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一线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传统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对比,确定采用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构建由一台上位机(PC)和多台下位机(单片机系统)组成的两级分布式多路温度检测系统作为基本温度检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综合舒适性测试室温度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数据采集软件的功能。检测系统实现了多路温度检测信号的采集、处理、分析,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可靠,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原理实现油浸变压器内部温度的直接测量,结合批量生产与实际应用尽可能的提高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测试精度,对20支无增敏无涂覆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测量了其在35~140℃之间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线性拟合光栅测温精度只能达到±3℃,而采用二次多项式拟合可将测温精度提高至±1℃。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个能实现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该设计采用单片机AT89S51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实现温度信号的采集,用单片机AT89S52作为微处理器,由按键电路完成温度设定。信号采集模块直接与单片机相连,所用的元器件较少,硬件电路简单。通过单片机和数字温度传感器来现的温度检测,测量精度高,且电路简单。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粮食水分测定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器的总体设计是基于多传感器进行测量,主要的传感器是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用来准确检测粮食的水分含量,另外两个是称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主要检测粮食的容重和温度,同时采用C8051F020单片机作为系统的微处理器,通过测量粮食的水分。容重和温度等数据,利用先进的信息融合技术,对粮食的含水量进行拟合确定。  相似文献   

5.
Pt100温度传感器是轨道车辆温度数据实时监测的常用传感器,其性能的好坏影响着人们对轨道车辆运行状态的判断.为了准确判断出存在故障的传感器,检测系统应包含精准的信号采集系统和有效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首先对轨道车辆Pt100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等进行设计,采集系统采用分段非线性多项式拟合算法,得到不同温度区间上的标度变换表达式;将一种基于贝叶斯估计算法的多传感器测量数据融合方法应用于采集信号的处理,判断轨道车辆Pt100温度传感器是否存在故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过程测量温度精准,融合误差小,能够有效筛选出发生故障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测微热管的传热特性,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搭建了8路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下位机控制核心,利用集成的AD模块和UART模块完成A/D转换与通信等功能。上位机用VC++开发应用程序对多路温度信号进行数据拟合,将数据实时显示,并绘制8路温度曲线。通过加入正反馈电路,显著改善了输出线性度。系统测温范围为0~150℃,具有测温精度高,可靠性好,实时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产品名称壑一一__晋_匕竺_点}用途一、温度传感器 1。热敏电阻 传感器 2。热敏电阻 烹调温度 传感器}采用测量温度精度高的}热敏电阻元件,视不同用途,选用不同的封装技术,所设计制成的一种温度传感器(1)视不同用途设计制成,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将热敏电阻元件装在金属管的头部,插入烹调物中,用于控制烹调温度的一种温度传感器(2)阻抗大、小,安装方便(1)完全密封屏蔽,(2)不会沾污使用安全。形状一般电子设备、汽车电气设备上作测量温度用。,完“…当烹调食物的电子灶和烤炉上。3。PTC(正 温度系数 热敏电阻) 温度传感器利用陶瓷材料的正温…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用于氧化铟锡(ITO)薄膜基材微流体芯片的恒温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采集ITO薄膜温度,USB 2.0接口通信。用户通过PC机可实时监测微流体芯片温度变化情况,设定目标温度,以及存储温度数据。系统采用改进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实现温度控制,控制精度可达±0.2℃。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的集成于无源UHF RFID标签的CMOS温度传感器结构。采用时域数字量化的方式,用与绝对温度成正比PTAT(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电流源和标签内部振荡器构成的PTAT振荡器产生脉冲宽度与温度相关的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在温度-50℃~50℃范围内,脉冲周期从1.841μs~0.426μs;用数字电路对阅读器发送的帧头命令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宽度为200μs的宽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的使能信号,该脉冲的宽度完全不受温度影响;通过采样计数,得到包含温度信息的数字信号。本设计采用0.18μm UMC CMOS工艺,电源电压为1.8 V,直流功耗为789 nW,温度传感器后仿的有效分辨率达到0.332 LSB/℃。  相似文献   

10.
