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26无病灶破裂及内出血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MTX药物保守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G—HCG(RIA),进行B超检查同时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药物副作用等,适时选择相应手术治疗方式,并对部分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实验,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126例患者MTX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81例药物治愈,治愈率64.29%,45例手术治愈,治愈率35.71%,其中20例病灶破裂内出血急诊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10例因包块渐进性增大择期行输卵管切除术。另15例因有生育要求且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血G—HCG无下降或包块无缩小者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对65例有生育要求病例进行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随访(其中药物治愈35例,切除患侧输卵管15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15例),并随访其妊娠情况。结果:术后输卵管通液试验发现,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分别为药物组42.86%、切除组66.67%、保守手术组80.0%逐渐呈上升趋势,而这种趋势与宫内妊娠随访情况相符。结论:异位妊娠药物治疗过程中,血G—HCG值仍持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应及时选择手术治疗(视是否有生育要求选择不同术式)。而对包块型异位妊娠认为选择手术治疗可减少再次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62例临床观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淑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30-131
目的对比分析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62例患者分A组腹腔镜下局部病灶注射MTX与B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血HCG值的下降、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情况。结果B组比A组手术时间长(P〈0.05)、血HCG值下降快(P〈0.01)、发生PEP低(P〈0.01),A组12.9%,B组6.5%。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叮能要优于局部病灶注药术: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的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术式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妇产科医院2000~2005年间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以及输卵管伞端妊娠挤出术等术式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经病理检查证实)356例,通过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49例(98.0%)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本组病人242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其中3例为输卵管切开取胚止血失败改行切除术.114例接受了腹腔镜下保守手术.11例患者术后13-HCG值下降不显著或下降后又回升,PEP率为9.6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术式.患者术前β-HCG水平是术式选择的重要参考.术前血HCG值高于6000IU/L者若选择保守手术,术后应更加密切关注PEP的发生可能.术后第一次复查HCG水平下降小于70%者,发生PEP的几率明显增加. 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49例(98.0%)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本组病人242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其中3例为输卵管切开取胚止血失败改行切除术.114例接受了腹腔镜下保守手术.11例患者术后13-HCG值下降不显著或下降后又回升,PEP率为9.6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理想术 .患者术前β-HCG水平是术式选择的重要参考.术前血HCG值高于6000IU/L者若选择保守手术,术后应更加密切关注PEP的发生可能.术后第一次复查HCG水平下降小于70%者,发生PEP的几率明显增加. 临床观察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4.
文梢球 《广西医学》2012,34(7):958-959
目的 观察氨甲喋呤、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60例给予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中药宫外孕汤治疗.结果 50例患者血HCG降至正常,包块完全消失;4例用药后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在抗休克下行输卵管切除术;3例因血HCG下降后又升高,盆腔包块增大改为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3例血HCG不下降,盆腔包块见胎心管搏动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取胚术后病变部位注射甲氨蝶呤.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宫外孕汤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瑞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35):4956-4957
目的:分析改良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改良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率及输卵管通畅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血HCG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2周内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为95.56%,对照组为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改良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HCG术后转阴率及输卵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阴道B超引导下胚胎减灭术联合氨甲蝶呤(MTX)在特殊类型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38例特殊类型异位妊娠患者,15例患者接受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减灭异位妊娠胚胎联合孕囊局部注射MTX治疗(A组),23例患者接受保守手术治疗(B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结局。结果 A组13例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6.67%;1例输卵管妊娠术后2 d输卵管妊娠破裂急诊手术行输卵管切除术,1例输卵管妊娠术后3 d因腹痛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提示输卵管妊娠流产。2组患者术前HCG水平,术后1周HCG水平及治疗后HCG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胚胎减灭术联合孕囊局部注射MTX是一种治疗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和输卵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6年06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41例行患侧输卵管全切除术。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年龄、妊娠次数、输卵管妊娠部位、盆腔粘连、腹腔内出血量、术后血HCG下降情况、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术后输卵管通畅及月经恢复情况,比较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保守性手术组年龄、妊娠次数及腹腔内出血量低于输卵管全切除术组(P<0.05);两组均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为主;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三天血HCG下降明显,输卵管全切除术组下降较保守性手术组明显(P<0.05);两组均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其中保守性手术组术中有9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30mg;保守性手术组术后输卵管造影有14例患侧输卵管通畅;术后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输卵管妊娠的手术治疗,保守性手术和输卵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均是安全有效的。对年轻的或有意愿保留输卵管器官完整性的患者,如能早期明确诊断,可行保留输卵管的保守性手术,术中局部MTX的注射可能有助于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55例患者分A 组腹腔镜下局部病灶注射MTX、B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手术时间、术后血HCG值的下降、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情况. 结果 B组比A组手术时间长(P<0.05)、血HCG值下降快(P<0.01〉、发生PEP 低(P<0.01)(A组12%,B组6.67%).结论 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可能要优于局部病灶注药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MTX与单纯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9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腹腔镜联合MTX保守手术治疗组(A组)和单纯MTX保守治疗组(B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β—HCG值、附件包块大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出院时血中β—HCG浓度、输卵管通水情况、再次宫内妊娠以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情况。