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进行心理护理,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潘恬 《浙江临床医学》2002,4(8):626-627
我院近几年来对尿毒症患者 ,在“血透”治疗与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方法 ,取得较好效果 ,现就心理护理要点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998~2000年行血透共128例 ,男68例 ,女60例 ,年龄22~86岁 ,平均55.41岁。2护理要点2.1心理护理尿毒症患者在血透前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悲伤心情 ,这些消极心理因素可影响人体生理平衡 ,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状态 ,如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血压升高、面色苍白、出汗等 ;这些症状反过来也可加重心理负担。因此 ,要主动关心病人 ,耐心解释 ,在言谈和举止中给患者适当的安慰和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