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81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行64排螺旋CT腹部增强扫描检查,同时行MRCP、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或ERCP检查获得病理结果。利用曲面重建技术对所得CT增强图像进行胰胆管曲面重建,与MRCP、MRI检查结果对比,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对于胆道梗阻:在定位诊断方面,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与MRCP+MRI无明显差异;在定性诊断方面,对于良性病变尤其是对结石的诊断,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应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胰胆管曲面成像对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MPR)、曲面重建(CPR)与低场磁共振胆管胰管成像(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道梗阻,并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上腹部薄层平扫及多期薄层增强扫描,同时用MRCP技术检查,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与MRCP检查对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定位诊断方面,多层螺旋CT薄层平扫+多期薄层增强扫描结合三维胆系重建,与MRCP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在定性诊断方面,对良性病变尤其是对阴性结石MRCP有更多的检出和确诊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率高,CT造影增强提高了胆管癌及小的胰腺肿瘤分辨率,是诊断胆道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也更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非创伤性的检查方法,能为胆道梗阻的诊治及术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胆胰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36例行常规腹部增强CT及MRCP检查,将CT门静脉期图像分薄至层厚0.625 mm后,对肝内外胆管、胆囊及胰腺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必要时加做曲面重建(CPR).根据手术病理或内镜检查结果,比较MPR(和CPR)与MRCP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结果 MPR与MRCP对病变定位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7.22%、94.44%;定性诊断符合率MPR为83.33%,部分病例加做CPR后提高至88.89%,MRCP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56%.两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符合率一致性中等(Kappa=0.471).结论 MS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CP都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MSCT胰胆管成像更利于临床解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行MRCP检查,同时对比US、CT、直接胰胆管造影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评价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对比研究.结果 5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胰胆管显示满意,其效果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图像.MRCP可显示各种良恶性胆道梗阻性病变影像学特征,对梗阻程度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4%.结论 MRCP成像技术为重T2WI扫描,检查成功率高,胰胆管显示清晰,对各种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适应证广泛,与常规MRI结合能提高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恶性胆道梗阻的影像表现,24例研究对象仅行MRCP+DWI检查,20例研究对象仅行CT增强检查,25例研究对象行MRCP+DWI联合CT增强检查,所有影像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多层面重建技术(MPR)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例经超声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MSCT平扫及薄层增强扫描,并以MPR技术进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沿胆总管走行方向斜位重建,然后与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进行对比,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结果定位诊断超声为89.05%,MSCT MPR及MRCP均为100%;病因诊断超声为80.1%,MSCT MPR为97.0%,MRCP为92.0%.结论 MSCT MPR技术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定位诊断能力高于超声,与MRCP相同;病因诊断能力明显高于超声,略高于MRCP.MSCT MPR技术可以显示胆管腔内的肿物,结石等病变形态,显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永磁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及MRI表现。结果 MRCP对胆道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98%,定性准确率为84%。结论低场MRCP结合MRI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低场MRCP技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省登封市中医院2011年4月到2017年2月100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中上腹部多层螺旋CT和低场MRCP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MSCT诊断准确率94.0%,MRCP诊断准确率90.0%,MSCT诊断准确率高于MRCP,但两种检查方式经Wilocxon符号秩检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联合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准确率高达98.0%。结论:针对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和低场MRCP技术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结合两种检查结果可以提高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诊断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收集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31例,ERCP检查后。行胆道螺旋CT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胆道图像重建,所有病例均作出准确定位诊断,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至我院检查胆道梗阻性疾病60例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MRCP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诊断标准,观察MSCT、MRCP以及MSCT+MRCP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和影像特征。结果 60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MSCT诊断准确率为81.67%,MRCP诊断准确率为83.33%,MSCT+MRCP诊断准确率为96.67%。MSCT+MRCP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MSCT、MRCP单独诊断的准确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MSCT、MRCP单独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T与MRCP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曲面重建(CPR)在胆总管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例胆总管梗阻性病变患者的CT资料,患者接受256层螺旋CT平扫、多期增强扫描,后对图像进行CPR。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平扫+增强检查与联合CPR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梗阻占74.42%(128/172),恶性梗阻占25.58%(44/172);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胆总管不同部位狭窄、中断及不同程度肝内外胆管扩张。