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石泉水电厂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坝体变形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各环境量对坝体变形的影响,并就重点坝段建立了统计预报模型,最后对大坝的变形性态做出评价.分析认为石泉大坝变形观测布置过于简单,又存在垂直位移基点下沉,水平位移观测精度偏低等问题,应尽早完善变形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根据石泉水电厂大坝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坝体变形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各环境量对坝体变形的影响,并就重点坝段建立了统计预报模型,最后对大坝的变形性态做出评价。分析认为:石泉大坝变形观测布置对于简单,又存在垂直位移基点下沉,水平位移观测精度偏低等问题,应尽早完善变形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29日以来,丰满大坝一直处于高水位运行。汛期最高水位达到263.41 m。对高水位期的坝顶激光水平位移、坝顶激光垂直位移、坝基纵向扬压力、坝基横向扬压力、坝体漏水、坝基漏水、大坝现场巡视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某电厂挡水坝段在库水位与温度变化荷载作用下,对坝顶水平位移与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关系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相应的大坝坝顶水平位移安全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5.
基于原型监测和数值仿真试验成果,研究了小湾特高拱坝首蓄期坝基变形特性。通过集成和整合理论推导、相关分析、综合过程线对比分析、工程类比、数学模型分析等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形成了一套变形分析和状态评估的方法。首先,运用实测值过程线分析、特征值统计、相关分析等定性半定量方法归纳和总结了坝基的变形特征,找出若干需要重点关注的“疑点”问题。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数学模型分析、成因分析、数值仿真试验等定量方法进行物理解释和机理分析。最后,运用工程类比、模型监控等综合比较的方法,对坝基的变形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发现:首蓄期小湾坝基整体向下游和两岸山体方向变形,径向水平位移明显大于切向水平位移,河床坝段径向位移大于岸坡坝段径向位移,变形空间对称性总体较好;拱端切向变形较小,未见重大异常。河床坝基径向变形尽管较大,但变化符合力学规律,当前仍处于可控状态。综合分析认为,小湾特高拱坝经受了1218m高库水位作用的考验,坝基变形规律总体正常。  相似文献   

6.
深覆盖层土石坝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邓肯张E—B非线性模型对某深覆盖层坝基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应力应变分析,采用无质量地基模拟坝基和山体对坝体沉降变形和应力的影响,给出了深覆盖层上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特点,特别是沥青混凝土心墙上的应力、位移分布特点,为大坝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限测点位移监测数据推求大坝空间位移场变化规律是评价大坝工作性态的有效手段之一。拱坝受水荷载、温度等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不仅与坝体自身弹性模量有关,更取决于地基的变形特性。由于地基存在不均匀性等复杂问题,致使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精准预测大坝的变形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将拱坝坝体的监测位移分解为坝体受荷载产生的位移及坝基约束变形产生的位移两部分,以其监测值与预测值系统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基于坝体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包含基础约束变形及坝体弹性模量为未知量的求解方程,通过大量位移监测资料结合人工智能粒子群算法寻优实现数据驱动,可同时求解坝基约束变形及坝体分区弹性模量。根据算例研究成果,针对复杂地基,采用本文方法推求得到的大坝空间位移场,除靠近坝体与坝基交界面附近节点位移预测值与有限元计算值相对误差稍大(约为3%)外,其余节点相对误差均在1.5%范围内,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从本文方法在白鹤滩拱坝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可知,其空间位移场相对误差分布合理且变形分离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三峡左岸大坝应力应变的工作性态及变化趋势,选择大坝的14号关键坝段对坝体的应力应变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坝体应力应变在设计的混凝土标号的抗压、抗拉强度范围内,其分布及变化符合重力坝一般规律,工作性态正常;预测数学模型的定量分解结果认为,影响坝体垂直向应变的主要因素是坝体自重,其次是水位,时效及温度对坝体影响较小。水库蓄水抬高到155.5 m,175 m时,预测坝体应力应变均在设计的混凝土标号的抗压、抗拉强度范围内,工作性态正常。  相似文献   

9.
古田溪四级大坝坝顶垂直位移存在着几次明显的突变现象,从垂直位移与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垂直位移与其他监测效应量的对比分析以及建立垂直位移统计模型等多个角度,对垂直位移产生突变的可能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突变与环境变量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与坝址地震、工作基点稳定性等关系不大,不能反映坝体及坝基出现结构变异,最可能的原因为观测误差。  相似文献   

