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英成 《黑龙江医药》2011,24(5):815-816
目的:探讨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对脑出血病例中出现的脑水肿患者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迟发性脑水肿出现及持续的时间、迟发性脑水肿形成的相关因素,以及迟发性脑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26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4例,好转2例。迟发性脑水肿一般持续至病程的3—4周被完全吸收。结论:迟发性脑水肿发生后,多种脱水剂联用。延长脱水剂应用时间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0例迟发性脑水肿的头颅cT观察及脱水剂、脑细胞营养物及预防感染等药物治疗。结果30例患者基本痊愈9例,好转14例,死亡7例。结论采取脱水剂、脑细胞营养物及预防感染等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60例患者为研究组,无迟发性脑水肿的12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引起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组中男性比例、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患者所占百分率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女性比例、手术治疗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糖尿病、冠心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脑出血量>10 ml、大剂量用甘露醇、持续性高血压是脑出血后造成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手术治疗可以降低迟发性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急性sICH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出现迟发性脑血肿分为迟发性脑水肿组45例和无迟发性脑水肿组75例.对两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迟发性水肿组年龄明显低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吸烟史比例、人院血糖、入院时血肿体积、入院NIHSS及纤维蛋白原、MMP-9明显高于无迟发性脑水肿组(P<0.05).患者人院时血肿体积、人院血糖、纤维蛋白原、MMP-9和入院NIHSS为脑出血后迟发性脑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初发sICH患者,其人院血糖水平、纤维蛋白原、MMP-9、脑血肿体积和NIHSS评分是其发生迟发性脑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密切监测这些危险因素,若出现异常及时针对性处理,可减少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发病机制,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的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门诊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呋塞米和甘油果糖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2天和第15天的水肿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第15天的水肿情况相比差异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后甘露醇的长期大量使用可能诱发脑出血迟发性脑水肿,临床对于治疗脑出血患者应当慎用甘露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迟发性脑水肿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7、14、21、28天进行头颅MRI检查,观察脑出血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测定比较两组患者在第1、7、14、21、28天的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结果 观察组第1、7、14、21、28天的脑出血量、脑水肿量、血清S100β蛋白、IL-10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可以有效地预测迟发性脑水肿,与脑颅MRI相结合,对预防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迟发性脑水肿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胜  李煌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2):169-17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迟发性脑水肿是大量脑出血的严重并发症。促进脑血肿吸收,抑制脑水肿形成是治疗脑出血的中心环节。白蛋白治疗脑卒中已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应用白蛋白治疗迟发性脑水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患者男,53岁。因意识不清1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入院  相似文献   

8.
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玮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3):178-179
脑水肿是脑出血的直接后果,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甘露醇是临床最常用的组织脱水剂,通过其渗透性脱水作用,减轻脑组织的含水量,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还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迟发性脑损伤,保护神经功能.由于其降颅压作用强,起效迅速,为目前控制脑水肿首选脱水剂.临床常用的为20%甘露醇,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预防脑疝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其副反应,现将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及预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忠卫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678-1678,1691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脑水肿是脑出血一个重要并发症,常在出血后的第2~70天达高峰,第10~14天基本消失,但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2周病情加重,复查头颅CT,原病灶未加重,也未出现新的出血灶,但原病灶周围水肿扩大,即为迟发性脑水肿.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中有12例出现迟发性脑水肿,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迟发型脑水肿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8~77岁,平均61.5岁.其中高血压11例,糖尿病3例,高血脂症7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24 h内入院,入院CT检查确定左侧基底节区出血5例,右侧基底节区出血6例,右侧丘脑出血1例.出血量20~40 ml 10例,>40~60 ml 1例,>60ml 1例(出血在基底节外囊区).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家属均拒绝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引起的迟发性脑出血与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396例颅脑外伤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103例,为迟发性脑出血患者;对照组293例,为非迟发性脑出血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分析凝血功能障碍与迟发性脑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的凝血指标PT、APTT、BPC、FD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单因素分析,年龄、GCS评分、凝血功能障碍与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GCS评分、凝血功能障碍与迟发性脑出血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 凝血功能障碍是影响颅脑外伤迟发脑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凝血异常现象警惕并预防迟发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0例脑出血后继发脑水肿患者采取穿刺引流、联合脱水剂,应用钙离子阻滞剂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结果痊愈35例,好转9例,恶化及死亡6例。