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对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促醒效果及不良预后预防效果.方法:拟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就诊的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干预后意识状态、神经电生理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结论:循证护理指导下感觉刺激配合预警干预应用于SICU重型颅脑创伤患儿当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促醒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现代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同时选择我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开始采用现代护理模式后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护理3 m后,采用SF-36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与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与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良好率更优(P<0.05)。结论:现代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升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中医特色康复理念实施对晚期肺癌患者疼痛、SF-36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晚期肺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SF-36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Ⅰ级患者例数远高于对照组,而疼痛Ⅱ级、Ⅲ级患者例数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增高,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使用中医特色康复理念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其SF-36评分并拉近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Standar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SDC)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IC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03月我院接治的拟进行SDC的STBI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SD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CP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甘露醇使用情况、ICU住院时间、颅内压、昏迷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甘露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3、7 d两组患者ICP较于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积水、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ICP监测联合DC治疗STBI能降低患者ICP,减少部分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聚焦解决模式(SFA)心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行SFA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术后恢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5.386,3.215;P0.05);干预后,对照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观察组(t=6.520,7.635,5.823,3.822,11.358;P0.05);干预后,观察组GC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34,12.777;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765,11.210,8.083,5.150,9.201,10.016,9.909,6.643;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SFA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疗法联合责任制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不良心理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存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PBS评分、SAS、SDS评分、SF-36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干预前相较,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F观察组=346.636,F对照组=126.058;P0.05)、SAS(t=-8.782,P0.05)、SDS(t=-4.868,P0.05)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F观察组=37.774,F对照组=33.807;P0.05)明显升高;干预后1、3、5个月观察组SPB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高(t=-2.043,-12.053,-14.496,4.277,2.440,2.159;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t=-8.782,-4.868;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χ~2=4.910,P0.05)。结论:心理支持干预联合责任制干预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有效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使用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对心理弹性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2015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132例,根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2次/周,6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接纳与承诺疗法(3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Zung抑郁自评量(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Karnofsky预后评定表(KPS)、日常生活能力(ADL)、生活满意度表(SW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CD-RISC量表中坚韧、乐观、自强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4.774,7.282,2.773;P0.05);观察组干预后PTGI量表中欣赏生活、个人力量、新的可能性、人际关系、精神改变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12.215,14.382,8.840,7.302,6.659;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9.050,6.883;P0.05);观察组干预后KPS、ADL、SW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794,3.194,2.44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使用CAT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自身弹性心理状态,提升创伤后成长水平,有利于改善其恢复期产生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及并发症变化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障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比入院3 d中两组患者血清PCT、hs-CRP和IL-6表达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与血清PCT、hs-CRP和IL-6表达水平的关系,并评价PCT、hs-CRP、IL-6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3d内,对照组血清PCT、hs-CRP、IL-6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PCT、hs-CRP、IL-6表达水平逐渐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不良者血清PCT、hs-CRP、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PCT、hs-CRP和IL-6联合诊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一诊断(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时血清中PCT、hs-CRP、IL-6水平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其临床诊断价值,早期进行动态监测可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均明显降低、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上升,其中以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卫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为中心的舒适化浅镇静策略(Early comfort using analgesia,minimal sedatives and maximal humane care,eCASH)的综合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Tool,CPOT)评估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者谵妄、意外拔管、气道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ICU治疗、住院等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Ramsay评分、CPO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ASH策略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减少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且能加速患者康复.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我院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103例,以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51例为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为常规护理+eCASH策略的综合性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康复进程(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采用Ramsay镇静评分、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 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估两组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统计干预期间两组患者谵妄、意外拔管、气道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ICU 治疗、住院等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Ramsay 评分、CPOT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ASH 策略的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减少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患者并发症,改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且能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干预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不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45,-3.688;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questionnaire,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2,P0.05)。结论: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有效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早期凝血、纤溶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了不进行亚低温治疗外其他治疗方法与亚低温治疗组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3、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伤后1年对两组患者预后按GCS进行评估。结果: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患者伤后入院第1天及第3天各指标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住院后第7天检测,对照组PAI-I、t-PA、IL-8值较亚低温组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T-Ⅲ值显著低于亚低温组(P0.05);GOS预后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亚低温治疗组患者预后良好(轻残+中残)率明显高于常温治疗组(P0.05),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低于常温治疗组(P0.05)。结论: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及炎症指标具有显著影响。以早期凝血纤溶及炎症指标作为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亚低温的疗效并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系统化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injury,TBI)机械通气患者机体炎性细胞因子及血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本院我科收治的80例TBI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系统化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水平、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炎性细胞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氧合指数(PaO2/Partial blood oxygen pressure,PaO2/Fi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501,P<0.05).结论:系统化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干预TBI机械通气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改善血气水平,降低炎性细胞水平,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PD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处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健康量表(SF-36)评分、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5.595,-7.641,-3.306,-2.797;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9.323,-5.831;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078,5.848,2.969,4.032,4.103,2.164,3.871,4.52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4,4.24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32,P0.05)。结论:通过对PD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利于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9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019年11月至2021年6月),依照护理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接受术后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接受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术后6 h、12 h、1 d、2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恢复至30°、60°、90°、120°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P<0.05);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ERAS理念下的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促进康复,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病人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动机性访谈与健康教育路径联合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疲劳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SF-36评分的各个条目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结合健康教育路径可减轻脑卒中病人的疲劳程度,缓解神经的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进行AS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值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良情绪、术后疼痛强度,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24 h、72 h,观察组疼痛强度为中度和重度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疼痛强度为轻度和无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明显提高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希望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9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呼吸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t=5.193,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07,-3.387;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9.649,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F-36量表八大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554,16.687,17.943,6.769,4.529,13.180,12.030,10.713;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其希望水平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程度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的动态监测特征及与预后关系.方法 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量表评分和颅脑CT表现判定颅脑损伤程度,并将其分为三组:轻型(n=28)、中型(n=30)、重型(n=22).于伤后1、2、3、7d及14d采集三组血清标本测定COR水平,并进行预后评估,以Pearson相关系数来评价血清COR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轻型、中型、重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各时点血清COR水平依次明显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重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2、3、7d及14d血清COR水平波动幅度显著高于轻型、中型患者(P<0.05),三组伤后7、14d血清COR水平均呈正常趋势.轻型、中型、重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依次明显延长,格拉斯哥预后评价量表(GOS)评分依次显著降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三组预后情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最差.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4d血清COR水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OR水平明显升高,且损伤程度越严重COR水平升高越明显,动态监测变化幅度越大,且治疗期间COR水平变化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