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CT在诊断和治疗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对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45例患儿进行肺CT检查,应用的是16层超薄CT扫描,条件为:100~150 kV,30~50 mA,层厚1 mm,CT扫描后进行多层CT影像重建.结果 45例患儿中有42例CT检查发现了异物,另外没发现异物的3例经抗生素对症治疗1周痊愈,避免了支气管镜检术.根据CT影像及异物特点,我们设计了手术方案并选择合适的异物钳,42例患儿均一次即将异物取出,肺CT所显示的异物位置、形状及体积与支气管镜检时所见基本一致.结论 应用肺CT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气管、支气管异物,CT所提示的异物位置、形状、体积对于设计手术方案和安全取出异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2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囊性纤维化(CF)患儿资料进行分析。例1为11岁女童,既往无反复呼吸道感染史,首次痰培养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可见大量黄白色分泌物附着,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周围多发斑点影及树芽征。CFTR基因检测结果示3处杂合突变:c.2909G>A(chr7:117246728)、c.*133T>A (chr7:117307295)和c.*125delT(chr7:117307285);例2为7岁男童,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父母为近亲结婚,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次培养均为铜绿假单胞菌,且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扩张并炎症。基因检测:染色体位置chr7-117171059,c.380T>G纯合突变发病,导致氨基酸改变p.leu127stop(无义突变)。提示对于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征象及纤维支气管镜下见大量分泌物应警惕CF,需及时完善基因检测,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Ϣ�Լ���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儿男,5岁,因咳嗽、喘息2个月,咯血伴发热3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拟诊“支气管哮喘”,经抗感染、平喘治疗,症状好转。3d前又出现咯血,伴高热、寒战、头晕。体检:体温36.9℃,脉搏98/min,呼吸36/min。神志清,发育好,两肺闻及较多中小湿啰音及双相哮鸣音,心脏及腹部查体正常。入院诊断:咯血原因待查。辅助检查:胸部CT(图1a),提示左下肺感染;PPD、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培养、痰找含铁血黄素细胞、支原体抗体、冷凝集试验均阴性;出凝血时间正常;心脏B超正常。抗感染、止血等治疗10d,患儿体温下降,但仍有咯血,肺部体征不消失。行纤维支气管…  相似文献   

4.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2018年6月收治的1例囊性纤维化接受肺移植手术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10岁,间断咳嗽、咯黄痰4年余,杵状指阳性,肺部高分辨CT(HRCT)提示支气管扩张和黏液嵌塞,鼻窦HRCT提示鼻窦炎。患儿囊性纤维化跨膜调节因子(CFT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汗液试验阳性,免疫球蛋白E(IgE)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烟曲霉特异性IgE阳性。诊断囊性纤维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鼻窦炎,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之后21个月内反复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于2020年3月接受双肺移植手术,目前术后1年3个月余,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维CT在支气管异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37例可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支气管三维CT重建,通过支气管镜检术、保守及手术治疗的结果 判断三维CT检查结果 的准确性.结果 37例可疑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中,X线胸部透视提示支气管异物8例(A组);X线胸部透视不提示支气管异物29例(B组).A组中,CT提示肺内感染5例、先天性肺发育异常-肺叶缺如2例、气管食管瘘1例.B组29例患儿中,CT提示支气管异物25例,经支气管镜检证实其中24例存在植物性异物,1例为气管内肿物;CT不提示支气管异物4例,证实为肺内感染、小儿急性喉炎各2例.手术证实存在植物性异物的24例中,CT显示气管支气管内异物影共14例次,不规则狭窄共6例次;阻塞性肺不张、肺气肿、肺炎共7例次;前两项为直接征象,占74%(20/27),后三项为间接征象,占26%(7/27).结论 三维CT检查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加强对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导致的隐源性咯血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3例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导致的隐源性咯血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3例患儿均为年长儿,以咯血为首发症状,除合并轻微咳嗽外无其他典型临床症状;3例患儿均行胸部CT、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例1和例2患儿胸部CT均提示肺内片状阴影,例3未见异常;例1患儿胸主动脉CT血管造影提示右侧支气管内异常结节影,例2、3患儿未见异常;3例患儿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均未能明确咯血原因;最后均通过主动脉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确诊,并予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论 年长儿童的隐源性咯血要警惕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及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并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的临床特征,总结BO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诊断BO的5例患儿临床特点、影像学、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2例为Steven-Johnson综合征(SJS)后,另3例为重症肺炎后.3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中,1例痰分离出腺病毒,1例3次痰培养均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而2例患儿的肺泡盥洗液培养均阴性;另1例多次痰培养均为鲍曼不动杆菌,其肺泡盥洗液培养为产ESBL-大肠埃希菌.5例患儿均有持续咳嗽、喘息症状,均有三凹症.3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的病程中均有心力衰竭,其中2例有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5例患儿起病后均有反复下呼吸道感染.5例肺CT均提示小气道病变,其中2例重症肺炎后BO患儿同时伴支气管扩张,1例还伴肺不张.4例BO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提示支气管内膜炎症.5例BO患儿均使用泼尼松、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治疗过程中仍有症状持续,无死亡病例.