CT平扫+增强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02%(160/172),低于联合CPR的95.93%(165/1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8);CT平扫+增强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7.21%(150/172),低于联合CPR的95.35%(164/172)(P=0.007)。结论 256层螺旋CT平扫与多期增强联合CPR可提高胆总管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行64层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将常规扫描读片结合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的读片结果与常规横断位阅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差异。结果: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联合应用阑尾显示率达到100%(60/60),阑尾外径增大、阑尾壁增厚的显示率也明显提高。结论:联合应用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可以更准确地识别阑尾,从而提高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CPR)阴性法胆管成像与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肝外胆管癌(EHCC)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序列,行MRCP检查后,同期采用10mm层厚、层距,一次屏气下完成上腹部CT平扫及二期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图像采用2.5mm层厚、1.25mm间距重叠50%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数据传输至诊断工作站,利用reformat重组软件,进行胆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胆管图像,在MPR基础上,再沿胆管走行方向管腔中心划曲线,进行曲面重组(CPR),获得CPR胆管图像。结果CPR、MRCP成功率为100%;CPR、MRCP均对肝外胆管癌部位做出明确诊断,定位诊断率为100%,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7%(32/33)和90.9%(30/33);对合并症的诊断率分别为100%和62.5%(10/16)。结论CPR、MRCP对肝外胆管癌均能明确定位;CPR对肝外胆管癌的定性诊断率高于MRCP,显示肝外胆管癌与扩张胆管的关系更直观;CPR对合并症的诊断率明显高于MRCP;CPR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16层螺旋CT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MPR)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8例胆总管梗阻的病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38例病例中,胆总管中下段结石21例,胆总管癌8例,壶腹癌6例,胆管炎3例。16层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观察病变的大小范围、形态、密度等改变,对病变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能提供病变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对胆总管中下段梗阻定位准确,定性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分析34例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MRCP与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诊断对照。采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非屏气扫描术,将原始图像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三维(3D)重建。结果:34例一次检查成功。33例图像显示良好。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诊断达100%,与MRI结合定性诊断达94.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梗阻的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5例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患者,其中肝外胆道结石21例,慢性胰头炎2例,恶性胆道梗阻42例。使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47例。使用1.5T超导MRI扫描仪检查18例,SE序列常规T1WI和T2WI横断和冠状面成像,MRCP使用单次激发厚层投射技术。结果47例中MSCT显示轻度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3例,中度12例,重度32例,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97.9%,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2%。18例MRCP胆胰管显示满意,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8.9%。结论MSCT与MRI检查可以对肝外胆道梗阻作出早期诊断,特别以MRCP能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的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优于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RCP结合MRI对胆道梗阻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6例胆道梗阻恶性肿瘤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分析不同部位胆管梗阻恶性肿瘤的MRI、MRCP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46例患者,4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病理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MRCP肝门"空虚征"、肝内胆管枯树枝状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7例,病理诊断胆管癌6例,胆囊癌4例;32例胆总管截断或狭窄,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14例,病理诊断胆管癌12例、胆囊癌3例、胰头癌6例、壶腹癌5例、十二指肠腺癌及乳头腺癌6例。结论常规MRI和MRCP联合应用有利于恶性肿瘤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常规MRI扫描及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2006年4月-2010年6月,对59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常规MRI及MRCP检查,其中18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厚层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重度T2WI扫描,原始图像以最大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CT增强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CP、DWI、CT增强扫描检查与病理学诊断; 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所有患者MRCP形态,比较MRCP+DWI单独检查与CT增强扫描检查对胆道梗阻定位、定性诊断价值。  结果  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良性肝外胆道梗阻患者33例(41.25%),其中胆管结石27例,胆管炎性狭窄6例; 恶性肝外胆道梗阻患者47例,占比58.75%,其中胆总管癌34例、壶腹癌4例、胰头癌9例; MRCP影像学特征显示,良性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枯枝状”,恶性梗阻患者主要表现为“软藤状”; 两种检测方法中,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对胆道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高于MRCP+DWI诊断(P < 0.05);MRCP+DWI检查胆道梗阻对胆管结石、胆管炎性狭窄、胆管癌、胰头癌的诊断符合率均低于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两种检查方法对壶腹癌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MRCP+ DWI联合CT增强扫描定性诊断总符合率高于MRCP+DWI检查(P < 0.05)。  结论  MRCP+DWI联合CT增强扫描可对恶性胆道梗阻进行准确定位,还可提高定性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MRCP诊断总胆管结石及其影像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