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丽 《电信网技术》2013,(11):37-42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发展和宽带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IPv4地址枯竭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严峻。虽然国内运营商已经开始启用地址转换延缓IPv4地址消耗,但由于地址转换会增加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降低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向IPv6演进成为各运营商宽带网络发展的内在迫切需求。本文主要探讨运营商IPv6规模商用网的关键技术和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读     
正IPv4地址枯竭是全球互联网进入21世纪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特别是随着4G LTE网络在全球的规模部署,移动智能终端的数量也将急剧增加,地址枯竭对于网络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剧。解决IPv4地址资源枯竭问题必须引入IPv6,作为IPv4地址枯竭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引入IPv6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共识。由于IPv6协议和IPv4协议不兼容,网络大规模升级改造的难度很大。作为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运营商中国电信未雨绸缪很早就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电信运营商牵头,政府引导和扶持,设备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配合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IPv6商用推动模式。IPv6在2010年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关键在于IPv4地址的耗尽带来的地址短缺,催生了IPv6这种新型IP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IPv4地址资源面临枯竭,如何引入IPv6并对IPv6地址进行规划是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规划原则,并对业界的几种IPv6地址规划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及用户特点,提出了一种可能的IPv6地址规划及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光磊 《通信世界》2012,(14):30-30
随着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的兴起,网络的IP化趋势日益明显,而IPv4地址的耗尽,亦在催促全球加快部署IPv6的网络,然而从全球运营商的推进力度来看,这一进程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然而其中也不乏早期的探索,H3C网络与安全解决方案部副部长卢国强表示,H3C已经开始对其所有的产品线引入IPv6技术,整体来看,IPv6的发展正处于由试商用向商用的转折期,国内起步较早的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初期试点,未来将逐步向商用部署演进。  相似文献   

6.
全球IPv6技术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羽 《世界电信》2002,15(3):12-15,20
IPv6技术的发展与IPv4资源分配状况息息相关,由于IPv4在全球地址分配的不平衡,导致IPv6活动的温床是在欧洲和亚洲,而不是在美国。目前全球的IPv6试验网有IETF的6bone和IPv6研究与教育网(6REN)等。随着IPv6一步步走向商用,许多软硬件厂商纷纷声称已经或将来支持IPv6。  相似文献   

7.
随着IPv4地址池枯竭,全球IPv6部署势在必行。然而IPv6演进不仅仅是个技术升级,更是涉及投资回报的大规模网络建设。所以何时开始IPv6演进,从哪里着手,以何种业务为突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制约IPv6规模商用的难点。文章以中兴通讯IPv6现网试商用经验,分析推动IPv6规模商用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波 《广西通信技术》2013,(4):13-17,25
运营商面临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而IPv6网络架设和运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实现,因此利用NAT444技术缓解IPv4地址资源匮乏的窘境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手段.分析了广西联通典型城域网的特点,就NAT444在现有网络部署时可能引入的业务回溯处理、部署方式、地址与业务和运行维护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白晨鹏  关炜 《电信科学》2013,29(12):164-167
通过对IPv6过渡技术原理及部署情况的分析,结合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商用部署情况,简要分析了运营商从IPv4向IPv6过渡的思路和技术的选择,以帮助运营商向IPv6技术平滑演进,缓解IPv4地址枯竭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近期IPv4向IPv6过渡技术测试显示,过渡设备的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三大运营商的过渡路线逐步明晰,设备制造商对过渡技术的支持开始聚焦。IPv4地址枯竭的情况下,IPv6成了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现实选择。2012年,全球IPv6商用的主要推动者,IPv6Forum联合IETF、BBF提议开展全球范围的IPv6过渡技术测试活动。经过积极争取,由CNGI专家委主办,工信部电  相似文献   

11.
张跃辉 《通信世界》2008,(42):I0011-I0011
IPv6早已不是陌生的技术,早在1991年,业界就提出了IPv6的概念。然而时隔17年,如今的IPv6依然在IP地址告急的呼喊中逶迤前进。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产业化专项,要大力推动我国IPv6向商用转型。那么,是什么阻碍了IPv6前进的脚步?IP地址资源是否真的已经告急了呢?专家指出,目前,应用服务是IPv6的薄弱环节,IPv6向商用的转型需要全球各国政府的合作来共同推动。  相似文献   