基于IBM 0.18μm SiGe BICMOS工艺,采用温度脉冲转换方式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无源RFID标签的温度传感器。与绝对温度呈正比(PTAT)的电流源和电流饥饿环型振荡器产生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的振荡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用数字模块对接收的帧头代码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宽度为200μs的脉冲信号,作为计数器的使能信号;利用时域数字量化方式就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的数字信号。温度传感器总面积为0.03 mm2,温度在-100~120℃范围内变化时,振荡器输出频率范围由800 kHz~1.8 MHz。在1.8 V电源电压下,温度传感器平均输出电流约为13μA,芯片测试结果的有效分辨率可以达到0.864 LSB/℃。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输入输出(L/O)资源丰富、并行执行特点对设计大规模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补偿系统以及提高其补偿效率有一定的意义,提出了一种FPGA补偿系统设计方案并对传感器输入输出存在的非线性误差,设计了32位单精度浮点运算单元实现曲线拟合法中的多项式拟合算法,使用Verilog语言在Xilinx ISE中实现FPGA的逻辑设计、仿真和综合.结果证明:设计的可在FPGA中综合实现的多项式拟合算法效果显著,可以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校正,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Large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fill up databases of failures and diagnosis for all types of technologies and they will remain open lists as systems are dynamically improving. This paper’s purpose is to provide support in decision making, quantification and diagnosis of failures in temperature sensor signal for a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The main challenge regarding this topic has been to distinguish and adapt methods to suit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signal failure was experimentally induced to a vapor compression system set-up, failure consequences were analyzed and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were evaluate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Fuzzy-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omplex Fuzzy-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All these methods are sensor reconstruction models, trained by the non-failure measured data to build the expected signal. Since faultless measured data are not always available, the possibility to use polynomial extrapolated data (as provided by manufacturer datasheets) is evaluated. The three selected methods showed to be suitable for simila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硬件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 SNs)的功能需求,给出了基于高性能先进精简指令集机器(ARM)微处理器AT91SAM7S64、射频芯片CC2420、温度传感器MAX6666和加速度传感器ADXL202的W SNs节点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系统组成和原理;重点阐述了节点的硬件设计,基于SPI总线的CC2420驱动程序设计和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驱动程序的设计;最后,对传感器网络和节点上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实验中,无线温度传感器网络的精度最高可达0.25℃。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水产养殖pH值无线监测系统,系统传感器节点以MSP430F149单片机为核心,以nRF905射频芯片为无线通信模块,采用PHG—96FS型传感器采集pH值和水温数据。根据pH电极的测量原理,建立了pH值测量数学模型,采用最佳分段的二次多项式方法拟合温度系数KpH曲线,实现了pH值测量软件温度补偿,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节点软件以IAR Embedded Workbench为开发环境,采用单片机C语言开发,实现节点数据采集与处理、无线传输和串口通信等功能。监测中心软件采用VB 6.0开发,为用户提供形象直观的实时数据监测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正常,能够完成水产养殖水质参数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微型航姿系统中地磁传感器的温度特性,根据地磁传感器噪声的频谱特性,设计了带阻数字滤波器;基于地磁传感器测量原理分析传感器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多项式相消的方法建立磁传感器温度漂移误差的实时补偿模型,并应用于微型航姿系统的磁航向解算。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地磁传感器零偏模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实时温度漂移误差补偿模型可以有效地补偿地磁传感器引起的温度漂移误差;缩短了系统的预热时间,提高了系统输出的磁航向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光纤电流传感器存在温度稳定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光纤传感器温度补偿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根据光纤电流传感器的输出偏差值,结合Matlab的曲线拟合功能,进行最小二乘法四次多项式拟合,找出温度补偿因子,从而建立温度补偿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光纤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电流值的最大误差由温度补偿前的13.35%降低到温度补偿后的0.3%,大大提高了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精度和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捷联惯导温度补偿的研究,设计了一种用铂电阻Pt1000作温度敏感器, ADS1148为信号调理和A/D转换的高精度双通道数字测温系统。采用高性能集成芯片、双恒流源式三线式配线法、比例输出结构和RC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有效的简化了电路,增加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减小了硬件误差;主控芯片采用MSP430单片机实现与ADS1148的通信和对上位机输出与温度数据相对应的16位数字量。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捷联惯导温度补偿研究中所用的-40°C到60°C的温度范围内达到了0.002°C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rmally adaptive driving (TAD) technology for response‐time compensation (RTC) of an LCD with an integrated sensor. The TAD system is comprised of an analog sensor, an analog sensor signal conditioning, and a digital feedback algorithm. The integrated thermal sensor provides accura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of the liquid‐crystal layer. The TAD controller has an eight‐step look‐up‐table (LUT) and compensates response time based on the panel temperature. The TAD system reduces response time by nearly 34%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0–60°C. This paper also presents a thermal sensor which has been integrated onto an LCD. The sensor uses metal (Mo/Al) film as a temperature detection layer, and its fabrication requires no manufacturing process changes. The sensor shows very good linearity, 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9.
LM算法在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压力传感器对温度存在交叉灵敏度这一具体问题,采用LM算法对其进行数据融合,消除温度对压力传感器的影响,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及其准确度;针对传感器存在测量误差问题,提出了增加一个噪声来训练网络,增强了网络的容错性。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简单分析,并与非线性插值(三次多项式插值)作了比较,粗浅地指出:神经网络在数据融合过程中的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