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电阻率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均匀性;通过与搅拌桩桩身标贯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指标对比,验证了利用电阻指标评价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论表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不够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随深度增加变差,表现出方向上的差异性.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沿桩身分布均匀.取芯和标贯试验论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地区现场水泥土的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珠三角地区淤泥、淤泥质粘土形成的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可为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直接依据.文中在1天龄期内钻探取出现场的桩身水泥土制作成试样,养护到不同龄期,测定其物理性质指标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压缩模量等力学性质指标,得到了现场水泥土强度的增长规律及影响因素,获得以下结论:现场水泥土强度随龄期明显增长,28天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室内水泥土配合比试验强度的一半;原状土为淤泥的现场水泥土的28~90天龄期压缩系数为0.1~0.4MPa^-1,具中等压缩性;90天龄期现场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0.4~1.1MPa,比原状土增加了19.9~56.6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通过对其沉降计算模型的分析,指出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复合地基沉降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成桩工艺、水泥掺入比等因素对水泥土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水泥土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通过对其沉降计算模型的分析,指出了水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是复合地基沉降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对成桩工艺,水泥掺入比等因素对水泥土的影响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加固原理、适用范围和深层搅拌机械的分类,分析了水泥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论述了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工程下卧淤泥层物理力学指标极差,采用水泥粉体深层搅拌桩施工,通过洛舍大闸迁建工程水泥粉体深层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成功经验,旨在介绍水泥粉体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各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洞庭湖区某分洪闸工程的淤泥质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技术,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淤泥质土水泥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研究水灰比、水泥掺量和搅拌时间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率及土样溶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因素重要性次序分别为水灰比、水泥掺量、搅拌时间;水灰比对含水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水灰比越大含水率越高;相比其他因素,水泥掺量对pH的影响更重要,水泥掺量越高,所测pH越大.  相似文献   

8.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层位于中间的多层软弱地基的方法.通过现场试验介绍了变径搅拌桩的施工方法、桩身质量检测,并通过单桩荷载试验研究了变径搅拌桩的单桩承载力特性.现场试桩开挖表明,该方法能够施工形成中间截面扩大的变径搅拌桩.由于采用了双向搅拌工艺,保证了水泥掺量,提高了搅拌均匀性,变径搅拌桩的桩身强度大大高于常规搅拌桩.单桩荷载试验结果表明,变径搅拌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是常规搅拌桩的3~5倍.基于变径搅拌桩的单桩破坏模式,提出了变径搅拌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9.
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扰动情况现场测试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华 《河南科学》2014,(8):1520-1523
基于某软土路基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工程,设计并进行现场试验来研究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土体的影响,测量了施工过程中,周围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泥土搅拌桩周围土体的扰动情况与离桩距离、桩到达深度有关;大面积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时,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都会不断累积增加;泥土搅拌桩由近及远施工比由远及近施工,对周围土体的扰动小;得到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打桩点距离之间的拟合关系式.上述结论为软土地区的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优化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为主要视点及研究对象,从成桩机械、准备工作、艺性试桩、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分析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要点,期待可以成为相关人士学习和参考的重要指标,从而不断优化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最大限度提升其应用效果,推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海淤软土地基进行轻质化处理,制备具有轻质、高强特点的海淤建筑废料混合轻质土,可以减轻疏浚海淤地基的沉降。【方法】以疏浚海淤泥为原料土、水泥为固化剂、轻质建筑废料为轻质材料,采用优选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组成材料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和强度的影响。同时以轻质高强、经济合理为原则,提出该混合轻质土的强度配比公式,并测试其耐久性指标水稳定性。