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铸粉的热膨胀收缩曲线出发,拟定铸型的焙烧制度,测量了铸型内部温度与炉膛温度的同步情况,并试验了炉膛内气氛对焙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铸型内部温度相对炉膛温度有较大的滞后,焙烧制度应采用控制升温速度和多平台保温的方式。焙烧过程中向炉膛内充入空气,有利于清除残留碳,提高铸型质量。对试验铸粉材料,适合的焙烧制度为:室温至180℃(125℃/h);180℃保温1 h;180℃至350℃(135℃/h),350℃保温1.5 h;350℃至730℃(175℃/h),730℃保温3 h;铸造温度下保温1.5 h。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温合金浸出渣中的钌,采用碱焙烧-水浸工艺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浸温度、水浸时间等因素对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料比、焙烧温度对钌的浸出率影响较大。在最佳的实验条件:碱料比8:1、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 h、水浸温度95℃、水浸时间3 h下,钌的浸出率为98.3%。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和应用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的先进冶炼技术,采用Kissinger公式、TGA-DSC和XRD等分析方法,研究在氮气氛下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的热分解行为,包括热分解动力学、物相变化规律、铈氧化效率以及物相变化对稀土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550℃焙烧时,焙烧质量损失率约10%、热分解活化能(Ea)为148 k J/mol。550℃焙烧2 h,白云鄂博混合型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完全分解,并转化为稀土氧化物和氟氧化物,铈氧化率最大值为0.58%。600℃焙烧2 h,稀土最大浸出率达49.1%。  相似文献   

4.
采用铵盐焙烧-酸浸法进行了从石油重整废催化剂中富集回收铂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铵盐焙烧条件为:硫酸铵与废催化剂质量比为7.5,焙烧温度350℃,焙烧时间5 h;稀酸浸出条件:液固比12.5,浸出温度80℃,硫酸浓度为0.5 mol/L,浸出时间3 h。在上述条件下,铂的富集倍数达到274倍以上。通过XRD分析,焙烧产物的物相主要以硫酸铝铵形式存在,焙烧产物通过稀酸浸出,实现铂的富集回收。  相似文献   

5.
探究微波焙烧辉钼矿制备微米级三氧化钼的优化工艺和氧化焙烧机理,对辉钼矿的焙烧热力学、高温吸波特性和焙烧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辉钼矿是一种高效微波吸收矿石,MoS2是主要的吸波矿物,Al2O3、SiO2和其他脉石等则几乎不吸收微波。获得了微波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空气流量对三氧化钼产物的影响规律,提高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空气流量有助于提高钼的转化。当温度过高、时间过长时,部分三氧化钼晶体挥发而使Mo含量减少。微波焙烧的优化工艺条件:焙烧温度700℃、焙烧时间100 min、空气流量0.3 m3/h。辉钼矿经微波氧化焙烧可直接制备出各种形态的纳米三氧化钼晶体材料,该高纯三氧化钼呈现纳米片状、针状和带状。微波氧化焙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辉钼矿被干燥和解离,部分杂质发生氧化反应;第二阶段,MoS2氧化生成三氧化钼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并释放大量热量;第三阶段,部分三氧化钼挥发损失,剩余三氧化钼与杂质氧化物反应生成钼酸盐,产物烧结。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焙烧的镍钼矿中提取钼和镍,研究了盐酸浸出-硫酸化焙烧和水浸出处理焙烧后镍钼矿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焙烧的镍钼矿经过盐酸浸出-硫酸化焙烧然后水浸出后能够获得高的钼和镍浸出率。氧化焙烧的镍钼矿添加0.219 m L/g盐酸(12 mol/L)在液固比为3 m L/g的条件下于65°C浸出30 min;浸出渣添加51.9%浓硫酸在240°C下焙烧1 h;焙砂物料采用已经获得的第一段盐酸浸出液在95°C浸出2 h,钼和镍的总浸出率分别达到95.8%和91.3%。  相似文献   

7.
从镍钼矿中提取镍钼的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镍钼矿处理工艺存在的钼镍需要分别提取的缺陷,提出镍钼矿加钙氧化焙烧-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提取镍钼的新工艺。以贵州遵义镍钼矿为原料,对CaO加入量、氧化焙烧温度、氧化焙烧时间、硫酸加入量、硫酸化焙烧温度、硫酸化焙烧时间以及焙砂水浸工艺参数对镍钼浸出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钼的浸出率为97.33%,镍的浸出率为93.16%,且最佳工艺参数为100 g镍钼矿加入35 g CaO,700℃氧化焙烧2 h,得到的焙砂加入70 mL浓硫酸,再经250℃硫酸化焙烧2 h;硫酸化焙烧得到的焙砂按液固比2:1加水搅拌,经98℃浸出2 h。加入CaO不仅能有效减少镍钼矿氧化焙烧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能显著提高镍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8.
对氰化尾渣的焙烧预处理及其对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1.25h、还原剂添加量为6%时,铁的磁化率为86.27%,金的浸出率达到46.14%。结合矿物构造与赤铁矿磁化焙烧原理,探讨了焙烧对金浸出影响的机理,认为赤铁矿磁化焙烧后解离出的包裹金,是提高金浸出率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LiMn2L(Ac)2热分解制备的尖晶石LiMn2O4及其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XRD、SEM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前驱体LiMn2L(Ac)2(L为柠檬酸根)的焙烧工艺条件对尖晶石LiMn2O4产物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前驱体的焙烧温度有利于获得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均较好的LiMn2O4样品.在500℃焙烧2 h再于750℃下保温8~16 h的分段焙烧工艺所得样品的初始容量达到126.0 mAh/g,循环50次后容量衰减了14.5%.  相似文献   

10.
采用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KxCoO2,对Li1-xKxCoO2的成胶条件和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应用XRD、SEM等技术对材料的晶相、形貌等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达到700℃时能够形成单一相的Li0.98K0.02CoO2,焙烧12h制得的Li0.98K0.02CoO2粉体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800℃下制得的Li0.98K0.02CoO2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