12.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3,(10):34-34
2013年将是全球IPv6商用快速发展的一年,全球的运营商、设备商和互联网公司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IPv6建设工作。"IPv6商业应用的前景已初露端倪,今年将推动出台IPv6配套政策,同时鼓励运营商和ISP全面进行新一代互联网改造,探索网站改造的支持模式。"在4月11~12日在京举行的"2013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表示。2012年,中国IPv6发展迅速,一方面运营商已进行了大规模的试点和测试,做好IPv6演进的准备,另一方面,来自国家政策性的引导也将助力IPv6的规模商用。2013年将会出现  相似文献   

13.
程烨  王洁  谢磊 《电信科学》2012,28(6):146-150
随着国内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政策的明确,未来3年各运营商将在IPv6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开始小规模试商用,本文从监管当局及运营商溯源要求出发,聚焦运营商IP城域网内IPv6、IPv4私有、IPv4公有地址混用环境下用户溯源的解决方案,结合现阶段IPv6发展现状提供相应的方案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动态     
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2012全球IPv6暨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于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以"加速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助力‘宽带中国’国家战略"为主题,分享未来IPv6产业升级、建设、商用解决方案,展示国内国际运营商联网商用部署案例,峰会并细分产业链设置了教育和运营商专场。IPv6升级潮来临,全球共迎下一代互联网新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底到2004年中,随着全球各地区IPv6大规模部署的逐步展开,全球IPv6地址申请不断升温,其显著特征是所申请的地址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纪录一再被刷新,先是沃达丰(荷兰)于2003年9月申请到了/31;随后的11月,瑞士Sunrise申请到了/27。2004年5月,这一纪录再次被刷新,欧洲运营商TeliaSonera申请到了迄今为止被分配的最大的IPv6地址块——/20。另据美国国防部的负责人士称,美国国防部正在申请/16的IPv6地址块!占据全球IPv4地址资源70%的美国又活跃在新一轮地址资源争夺中,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刻的。它既是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全球部署进程推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深刻体现了各个区域与国家在新一轮竞赛中的资源争夺态势和长期发展谋略。对此,本文将以“地址资源争夺”为切入点和观察视角,揭示下一代互联网全球进程中的资源分布脉路,并阐述对中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启示及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就中国而言,其IPv4的地址非常短缺,所以中国发展IPv6产业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2010年,被业内视为IPv6商用元年。随着全球各地IPv6商用网络的渐次铺陈,关于它的更为具体而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移动终端长时间在线,消耗了大量IP地址。运营商10网段的A类私网地址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提出通过引入综合承载网关的方式,对10网段的私网地址进行复用,解决IPv6大规模商用之前,IPv4地址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公丕强  宋睿 《电信快报》2014,(12):22-25
目前,各运营商已逐步开展IPv6家庭用户商用试点,而对于企业用户的IPv6商用尚未开展。无论是家庭用户还是企业用户,下一代IPv6网络都需满足可追溯的基本监管需求。文章主要分析目前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溯源实现方式,讨论在IPv6环境下,针对不同的IPv6地址配置方式,探讨企业用户的溯源实现机制,并分析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IPv4地址的即将耗尽,各家电信运营商将加速部署IPv6网络和服务,如何规划分配IPv6地址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地址分配方法,并以一个省为例,对省级电信运营商IPv6地址在各市的分配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展翔 《通信世界》2013,(10):35-35
当前结合运营商实际运营状况和需求,先"集中式"部署,再"分布式"部署成为比较稳健的IPv6部署方式。作为消耗IP地址大户的中国,正在积极参与IPv6标准制订以及推进IPv6产业化和商业化。2001年中国电信启动"IPv6总体技术方案"项目的研究工作。2012年10月,中国电信启动IPv6集采项目,预计开通300万IPv6用户。2013年底,中国联通将启动300万规模的IPv6商用网。尽管向IPv6的演进已经成为共识,但是IPv4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芯片商->设备商->运营商->业务提供商->用户,阻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