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中主要讨论了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斜坡补偿的原理和意义,设计了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控制电路中的斜坡补偿电路。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用双向DC-DC变换器最优效率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电动汽车复合能源系统中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传统单移相控制峰值电流和功率损耗过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优效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工作原理,建立了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损耗模型,然后分析推导了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功率损耗最小的条件及最优效率控制的实现方案,使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在功率损耗最小状态,从而使系统效率实现最大化。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最优效率控制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半桥三电平变换器拓扑解决了PFC技术带来的功率管应力过高问题,非常适合于大功率高压输出场合,峰值电流模式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是开关电源闭环系统最实用的控制模式.对移相半桥三电平DC/DC变换器进行了小信号建模分析;建立了峰值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小信号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峰值电流模式的移相半桥三电平变换器闭环系统结构图,推导出相关闭环传递函数;给出了补偿网络参数设计步骤;对建立的双闭环系统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的闭环系统具有满意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低压大电流全桥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分别介绍了功率变压器初级移相控制零电压(ZVS)PWM和移相控制零电压零电流(ZVZCS)PWM软开关全桥变换器主电路拓扑结构,以及功率变压器次级适宜采用的不同电路拓扑形式,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简要说明了在变换器输入级加入功率因数校正环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2017,(2):164-169
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双向DC-DC变换器能够双向传输功率,实现零电压开关(ZVS),且功率密度高,能够很好地应用到电力自动化设备中。文中详细介绍了DAB变换器的三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分别是移相控制、单PWM和双PWM控制。针对变换器存在低载运行时环路电流大、零电压开关范围受限制的缺点,提出一种多模式控制,拓宽了零电压开关的范围,降低了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使变换器效率提高。最后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施涛昌 《电子技术》1992,19(6):37-39
晶闸管交流调功器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按其控制方式来分,有移相触发控制和过零触发控制两种。移相触发控制平滑灵活,能适应各种控制要求,但通过晶闸管输给负载的电压(电流)是缺角正弦波,功率因数差且存在高次谐波,对电网和无线电波会产生射频干扰。1984年,我国水电部颁发了“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SD126-84),严格限制大功率移相调压设备的投网容量,并对已投入运行的移相调压设备提出了限期改造的要求。采用过零触发的晶闸管调功器,负载得到的电压(电流)波形总是完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流模式移相PWM控制,在较大的负载范围内实现了开关器件的零电压软开关(ZVS).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移相全桥ZVS ZCS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相全桥ZVSZCS变换器作为控制对象,分析了平均电流模式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用MATLAB中的可视化工具SISOTOOL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的PI调节参数,减少了设计的复杂性和重复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出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验证了设计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移相全桥和同步整流控制方法,设计了10 V/200 A低纹波大功率开关电源,并采用Saber软件对移相全桥和同步整流技术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开关电源输出大电流时产生高频纹波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法,并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荧光磁粉探伤机退磁不够稳定的问题,给出了移相触发器TCA785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车轮轮对荧光磁粉探伤机周向电流电路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结果表明.基于移相触发器TCA785的磁粉探伤机周向电流控制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退磁稳定、稳定性高.对提高荧光磁粉探伤的缺陷检出率,减少列车事故,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UC2844电流型PWM控制器控制,多路输出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根据UC2844的电流控制模式给出以单端反激式拓扑结构和峰值电流PWM技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测试得到的信号波形说明了本方法设计出的开关电源可以减小纹波和提高电源效率,保证电压的稳定输出。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work an inverse E power amplifier with finite DC feed in sub-nominal condi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conventional inverse E the DC feed inductor is considered very large which imposes some conditions to the circuit such as constant current drawn from voltage supply and also a large value for inductance is hard to implement on-chip so this work removes the very large condition from DC feed inductance and proposes a finite DC feed for the structure and extracts the circuit parameters and design equations with regards to this matter. Furthermore to achieve a flexible design this work uses the phase shift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s to control efficiency, peak switch voltage and peak switch current then the value of circuit elements and the tradeoffs for every choic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 and a design guideline is presented for achieving different goals in a finite DC feed inverse E PA. Finally the circuit is simulated in the 0.18 µm CMOS technology and the results are being verified.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电流模式的峰值电流控制技术来实现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任务.首先论述了临界电流模式的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的基本思想,其次论述了采用控制芯片UCC38051制作了一台输出功率为100 W的原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原理样机能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9以上,总谐波畸变小于7%.  相似文献   