结论脑出血后继发严重脑水肿是由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再灌流下降及血肿产生“毒性”物质释放引起,清除血肿、改善脑组织再灌流对迟发脑水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梁枫  高宏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45-304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原因及早期诊治。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10例。出院时恢复良好35例,轻残12例,重残7例,死亡6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CT动态观察,严格掌握脱水剂的运用时机及剂量,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迟发性颅内血肿,对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及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6例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110例脑出血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性别为男性(P=0.027.OR=7.781),出血量>10 ml(P=0.027.OR=7.781)与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相关联为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其保护性(P=-2.649.OR=0.071).结论 脑出血患者为男性,出血量较大者,如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不良反应的临床用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我院上报的10例利培酮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原患疾病、药物剂型及剂量和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转归,探讨利培酮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中,男女性各有5例。用药至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潜伏期为13~3 505 d,其中用药后1年内发生者6例(占60.0%)。10例患者中,有5例次患者出现颈部异常表现,4例次患者出现肢体扭转,肢体姿势异常或步态异常等症状,6例次患者出现口唇舌部异常动作。1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后均采取减量、停用利培酮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密切观察或对症治疗。5例患者好转,4例虽经减量停药或对症处理,仍有后遗症。结论:利培酮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以口唇舌部异常动作,颈部及肢体异常表现为主,其症状多较为严重,可能产生后遗症。另外,小剂量、短期服用利培酮也可能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临床用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5.
杨会欣  赵灵敏 《河北医药》2014,(19):2955-295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在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55例给予高压氧、防止脑水肿等支持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口服、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比较2组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并将2组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所观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治疗组并发迟发性脑病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发生迟发性脑病的症状也相对较轻。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320例(360眼)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生情况,动态监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水平变化情况,分析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诱因。结果术后6周内,11例(11眼)出现迟发性葡萄膜炎,发病率3.06%。经过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良好。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组患者的CIC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葡萄膜炎组患者(P<0.05),11例(11眼)出现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均为突然发生,7例为术后2周内劳累或用眼过度,2例为未按照医生叮嘱用药,1例为高度近视患者,1例为糖尿病患者。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迟发性葡萄膜炎与植入体引发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术后良好休息、定期复查、避免过早停药和控制血糖可以有效降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发病率,出现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患者经过及时有效激素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胡小庆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69-326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及CT动态扫描复查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24例患者首次CT检查仅见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等征象,CT动态复查共发现迟发性血肿29处,以额、颞叶多见.单发19例,多发5例.结论:CT动态复查能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有助于临床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动态复查的时间应在24 h以内.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 ,它的发生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密切相关 ,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 ,且致残率较高。合理的护理对保障治疗效果和预后极为重要。近两年间 ,我科接治了 80例脑出血患者 ,现将康复期我们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脱水剂与补液剂脑出血急性期 ,脱水剂是治疗脑水肿、预防脑疝的重要药物 ,需快速静脉滴注或推注。虽然及时适度的脱水是治疗的关键 ,但维持有效循环也是十分重要的 ,迟脱水、不及时补液 ,可导致微循环血量不足 ,继而致心脑肾供血不足 ,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或影响治疗效果 ;但补液过多、过快可诱发肺水肿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及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46例脑出血迟发性水肿和110例脑出血患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性别为男性(P=0.027.OR=7.781),出血量〉10ml(P=0.027.OR=7.781)与脑出血后迟发性水肿相关联为其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其保护性(P=-2.649.OR=0.071)。结论脑出血患者为男性,出血量较大者,如有手术适应证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影响脑出血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控制脑水肿,促进血液吸收是脑出血治疗的重要环节。现临床上治疗脑水肿仍以常规脱水剂为主,亚低温治疗是脑出血的辅助治疗方法,我院通过亚低温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患者,探讨对脑出血后减轻脑水肿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