10.
太平湾大坝地处鸭绿江下游,在我国典型东北地区气候特征影响下,大坝变形时空分布既具混凝土重力坝一般规律,又有自身特殊性。通过真空激光长期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影响坝体变形的主要因素为温度荷载的变化,库水作用不明显。低温工况下,在坝型过渡区存在较明显变形差,左岸出现因水平位移"相异变形"导致的扭曲变形现象;高温工况下变形趋于协调,变形差减小或消除,左岸扭曲变形基本消失,大坝变形安全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1.
Sincethethirddecadeofthiscentury,alongsidethedevelopingofdambuildinginmanycountries,thedamprototypeobservationhasmadeacorrespondingprogress.Differentkindsofembeddedinstrumentsuchasstrainmeter,thermometer,weredevelopedtoverifythedesign.Thedisasterofsomefamousdamsin5O'sand6o'smadepeopletoputmuchmoreattentionstodamsafety,strengthenedthemoredirectandeffectivemonitoringitemsofdamsafety,suchasdeformation,leakage,piezometry,andnewobservationinstrumentsaspenduline,tensileline,upliftcellwereadopted.Sin…  相似文献   

12.
肖兵  李利军 《低压电器》2010,(17):24-27
为实现对远程采油矿区的监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GPRS网络相结合的设计方案。使用微控制器ATmega128和CC1101射频芯片实现SimpliciTI网络协议无线组网,配合现有的GPRS网络组成了一种全新的远程油田监控系统。通过实际组网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具有可移动性、组网方便、受地理环境因素干扰较小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固定污染源连续排放在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PLC除了用于对现场仪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外,还用来完成对现场的设备的反吹自动控制。此外,自行编写的软件与工控机作为一种人机界面(HMI)被用于监控固定污染源的排收实时教据。本系统中基于软件和硬件的执行情况将在文中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晓光  韩晓俊  于庆广 《电气应用》2006,25(10):76-79,139
讨论电能质量监测的必要性和监测装置的分类,分析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的发展现状,提出一种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监测终端和监测中心组成,监测终端采用FP- GA、DSP、ARM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采集、计算、存储、传输、就地显示以及对多路开关量的监控;监测中心完成对终端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并对上传的数据作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和处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功能、设计与实现、特点和运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场指纹法由于可靠性好、耐高低温、寿命长,国外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油气管道、重要容器和结构的腐蚀监测。设计了基于电位矩阵法的管道内腐蚀监测系统。基于电位矩阵的监测系统由安装在管道外监测点矩阵、主控单片机、超精密前置放大和精密恒流源以及RS485/GSM传输数据模块构成。监测中心主要接收、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各监测点测量系统的数据,得到管道的均匀腐蚀、坑蚀、冲蚀和焊缝腐蚀量。实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有良好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CAI Hua 《低压电器》2012,(3):21-23
介绍了一种CJSY-1B型多功能失压计时器,该计时器可实时监测计量回路失压状态,且对失压相别有相应指示并能对失压时间进行累计。同时能实时监测计量回路工作状态,并根据计量回路出现的故障类型或异常现象进行判断、记录及进行实时报警、短消息通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实施,有必要利用各类传感器对输电线路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测。针对输电线路的导线、绝缘子以及杆塔三个部分,分析智能输电线路各类数据的采集与监测,包括覆冰监测、温度检测、舞动监测、振动监测、污秽监测、风偏监测、防盗监测以及倾斜监测,建立了智能输电线路在线状态监测系统,以保障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了在同一辖区内设备多厂家、多界面等情况,难以进行有效的生产监控管理。介绍了洛阳供电公司变电站图像监控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该系统的成功运行证明其能有效地规范变电站图像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电力智能监控系统的集中监控系统模式、区域供电集中监控系统模式和光纤自愈环网集中监控系统模式等3种模式.以某大型商业广场为例,介绍了电力智能监控系统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耿红彬  陆勇 《湖北电力》2005,29(6):24-26
介绍了黄龙滩电厂新老两厂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充分发掘新厂监控系统可拓展性和资源,适时进行老厂监控的技改升级,形成新老厂合二为一的全厂监控系统,达到集中监控、统一调度的运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