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矿山测量是矿山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矿山生产和建设提供重要数据。伴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及新兴测量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矿山测量工作也逐步由单一传统工程服务型向三维可视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现代化矿山测量工作的需要。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矿山地质复杂,隐蔽且复杂多变,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克服采矿工作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进行对矿山找矿工工作时,摆脱传统的矿山开采设计用二维表达三维的地质情况和井筒巷道的空间分布的不直观性,大大提高开采的效率和合理性。露天矿山三维地质模型能够直观地表达矿山工程地质特征,对矿体和其他地质体的空间形态进行清晰系统的以图形的方式加以表现。同时,通过在矿山找矿工作中运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利用矿山工程的特点,发挥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矿山工程的优越性,对矿山构造、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会大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3.
通过直接导入三维精确采切设计及开拓设计成果,以生产者及其工效、矿山主要采掘工艺技术为约束,以线性规划为优化技术对矿山采掘计划进行编制,实现了计划编制的三维可视化及动态管理.文章从三维可视化地下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手段,全面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地下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系统,并以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说明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矿山修复,又称之为“矿山生态修复”,指的是针对矿业废弃地污染进行修复的一项工作。而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有利于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保证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因此,本文以实景三维技术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中的应用意义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研究实景三维技术在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中的具体应用要点,期望以此全面提高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监测工作的质量成效。  相似文献   

5.
以实景三维技术作为研究背景,对露天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实景三维技术应用要点进行研究。论述该技术应用意义,对该技术在露天矿山储量动态监测过程中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知该技术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并且数据参数获取非常精确,能够提高露天矿山储量动态监测水平,该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于现代露天矿山测量中运用十分普遍的先进测绘技术,其借助测量设备获取空间点云数据来获取被测物质的三维空间动态,同时在先进技术支撑下还可在不见光源的黑暗环境中进行测量,而对于光源充足的地方,还能同步获取到被测位置的色彩值,以此形成的三维影像更是能为之后的模拟工作提供巨大便利。本文通过具体论述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露天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优点,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露天矿山测量中的应用途径,为保证露天矿山测量的准确性提供可参考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矿山开采设计中,科学合理的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实现数字化矿山、虚拟化矿山管理。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在简要阐述三维可视化技术相关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在矿山开采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对构建数字化、智慧化矿山管理体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三维可视化开采技术传统的地质工程数据及资料所采用的纸质文件或CAD制图方式这一类归属于二维平面的方式有着储存难度大、调用数据效率低、缺乏立体效果等缺点。由于信息化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熟,三维可视化开采技术也应运而生、不断发展。三维可视化数据库形式,对收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设立三维开采技术模型,为矿山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矿山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础上,工程地质逐渐向着综合集成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以某锡矿为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够反映区域化变量特征的变异函数,利用三维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山矿床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实体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体模型更加逼真地反映了矿山开采现状,在矿山采矿方法设计中,应用可视化真三维技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它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方法,极大提高了采矿方法设计的工作效率,使采矿方法的设计更加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今后的应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质统计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础上,工程地质逐渐向综合集成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文章以某锡矿为例,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应用能够反映区域化变量特征的变异函数,利用三维矿业软件建立了矿山矿床的数学模型和工程实体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实体模型更加逼真的反映了矿山开采现状,在矿山采矿方法设计中,应用可视化真三维技术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行,它突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和方法,极大提高了采矿方法设计的工作效率,使采矿方法的设计更加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应用前景必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粤北石人嶂钨矿成矿机理及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人嶂钨矿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整个南岭地区原始地层的高钨含量为本区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准备,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使钨元素进一步富集。在燕山期,整个南岭地区构造应力环境转化为碰撞后的拉张松驰阶段,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成矿体系,形成一系列导矿断裂和容矿构造,随着幔源物质的活动参与及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的分异演化,含矿热液流体沿导矿断裂上升运移,充填至各类容矿构造中,石人嶂地区在燕山中期发生大规模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赣南钨矿成矿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赣南钨成矿区地处南岭成矿带中东段,分诸广山东坡、于山、武夷山3个区域构造单元。震旦寒武系为钨矿源层,燕山期成矿花岗岩的侵入演化是钨成矿定位的首要地质条件,与成矿围岩构造多样性耦合,一体多位、一体多型、一体多矿成矿。赣南进入拓深找矿阶段,通过老点新评、老区新探、新区探矿,再探100万t钨矿。-  相似文献   