结果A组比B组住院天数短(P〈0.01),血中β—HCG下降快(P〈0.01),再次宫内妊娠率高(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MTX药物保守治疗,腹腔镜联合MTX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快,住院时间短,远期并发症少,再次宫内妊娠率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辅助甲氨蝶呤配合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76例有生育要求、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应用甲氨蝶呤配合保留输卵管的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保留输卵管手术并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36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术后输卵管通液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保留患侧输卵管的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研究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输卵管通畅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HCG降至正常天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有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甲氨蝶呤配合保守性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还能提高术后输卵管复通的几率,对改善患者术后的生育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5-Fu(氟尿嘧啶)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血中HCG的影响。方法:对55例宫外孕腹腔镜保守治疗患者预先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按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另一组在传统手术基础上使用5-Fu冲洗盆腹腔,术后监测血HCG。结果:冲洗组血HCG下降快,无1例持续HCG阳性。结论:在输卵管 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中,使用5-Fu冲洗盆腹腔,可以防止血HCG持续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下联合MTX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拟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50例。手术方式由患者自愿选择,术中清除病灶后联合注射MTX 1mg.kg-1。观察术后药物不良反应,血-βHCG的下降情况、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远期输卵管复通率及再次宫内妊娠率。结果:100例患者术后无药物不良反应,血-βHCG均在1周内降至正常,无一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腹腔镜组远期输卵管复通率及再次宫内妊娠率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下联合MTX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远期效果优于开腹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再次宫内妊娠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保守手术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根据有无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病情分为A组(51例)与B组(39例)两组,A组行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B组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以及随访妊娠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B组(P<0.01);两组住院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年随访,A组宫内妊娠率为43.14%,B组为20.5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未孕率为41.18%,B组为66.67%,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异位妊娠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再次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高;但对于患侧严重输卵管损坏而对侧输卵管正常以及严重盆腔粘连者则建议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以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手术与剖腹保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0月~2010年2月我院82例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和35例行剖腹保守手术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妊娠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优势明显,是治疗异位妊娠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6例异位妊娠患者依据具体情况行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术后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术中予以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术后3个月行造影术,并随访术后12 a内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206例,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型21例,流产型185例;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45例,行腹腔镜取胚术161例。术后监测血HCG水平,204例降至正常,2例异常。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发现宫内妊娠1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术后3个月输卵管造影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率达82.6%,随访12 a内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206例,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型21例,流产型185例;行腹腔镜下患侧输卵管切除术45例,行腹腔镜取胚术161例。术后监测血HCG水平,204例降至正常,2例异常。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发现宫内妊娠1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术后3个月输卵管造影结果显示输卵管通畅率达82.6%,随访12 a宫内妊娠率达78.3%。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可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术中注射甲氨蝶呤,术后严密监测血HCG水平,可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与手术保留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3年内再次妊娠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102例(A组)有指征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212例(B组)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的最佳选择。结果:A组治疗后随访3年:6个月~1年内再次异位妊娠2例、宫内妊娠3例,1—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2例、宫内妊娠15例,2—3年内再次异位妊娠1例、宫内妊娠19例;B组治疗后随访3年:6个月~1年内再次异位妊娠3例、宫内妊娠13例,1—2年内再次异位妊娠10例、宫内妊娠35例,2~3年内再次异位妊娠5例、宫内妊娠36例。结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均有良好疗效而且最常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较手术保留功能性治疗异位妊娠时间长,患侧再次异位妊娠的概率与手术保留输卵管功能性无显著性差异,宫内受孕成功率无著性差异,但创伤小、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陶萍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729-1729,174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围手术及再次妊娠情况。方法对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4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Ⅰ组:保守性手术28例;Ⅱ组:输卵管切除术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结局、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再次宫内妊娠及异位妊娠,Ⅰ组高于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难度、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及再次妊娠率均高于输卵管切除术,但再次妊娠与对侧输卵管及盆腔病变情况有关,在对侧输卵管正常,而患侧输卵管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则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5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及诊断治疗方法的变化。方法 按一年为一个时间段分析我院1995-1999年异位妊娠的诊治情况。结果 (1)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由1995年的1:98.1上升至1999年的1:62.3;(2)诊断技术有改进,以综合检查确诊的病例增多;(3)经腹输卵管切除术的比例下降,保守性手术治疗比例上升,保守手术成功率100%;(4)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多样化,成功率可达85%以上。结论 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增高,应用先进的仪器及实验室检查技术提高了诊断率,缩短了确诊时间,剖腹手术逐渐减少,腹腔镜手术及保守治疗是目前异位妊娠治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69例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者术前术后血HCG,其中7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如输卵管妊娠发生破裂或流产,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取出妊娠产物时,因套管鞘较小(直径11mm),可能会被挤入腹腔发生PEP,观察发现随术后血HCG数值增高,发生PEP机会也会相应增加。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应持续监测血HCG下降情况,以免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在异位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动态检测2例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G变化。结果:2例经B超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血浆HCG均显著增高;1例经甲氨喋呤(MTX)静脉保守治愈后,血浆HCG明显下降。1例经MTX静脉保守治疗失败后,血浆HCG仍维持在高浓度。结论:血浆HCG可作为异位妊娠诊断和判断疗效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