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遥感图像自动分割通常为有监督分割或带初始化的无监督分割,算法的性能受先验统计知识和初始点选择的影响较大.本文提出一种既无需统计先验也无需初始化的全自动分割方法.该方法基于图割理论和遥感图像自身数据特点建立模型,在迭代应用快速能量最小化方法的过程中融入一种自动初始化方法,实现全自动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了该分割方法的有效性,有利于遥感图像进一步的目标检测识别.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利用有标注源数据获得在无标注目标数据上可用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增强的域适应端到端语义分割方法.首先,为了充分利用遥感图像多尺度信息并且减少域之间传感器分辨率带来的域偏移,采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作为分类器;其次,为了使无标注的目标域类别正确对应,使用了两个分类器进行协同训练;将像素点预测值的信息熵当做分类置信度的度量,将其作为对抗损失的权重,从而使训练能专注于难分类的像素,降低域偏移.在ISPRS(WGII/4)2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所提方法相对于直接使用分割模型和使用传统对抗方法,mIoU分别提高了18%和1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遥感图像域适应语义分割表现上优于直接使用分割模型或使用传统对抗域适应分割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明非  汪西莉 《计算机应用》2017,37(11):3162-3167
针对包含复杂纹理信息的遥感图像难以进行精准图像分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纹理去除的遥感图像分割方法。首先,改进了相对全变差纹理去除方法,通过引入新的范数约束使相对全变差纹理去除方法可以在去除纹理信息的同时凸显图像中的主要结构,达到辅助分割的效果;然后,使用均值漂移算法对经过纹理去除的遥感图像进行无监督聚类,达到分割的目的;最后,提出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在不同遥感图像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分辨遥感图像的分割上,所提算法可以分割出遥感图像中的主要目标,和直接分割或者结合其他纹理去除方法相比取得了更好的分割结果。所提出的分割算法可以降低纹理信息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提高遥感图像分割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总结了一种适合于高分辨率可见光遥感图像分割的算法。该算法是一种结合数学形态学区域分割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的综合图像分割算法,可以有效地将图像中的多个小目标分割出来。  相似文献   

5.
李楠  霍宏  方涛 《计算机工程》2012,38(24):208-210
针对遥感图像数据量大、地物对象与空间尺度密切相关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尺度融合遥感图像分割方法。使用颜色方差作为距离度量,利用区域邻接图和最近邻区域图对遥感图像进行快速分割,建立阈值和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不同阈值得到多尺度分割结果,并采用融合方法获得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eCognition单尺度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消除遥感图像过分割或欠分割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实现最优尺度分割是遥感图像自动化分割的理想目标.本文首先定义遥感图像区域对象的分割质量,然后使用连续的多个尺度对遥感图像进行分割,计算每一尺度上所有区域对象的分割质量,最后计算原子区域对象的最优分割尺度,实现遥感图像的最优分割.通过目视判断和定量分析发现最优尺度分割结果优于单尺度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7.
崔天意  刘文萍  张宁 《计算机应用》2010,30(12):3269-3273
选取了几种经典的自动阈值选取算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林区目标进行分割实验,并引入错分类误差、形状测度、均匀测度、最终测量精度和运算速度作为算法评判准则,客观、定量地比较了各种算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林区目标的分割性能,所得结论对林区目标分割方法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图像自动分割对于图像的目标识别与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图像分割精度,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图像自动分割方法。采用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增强遥感图像后,构建基于编/解码器架构的深度学习网络语义分割模型,针对增强后的图像,在编码环节中引入残差模块强化对分割目标有效的特征;在解码环节中,采用多尺度融合模块将低层特征的局部细节信息和高层特征的语义信息相融合。同时针对遥感图像内地物类别不均衡的现象,以带权重的交叉熵为模型损失函数,克服模型选择偏好问题,提升模型分割精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分割遥感图像内不同类型目标,分割精度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9.
熵阈值法是图像分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图像处理与识别中广为应用。针对最大熵阈值法是基于图像灰度分布的均匀性假设,导致它对有些图像分割无效的问题,首先提出了加权信息熵的图像分割新方法,其次对加权信息熵的灰度级权因子选取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基于类内熵和类间熵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效果评价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提高图像分割算法的精度与速度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遥感图像分割算法,包括的两个步骤分别是局部最优合并和全局最优合并。第一步注重提高图像分割的速度,在其具体实现中引入了一个局部最优合并的阈值,以减少错误的合并;第二步侧重提高图像分割的精度,在其实现过程中利用了一种高级数据结构红黑树来提高搜索最优合并区域的速度。最后,利用模拟的遥感影像和Orbview\|3高分辨率影像开展了图像分割实验。利用一种监督的图像分割精度评价方法,定量评价了该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割精度和分割速度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CCD采集的沥青路面病害图像分辨率过高且含信息的有效区域占比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内容的沥青路面病害图像区域分割算法,以剔除路面图像中的无效区域.首先通过预处理和病害提取过程将原图像处理成包含病害特征的二值图像;然后通过计算整幅图像中含信息像素的上下比和左右比,得到初始化遍历方向,并统计各行(或列)的含信息像素总数;最后从初始化遍历方向开始遍历并丢弃含信息量最少的行(或列),最终得到分割后的图像.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采用图像信息熵作为算法评价标准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有效降低图像分辨率的前提下能很好的保留病害目标信息,提升图像信息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红外热成像中目标识别和跟踪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状小波变换的局部对比度融合算法,首先采用多尺度树状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已配准的源图像在相应的能量准则下进行分解,克服了小波变换的移变性;对于分解后的低频子图像采用加权平均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子图像采用局部对比度量测的融合规则,融合图像既保持了源图像的细节信息,又滤去了红外成像中的各类噪声。采用交叉分辨力评价算子量测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衬比度;通过仿真及基于客观的图像融合评价标准,分别从信息熵、标准差、平均梯度和交叉熵四个参数对图像融合效果进行评估,证明了对于双波段红外辐射图像的融合,提出的融合算法优于小波融合算法、形态学区域分割融合算法。算法尤其适用于红外热成像系统的目标识别和跟踪。  相似文献   