13.
岿美山钨矿位于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分布普遍,具多种矿化类型,是赣南地区重要的找矿远景区。通过查阅以往岿美山钨矿成矿与找矿的成果资料,结合多年来从事钨矿勘查体会与实地工作经验,阐述了岿美山钨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和脉岩与钨的成矿关系,探讨了钨矿床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根据矿区钨矿脉的矿化信息、盲矿脉的产出规律及对应的成矿有利部位,提出矿区北东部为今后找矿、增储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4.
崇义牛角窝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部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内。矿区产出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石英细脉带型、云英岩型三种钨矿床类型,同受燕山期成矿花岗岩体控制,且三种矿床类型具有一定的空间配置关系,相互间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从而形成"三位一体"模式。对矿区"三位一体"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钨多金属矿床的组合产出规律,进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指导矿区勘查和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15.
树立科学发展观再创钨矿地质找矿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运金 《中国钨业》2004,19(5):33-35
为了实现钨矿地质找矿的较大突破,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我国南岭地区具备优越的成矿条件,是钨矿地 质找矿的最佳地区。必须正确处理传统地质找矿方法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技术的关系,制定适应市场经济 的矿产勘查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先后经历了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及燕山运动等地壳运动,地层褶皱和断裂发育,岩浆岩活动强烈,为铜、钨、铅、锌等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地质条件。论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在分析金水铜矿和猫儿界铜钨矿矿床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体、矿物成分、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和成矿成因探讨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找矿标志及找矿远景,对湖南苗儿山地区二轮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山排矿区位于南岭W-Sn-Mo-Be-REE-Pb-Zn-Au成矿带之北东缘的银坑矿田内,区内矿化分布普遍,成矿条件优越。在大山排矿区详查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区铅锌金银矿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等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主要成矿元素应为Pb、Zn、Au、Ag,具矿化面积大、强度高、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与岩浆活动有明显联系之特点,属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化;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充填-交代型铅锌银金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甘肃祁青钼矿床石英脉与钼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青钼矿床的发现是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近年来在小柳沟钨钼矿区开展地质找矿工作的结果,该矿床矿体的分布、产状以及矿石组构都与矿区石英脉息息相关。祁青钼矿成功勘查对石英脉脉型矿床的勘查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矿区石英脉地质特征、产出特征、成矿贡献率、以及石英脉微量元素特征等方面初步讨论了石英脉与钼成矿关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仑与西秦岭衔接部位,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群,中酸性岩浆岩发育,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显龙沟锑金矿、加吾金矿等矿床,但区内以前未发现有钨矿化。以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原始数据为依据,对研究区内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找矿工作,认为区内W、Au、Ag、As、Sb元素富集程度较高,在钨矿找矿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指出有利找矿地段为隆务河群第二岩性段内钨异常分布区,赋矿岩性为中薄层砂岩及板岩段内厚大的中薄层砂岩夹层,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及石英脉型为主。  相似文献   

20.
谭运金 《中国钨业》2003,18(3):13-15
产于钨(钼锡铋)矿床密集区与花岗岩类有关的金矿床是一种具重要经济价值和找矿前景的新类型金矿床。这类金矿床及有关的花岗岩类 ,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南岭地区钨(钼铋)矿床及其成矿母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南岭地区某些钨(钼铋)矿区及外围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线索 ,只要加强地质研究 ,实行地质与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优化组合 ,定能实现找矿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