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SDS辅助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In(OH)3晶体,并通过对XRD图谱进行拟合而预测沿[1 0 0]晶向择优生长的In(OH)3最佳反应温度.根据所预测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在122.5℃不添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条件下得到交叉棒形貌的In(OH)3,在105.0℃添加2.56 g SDS的条件下得到花状形貌的In(OH)3.扫描电镜(SEM)以及透射电镜(TEM)的检测结果证明晶体是沿着[1 0 0]晶向择优生长的.通过分析样品结构讨论了其可能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Co(II),Ni(II)的氯化物和2-乙酰吡啶、乙醇胺为原料合成新型Schiff碱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测定。方法采用"一锅煮"法合成得到了两个新的配合物[C23H22N4OCoCl2].(CH3CH2OH)(1)和[C23H22N4ONiCl2].(CH3CH2OH)(2)。结果根据结构分析推测,2-乙酰吡啶、乙醇胺在金属离子模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反应,形成了新的Schiff碱配体。结论配合物的结构测定表明,新的N4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其中有3个N原子与金属配位,另有2个抗衡阴离子Cl^-参与配位,配位单元呈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MN3Cl2]。  相似文献   

3.
《应用科技》2006,33(7):77-77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经历了含卤阻燃、低卤阻燃到无卤阻燃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无机阻燃剂Al(OH)3、Mg(OH)2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Mg(OH)2的分解温度为340℃,比Al(OH)3高100℃左右,更适用于高加工温度下的高分子材料阻燃。与普通Mg(OH)2相比,纤维级Mg(OH)2具有较大的长径比,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和;中击性能,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玻璃短纤维的作用。为了理论推测,我们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Cd(NO3)2和六次甲基四胺(HMT)为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合成Cd(OH)2纳米材料。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产物形貌与尺寸的影响。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六方结构的Cd(OH)2纳米材料。在添加剂PAM存在下所得产物形貌为纳米丝组成的微米片。在柠檬酸钠存在时,产物形貌为250nm的Cd(OH)2纳米球。在添加剂不变条件下,加入适量氨水,产物的形貌不变,但尺寸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分散性的粉体以满足陶瓷成型要求,采用不同含量的硬脂酸球磨改性ZTA粉体.研究表明:通过对粉体的处理,使硬脂酸中的羧基(—COOH)与粉体中的羟基(—OH)发生反应,使粉体由极性变成了非极性.粉体分散性和流动性有较大的改善,平均粒径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粘度和电导率的测定。研究了聚乙烯醇(PVA)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无机盐NaCl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PVA可与SDS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体系表现出典型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而NaCl对体系粘度性质的影响与无机盐对聚电解质的影响类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溶胶凝胶工艺制备Bi0.5(Na0.85K0.15)0.5Ti O3微粉中工艺条件的影响,得到了稳定的溶胶,并在750℃合成了颗粒尺寸为100nm左右的微粉;利用该粉体在1175℃烧结得到了性能较好的Bi0.5(Na0.85K0.15)0.5Ti O3陶瓷,d33=100pC/N,Qm=193.  相似文献   

8.
对用Na_2CO_3作沉淀剂,在FeSO_4水溶液中形成的Fe(OH)_2和FeCO_3的悬浮液中鼓入空气,制备均匀纺锤形α-FeO(OH)微晶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证明α-FeO(OH)微晶形成经过了晶核的形成过程和晶核的长大过程。考察了原料起始浓度、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对微晶形成过程的影响,文中首次提出利用α-FeO(OH)相形成过成的Avrami数n值来控制α-FeO(OH)微晶轴比大小的方祛,并使用似稳定浓度法确定了晶核长大过程氧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基于Anderson 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柔性双咪唑配体的多酸基超分子化合物:(H2bbi)3/2[Al(OH)6Mo6O18]·9H2O (1)[bbi=1,1′-(1,4-丁烷)双(咪唑)],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晶体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121(5),b =13.812(5),c=14.842(5),α=102.000(5)°,β=108.000(5)°,γ=105.000(5)°, V=2167.7(14)3,Z=2,R1=0.0307,ωR2=0.1065.化合物1中,Anderson多酸阴离子和有机双咪唑配体bbi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的氢键弱作用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标题化合物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 MB )的光催化降解具有很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回流法制备纳米碳化钛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步回流无定形的H2TiO3与液态烷烃所形成的悬浮液制备得到灰黑色的先驱体粉体;经拉曼光谱及元素分析表明在回流过程中烷烃脱氢后形成大量的焦炭沉积;利用烷烃回流脱氢所形成的焦炭为碳源,对该先驱体在静止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分析表明在1300 ℃的温度条件下便可得到纳米TiC粉体;产物TiC粉体表现出较好的分散性,主要由纳米颗粒组成,平均粒径30 nm,同时,明显可以看到局部的颗粒表现出空心形貌.  相似文献   

