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多元动态"的历史特征。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与义务,凭借"数字人文"理念的指导,对高校发展的历史体系进行人文层面的建构,使之展现更为经济、更具效益、更加实用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人文的核心是"人",就是要真正做到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学会做人",就是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原动力。本文对人文素质教育及其有关概念做了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文资源作为人类的宝贵财富,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作用。而曲阜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诞生、讲学、墓葬和后人祭祀之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三孔"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创建为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本文从人文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以孔子文化为视角,结合现如今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现实,就如何利用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展开分析,提出了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体育解说的"人文化"实际就是体育解说彰显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过程。体育解说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出现人文化的趋势带有必然性。人文化是体育解说中的重要特质,而对"人"的关怀是体育解说人文化的最直接内容,它要求解说应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基础上进行,要追求理性意识,并注意对青少年的影响,引导受众正确看待比赛,正视现场的不和谐之声,注重将观众带入现场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蔡志刚 《中国市场》2011,(13):160-162
当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主要问题有:文化断层使得我国大学教育丧失人文教育之根;实利原则严重侵蚀我国教育制度,医学院校难以独善其身;文理分科和医学教育专业化使我国医学人文教育难有立足之地。加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对策:转变观念,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增加人文课程数量,合理安排学时。  相似文献   

6.
热话题     
《光彩》2012,(6):65-65
"甄嬛体"爆红网络近日,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甄嬛体也爆红网络,被网友套之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房地产市场上,就出现了甄嬛体的买房版、中介版、买卖二手房版等。"甄嬛体"之中介版"吾辈被房价折腾得死去活来,今年房价有触底之势,早点做打算还是极好的,虽说当房奴有太多的苦,但早点  相似文献   

7.
陈春蕾 《北方经贸》2012,(10):147-148
人文社会科学一直是大学最基础的学科领域,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引领思想最重要的力量。作为综合性大学,尤其要倡导学科的包容性,无论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还是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人文社会学科都应当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以佳木斯大学为例,振兴高校人文社科的途径有三:细化专业研究;对话与调研的"性"和"量";增进学术成果交流。  相似文献   

8.
郭子傲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9):201-202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相同,但相通,由别而通,有"门"相通。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疾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疾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一个和谐团结的团队,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说到底是团队的成功。如何打造和谐高效的项目团队是公司项目部一直探索的问题。文章结合澳门轻轨C370项目部的现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项目部团队建设中情绪管理和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分析了项目员工心理异常产生和出现的原因,提出了针对项目团队成员实施情绪管理及人文关怀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丽君 《北方经贸》2012,(4):136-137
高校图书馆是人文精神最有代表性的载体,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则是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是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优化图书馆管理理念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道家辩证法以"反"为中心,涵摄相反相成与物极必反双重意蕴。"有"与"无"作为道家最基本的辨证范畴,是"道"的确切之"在"与以"无"为体的辨证统一。"有无相生"的思想对今天的创业具有"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有以无用"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田青刚 《消费导刊》2010,(6):214-214
特色属性是发展定位的基础,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鸡公山已成为一座生态之山、开放之山、人文之山。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这么一句俗语:"树大,什么样的鸟都会有。"中国广告业自恢复广告以后,经历了近二十个年头"低起点、高速度"的发展,"增长点"瞩目、"利益"突出,使得社会上各行各业均纷纷挤身广告业。树大了鸟也自然就多起来了。入业者,为实现事业大志者有之;展一技之长者有之;求学习长进者有之;谋吃一口饭者有之;圆淘金梦者有之……。入业者的动机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尽一致:有砺志发展中国广告事  相似文献   

14.
直销大起底     
贩卖理论先行《孙子兵法》之"始计"篇有云:"兵者,诡道也。"现代商战可谓将"诡道"演绎到了极致。至于此"始计"篇中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等"诡道",在商海的滩涂上,可以说是如贝壳一般,随处即可俯拾。为此,记者曾多有感慨。有两件事,让记者在感慨之余,还多了些思考,多了些探究欲。先是有一位商场的老总对记者坦言,为拉动销售、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其不  相似文献   

15.
陈遵江 《商业时代》2012,(2):138-141
时代语境中的"温州模式"所揭示的"永嘉精神"不仅限于近代知识界所概括的所谓以"事功"为主题的文脉。"永嘉精神"中的"经世致用",是千百年来学界为应变各自的时代困境,借壳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思想中的一个层面而抽取出来的理论依据。以"事功"为主题的"经世致用",是"永嘉人"向生命之外扩展空间不断地创造的一个方面;"永嘉人"借山水诗所表达出的向生命意识之内不断的清理是永嘉精神的另一组成部分;而"永嘉人"传承久远的"耕读传家"那种对家园和"道统"的守护则是永嘉精神第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上海商业》2012,(8):38-41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其树名栗树,为山毛榉落叶乔木植物,是中国培育最早的果树之一,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即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明确记载。《苏秦传》中有"秦燕文侯曰: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西晋陆机在《诗经》注中说:"栗,五方  相似文献   

17.
高德清 《中国报业》2012,(16):110-111
《舌尖上的中国》——关键词"舌尖"和"中国"揭露了这部纪录片的主题,即用美食来带动对中国各地人文生态的叙述,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与其说它是美食纪录,不如说是纪录早已将美食融为自身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田东县将产业扶贫作为一场硬仗来打赢打好,因地制宜、精准规划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集中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给予扶持,逐步形成"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大格局。  相似文献   

19.
民办教育从性质上看,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分;从类别上看,有民办小学、中学、高校等之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民办教育始终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生力军"。独立学院包含于民办教育体系之中。文章从民族地区的独立学院着手,旨在发现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科学化水平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山海相连,山光海色,在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之称的崂山脚下,流传着"以植物的生命滋养人的生命"的佳话——"禾良神"活性营养餐,不仅能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有洁净的生存环境,还能使它们充分吸收天然植物的精华和养分,让生命之树常青。如何科学配伍、均衡营养、活化细胞,让食用"禾良神"活性营养餐的人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