【结果】水泥用量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影响较小,而轻质建筑废料用量对混合轻质土密度影响较大,随着轻质建筑废料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密度降低; 水泥用量和轻质建筑废料用量对混合轻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均较大,当轻质建筑废料用量不变时,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强度增加; 而当水泥用量不变时,随着轻质建筑废料用量的增加,混合轻质土的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存在一个峰值。【结论】不同的原料土、固化剂和轻质材料配比都会对轻质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产生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在参考该研究提出的配比公式时,如混合轻质土的组分发生变化,还需要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闽南地区水泥土工程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闽南地区常见土体制作的水泥土的工程特性,将淤泥、粉质黏土和粉砂分别与一定量的水泥浆混合制备水泥土试样,测定水泥土重度、强度、压缩模量、应力-应变及渗透系数。结果表明:三种土体制备的水泥土重度比原状土提高1%~7%,水泥土搅拌桩形成的复合地基不会对下部土体产生过大的附加应力和附加沉降。当水泥掺量由5%增大至20%时,淤泥、粉质黏土和粉砂制备的水泥土强度依次增大,增大幅度为原状土的1~2倍;水泥弹性模量也增大,与水泥掺量近似指数关系;渗透系数减小。当荷载较小时,水泥土应力-应变近似直线关系,当荷载超过了极限强度时,水泥土进入塑性变形阶段,破坏时存在残余应变。水泥土龄期由28 d增至60 d,其强度增长12%~36%。该研究为水泥土工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秦玉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4,24(12):5076-5087
为实现工程弃土的资源化利用和降低工程投资,以苍南县安澜工程(南片海塘)护塘河开挖产生的淤泥质土为研究对象,将附近绿能小镇三澳核电站工程弃土作为粒径改良用土,并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不固结不排水(UU)三轴剪切试验研究水泥与粗颗粒工程弃土复合改良淤泥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得到即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又具较好经济性的改良土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改良土物理力学性能因素主要为粗颗粒弃土占比、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其中水泥掺量与养护龄期影响最为显著;单掺改良时,粗颗粒掺量对改良土的力学影响较小,改良效果不佳。淤泥土、粗颗粒土、水泥掺量分别为40%、60%、15%,养护龄期为56 d时淤泥质土的改良效果最佳,最大偏应力和粘聚力分别为2897.87 kPa、567.63 kPa。改良后的土作为海塘闭气土方用土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该研究能够为海塘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水泥土搅拌桩是就地将软土和水泥搅抖在一起的一种加固地基方法,近年来在许多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建设工程实验室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水泥细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水泥物理性能检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消除这些影响、提高测试准确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工业副产品木质素应用于粉土改良.通过界限含水率、颗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电阻率等室内试验,对素土及掺木质素改良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p H值和电学特性等进行对比研究,明确改良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变化规律和改良效果,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土体微观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木质素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木质素可有效改善粉土的颗粒级配,降低土体的塑性指数;改良后粉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佳含水率减小,同时干密度对含水率变化的敏感性增强;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优于素土,p H值低于10,龄期和含水率对强度影响显著,对p H值无明显影响;胶结物质填充孔隙并联结土颗粒,改良土微观结构更为稳定.这说明木质素可有效改善粉土的基本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闽南地区海相沉积土水泥搅拌桩工程的室内配方试验成果,分析水泥土的龄期、水泥掺量、土样含水量和土样种类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泥土强度与龄期有关,28 d内强度增长较快,28~60 d的强度增长速率趋缓;水泥土的强度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土样含水量的增加,粉喷桩水泥土强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在考虑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工程废土进行综合改性优化研究.构建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掺量及细石掺量等因素与改性后工程废土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软化系数等指标间的响应面,探索各因素对响应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模型修正、试验验证获取适用于工程废土综合改性优化指标响应值预测的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考虑工艺成本,工程废土在进行综合改性优化时,成型压力、混合料含水率、水泥掺量和细石掺量的最优取值范围分别为15~25 MPa,10.5%~12.5%,8%~12%和3%~6%;各影响因素对改性后工程废土的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软化系数等指标的影响显著程度均不相同,且存在交互作用;修正后的改性工程废土指标响应值回归模型经试验验证,最大偏差值为6.07%,适用于工程废土改性方案的优化和各指标响应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优化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土搅拌桩强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组分配比、桩身水泥含量及均匀性、施工工艺等因素.本文通过对沿海某一高速公路工程的水泥土搅拌桩质量的检验,水泥搅拌桩质量最大的问题是水泥含量不均匀,存在明显的水泥团块,其主要原因是由施工工艺不合理造成的.水泥搅拌桩水泥含量不均匀通过将原先的喷浆搅拌施工改为喷粉搅拌施工,同时将二喷四搅的施工工艺改为三喷六搅,水泥搅拌桩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