11.
在水热条件下,利用四唑吡啶(4-PTZ)、Cu2(OH)2CO3反应获得了一种新型微孔配合物[Cu(4-PTZ)].H2O(其中4-PTZ=四唑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测定了晶体结构。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5.7 176(5)nm,b=16.7 670(14)nm,c=9.3 620(8)nm;α=90.000°,β=97.480(10)°,γ=90.000°。中心Cu(Ⅰ)原子分别与1个4-PTZ中的吡啶N原子及另外3个4-PTZ中的四唑N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四面体构型。在配合物中,4-PTZ的四唑基团采用μ3桥连方式连接紧邻Cu(Ⅰ)原子,沿c轴形成一维共边双股螺旋链,进而通过4-PTZ吡啶环的连接作用拓展为具有(42.63.8)拓扑结构的三维微孔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12.
官能团化聚丙烯对Mg(OH)2/PP断裂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备了Mg(OH)2/PP及其官能团化聚丙烯(FPP),丙烯酸(AA)改性复合材料,用SEM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冲击与弯曲断口形态。研究表明FPP或AA加入及其在DCP存在AA原位形成FPP强化Mg(OH)2)/PP复合材料中粒子与基体间的相互作用。改善界面黏结和改变复合材料的断裂行为。原位形成FPP改性Mg(OH)2/PP复合材料中作用更加明显,但其作用效果与AA,Mg(OH)2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纳米二氧化硅补强硅橡胶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是补强高温硫化硅橡胶的最好填料。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及分散性对硅橡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散成100~200nm尺度的二氧化硅聚集体对硅橡胶具有良好的补强作用。未经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m(SiO2):m(生胶)=0.35~0.40时对硅橡胶的补强作用效果最佳。硅橡胶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形成了以二氧化硅为晶核的微晶区,增加了物理交联点,更易发生结晶。  相似文献   

14.
使用自制的高强度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了磁性纳米TiO_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VSM图比较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将Fe_3O_4混合于氨水溶液中,与Ticl,溶液反应后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的磁性纳米TiO_2粉体纯度高,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5.
纳米ZnO粉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ZnCl2 为原料 ,以HN4 OH为沉淀剂 ,采用液相沉淀法 ,制备出纳米级ZnO粉体 .制得的纳米粉体粒径 30nm左右 ,粒径分窄、分散性较好 .在摩尔浓度变化的情况下 ,探讨了制备纳米级ZnO粉体的条件 .  相似文献   

16.
以ZnCl2为原料,以HN4OH为沉淀剂,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级ZnO粉体.制得的纳米粉体粒径30nm左右,粒径分窄、分散性较好.在摩尔浓度变化的情况下,探讨了制备纳米级ZnO粉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使用自制的高强度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制备了磁性纳米TiO2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分析,透射电镜观测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性,VSM图比较它们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将Fe3O4混合于氨水溶液中,与TiCl4溶液反应后通过冷冻干燥的方法得到的磁性纳米TiO2粉体纯度高,粉体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范围窄,并且具有较好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8.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别以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TB)和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为配体,合成了四种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模拟化合物[Cu(NTB)(ClO4)2.CH3OH.3H2O,Cu(NO3)2,NTB.2CH3OH.3H2O,Cu(NO3)2.N3.4CH3OH,Cu(ClO4)2.N3.6CH3OH.6H2O]并对它们进行了红外,紫外谱图表征,利用邻苯二酚氧化法检测了活性,活性数据值表明,配合物具有抑制O2-的活性,其中Cu(ClO4)2.N3.6CH3OH.6H2O的活性高于其它配合物,IC50=4.34。  相似文献   

19.
应用同时平衡原理和电中性原理对Sn(Ⅳ)-Sb(Ⅲ)-NH3-NH4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标准状态下该体系的[Sn^4+]T和[Sb^3+]T与pH值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对该体系的沉淀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系pH值决定沉淀反应的可行性和反应进行的方向;采用常规共沉淀方法制得的锑掺杂二氧化锡前驱体为Sn(OH)4和Sb4O5Cl2 2种沉淀的不均匀混合物;添加缓释剂进行均相沉淀、采用并流沉淀或在沉淀反应前使用适当的配位剂可获得锑掺杂均匀的二氧化锡。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3种肉桂酸(4-X-(Z)-2烯-丁基)酯(X=OH,Cl,I)的制备,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红外和核磁共振谱,并有HF/4-31g方法优化了3种化合物构型,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了其红外光谱,再用GIAO从头计算方法计算了3种化合物的NMR谱,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显然,IR,NMR的量子化学计算机可为确定化合物的结构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