14.
李盼盼  杨淼  徐申  孙伟锋 《电子器件》2012,35(2):150-157
提出了一种主回路采用峰值电流型控制、次回路采用纹波控制的新型单电感多输出降压型开关电源的设计。这种设计,使单电感多输出的控制回路变得简单,同时也使瞬态响应速度变快,交调影响和纹波变小。其开关频率为2 MHz,两路输出分别为1.8 V和1.2 V,两路负载范围为0~200 mA,实现了全负载可以正常工作。在考虑了各种寄生参数的后仿真条件下,一路负载为200 mA,一路负载从50 mA变化到200 mA,瞬态响应速度小于3μs,交调影响小于0.05 mV/mA,纹波小于30 mV,峰值效率可以达到91%。该芯片已经在CHART 0.18-μm CMOS工艺上设计实现,正在流片验证。  相似文献   

15.
宽带高速电台发射机的发射链路设计,需要满足高带宽、宽动态范围和优良的线}生度。本文简述了宽带高速通信发射机的链路保护设计的关键技术,主要阐述了发射增益控制原理,详细说明了发射链路中的基带数字部分、信道部分和功放功率放大部分的电路设计,进行了仿真控制算法分析,提出了峰值环路、电流、温度等综合性的保护控制策略及具体的实现途径。最后结合实际应用,介绍该发射机系统保护设计的应用及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峰值电流控制中斜坡补偿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峰值电流控制中产生次谐波振荡的问题,阐述了峰值电流控制的不稳定性及原因,研究了斜坡补偿与系统稳定性的关系,给出了实际斜坡补偿电路及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文武 《电子质量》2012,(11):38-40
LTC1624是一款高性能电流型脉宽调制控制器,芯片内部应用了峰值电流控制技术,芯片工作频率固定,占空比最大可以达到95%。该文分析了峰值电流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简单介绍了LTC1624的工作原理,并以实验进行论证。实验结果表明,LTC1624是一款性能优越的电流型控制芯片。  相似文献   

18.
Charge control: modeling, analysis, and desig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here are many ways to use the inductor current of a PWM converter as part of its feedback control mechanism. A simple and widely used method is peak current-mode control which uses the instantaneous inductor current as part of the control signals. Charge control is a special type of current-mode control. It us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on-time inductor current as the feedback control sign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rge control are studied. A complete small-signal analysis is performed for the control scheme. Subharmonic oscillation similar to that of peak current-mode control is f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harmonic oscillation and the line/load condition of charge control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design guidelines which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trol system under given line and load ranges are proposed. The small-signal model was confirmed experimentally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电源驱动电路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占空比D>50%时驱动电路产生振荡和不稳定的原因,从理论上论述了电感电流的斜率,占空比与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运用斜坡补偿的方法实现电源驱动电路在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的稳定,给出了斜坡补偿的基本原理,设计步骤以及补偿电路,最后给出以UC3842为控制芯片的反激式变化器斜坡补偿电路设计实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斜坡补偿电路能够实现峰值电流控制开关电源在占空比D>50%时稳定工作,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峰值电流模式PWM控制方法在开关电源设计中被广泛采用。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峰值电流模式准PWM控制方法,即占空比反馈调节的峰值电流模式准PWM控制方法。采用该控制方法设计的电流环不再存在电感电流次谐波振荡问题,无需谐波补偿,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且可单周期内消除当周期的扰动偏差快速进入新的稳定状态,动态调节时间极短,具有极好的快速调节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