13.
图像分割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取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目标物特征提取和描述,以及更进一步的目标物识别、分类和图像理解。因图像信息的复杂性和相关性,图像分割会出现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图像用变精度粗糙集表示,结合粗糙熵和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变精度粗糙熵的图像分割算法,求出最大粗糙熵对应的最佳分割阈值,再用二值分割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优于传统的单阈值分割法,且具有一定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李芃 《计算机仿真》2020,(4):471-475
传统识别方法受到低信噪比、低对比度、缺乏弱小点目标的形状及纹理信息等因素影响,尤其在复杂背景下,弱小点目标自动识别准确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MD(二维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的红外图像弱小点目标自动识别方法,根据待识别图像的频谱特性,并结合分频段处理方式。对比了不同滤波器的性能,并建立了图像滤波器组,采用滤波器组将弱小点目标图像分解到不同子频域中;对子频段图像进行罗宾逊滤波处理,提取弱小点目标。采用多层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原始弱小点目标图像输入函数分解为二维本征模态函数,通过微分计算来获取原始图像与背景区域之间的差,分割出弱小点目标区域。通过局部逆熵分割弱小点目标区域的高频信息来获取各个模态函数的弱小点目标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高效且准确地提取出弱小点目标,更好地抑制复杂背景。  相似文献   

15.
最大熵分割算法对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界限模糊的图像分割效果较好,但该算法对图像边缘的处理能力较差。最大类间方差分割算法对图像边缘的识别能力较强,但该算法对于目标和背景之间界限模糊的图像分割效果不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最大熵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既能很好地对目标与背景之间界限模糊的图像进行分割,又能有效地识别图像的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对目标与背景之间界限模糊的图像的分割效果以及对图像边缘的识别能力均优于传统的最大类间方差算法和最大熵算法,且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已有的图像序列放大方法存在空间运动目标放大后细节不清晰的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显著性的图像序列放大算法。算法首先采用视觉显著性技术获取空间运动目标区域;而后设计不同的放大策略;最后提出分区插值计算和区域能量保护方法,提升放大过程中的空间运动目标清晰度。与已有的放大算法对比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高的平均梯度指标值、边缘强度指标值、信息熵指标值和图像功率谱指标值。  相似文献   

17.
互信息作为图像配准中的相关度矩阵有着广泛的应用,通常采用的是基于Shannon熵的互信息。采用一个广义的信息熵——Renyi熵,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在全局搜索阶段,采用q取较小值的Renyi熵,此时,Renyi熵可以消除局部极值,再通过局部优化方法对当前的局部最优解进行局部寻优,以找到全局最优解;在局部优化阶段,使用基于q→1时的Renyi熵的归一化互信息测度作为目标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归一化互信息图像配准算法,基于Renyi熵的互信息配准算法有良好的配准效果,且提高了配准速度。  相似文献   

18.
对基于二维直方图的最大熵选取阈值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正最大熵的图像分割算法。算法通过将二维直方图分为四部分:背景、目标、受噪声干扰的背景和受噪声干扰的目标,以选取这四部分的信息熵的和最大作为阈值的选取准则。该方法有三个优点:尽可能包括背景部分和目标部分;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噪声数据的鲁棒性;不过度地引入噪声和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图像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9.
邵楠  张科 《计算机应用》2013,33(10):2874-2877
原始定义下的投影熵特征对于图像信息利用不够充分,而且对图像缩放变换不具有不变性,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给出了扩展规范化投影熵特征的定义,并将规范化后图像的局部投影熵特征向量用于图像识别;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利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得到训练集图像局部投影熵特征的混合高斯概率分布模型,求取目标图像的相应特征到各个混合高斯函数的Mahalanobis距离,根据距离判别法原理得到目标图像所属类别。实验采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视觉数据库中的图像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和良好的并行运算特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图像增强后视觉效果较差和细节信息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增强算法。计算图像中各像素数据模型与均匀分布模型之间的相对熵,设定阈值,基于邻域信息对相对熵大于阈值的像素进行自适应对比度增强,其余像素采用平台限制的双直方图均衡算法进行增强。实验结果表明,与HE算法、BHEPL算法和PLIP_BHE算法相比,经过该算法增强后的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明显的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