结论 BO患儿临床以持续咳嗽、喘息为特点,肺CT以小气道病变为特点,易发生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目前治疗以激素为主,疗效不确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相关肺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MP相关肺脓肿4例患儿的病史、临床特点、病原学、肺CT及相关辅助检查等结果.结果 4例患儿中,男女各2例,年龄3~6岁,均急性起病,剧烈咳嗽,痰少.3例入院时弛张高热,3例肺部有固定中小水泡音.4例血清MP-IgM均≥1∶160、痰荧光半定量(FQ)-MP DNA均阳性;3例血WBC、多形核白细胞(PMN)、CRP、ESR增高,3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FQ-MP DNA阳性、血及胸水FQ-MPDNA阳性各1例,1例痰培养见卡他布兰汉菌;4例入院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肺间实质病变,病程5~20 d出现多个大小不等囊状影、液平囊状影、厚壁空洞等组织坏死影像.3例纤维支气管镜下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散在小结节,病变部位支气管黏痰堵塞.4例均在入院3~5d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减轻,肺部体征逐渐好转.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3~4周后复查胸片示肺炎大部分吸收.随访6~18个月均吸收良好,1例留有左上肺局限肺不张.结论 MP相关肺脓肿临床较少见,该症持续高热,血WBC、PMN、CRP及ESR明显增高,影像学示大片高密度影,一般剂量红霉素等疗效欠佳.及时予足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必要时联用GC、丙种球蛋白,可改善病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类型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3年12月-2007年3月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7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型,临床、影像以及病理表现,治疗反应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在7例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3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3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1例为普通型问质性肺炎(UIP);(2)7例均有慢性咳嗽,6例伴有呼吸急促.除2例COP外,其余患儿肺部有中、细湿啰音和(或)爆裂音,1例UIP和2例NSIP有杵状指(趾);(3)胸部影像学改变:3例COP/BOOP肺CT表现为双肺多发实变阴影,位于肺外周,2例伴有小叶中心性结节和细支气管壁增厚,1例有细支气管扩张.3例NSIP肺CT均表现为弥漫磨玻璃阴影,伴有线状和网结状阴影,其中1例存在局灶性蜂窝肺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1例UIP肺CT表现为双肺散在小片实变,牵引性支气管扩张,蜂窝肺以及小叶间隔增厚;(4)病理改变:2例COP/BOOP患儿肺泡腔、肺泡管及细支气管内有肉芽组织形成,1例COP/BOOP患儿病理表现不典型.3例NSIP肺泡间隔增宽并见淋巴细胞聚集以及少量组织细胞和浆细胞浸润.1例UIP肺泡间隔增宽,明显纤维化、慢性炎症病灶以及少许相对正常肺组织共存;(5)7例患儿均采用泼尼松治疗,经4~12个月治疗,3例COP/BOOP患儿病情完全控制;2例NSIP患儿联用甲氨蝶呤或6巯基嘌呤治疗,症状消失,肺CT遗留少许肺囊泡;另1例NSIP患儿病情无明显好转.1例UIP患儿病情未控制.结论 COP/BOOP,NSIP,UIP可见于儿童.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型应结合临床、影像以及病理表现进行.激素是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首选药物,治疗反应因不同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咯痰伴喘息,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双肺闻及较多细湿哕音及喘鸣音,杵状指可疑。胸部X线片:两肺透光度增强,左下肺见多发结节及网状影。胸部高分辨CT:两肺广泛分布小叶中心性细小结节影,左下肺局部小支气管壁增厚,双下叶和右中叶少许支气管轻微扩张。副鼻窦科瓦位提示副鼻窦炎。支气管镜肺活检病理提示支气管上皮破坏,管壁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少量泡沫状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淋巴滤泡形成,周围肺泡壁有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肺泡壁组织增生不明显,偶见局部纤维化并突入肺泡腔。常规肺功能提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PaO2 65mm Hg。根据临床、影像表现、病理改变以及目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给予小剂量红霉素[5~10mg/(kg·d)]治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可发生于中国儿童。主要诊断依据为慢性咳嗽、咯痰伴喘息,胸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为细支气管中心性或小叶中心性,伴有副鼻窦炎。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囊肿CT影像学的病理学基础,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支气管肺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12岁(28 d~14岁3个月),其中<6个月9例.增强CT提示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发现的相互关联性.结果 CT影像显示囊内为单纯气体密度影27例,气液混合囊肿27例,软组织回声6例.囊肿大小与含气程度和临床表现无明显关联.周围组织的CT表现,毛玻璃状改变和厚壁与慢性肺部炎症以及肺部病理的改变明显相关(P=0.008).结论 有明显CT改变的支气管肺囊肿与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摘要患儿胎龄31+5周,因“生后呼吸呻吟0.5h”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侧切顺产娩出,出生体质量1 570 g,孕母胎膜早破81 h,胎盘、脐带无异常.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生后逐渐出现呼吸呻吟.入院查体:自然呼吸下,全身皮肤颜色红润,反应可,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呻吟声,未闻及哕音,心率144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存在,四肢肌张力低下.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增高,粒细胞比例高于正常.血气分析:PaCO2 50 mm Hg(1 mm Hg =0.133 kPa),PaO2 64 mm Hg.入院后给予氨溴索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静脉营养支持.生后1周时患儿出现呼吸暂停数次,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性哕音,血气分析提示持续低氧血症,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头罩吸氧、抗感染治疗后呼吸困难缓解.但呼吸困难时有反复,生后第36天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囊状影,提示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加用利尿剂、小剂量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后仍反复呼吸困难,常在哭闹后发作,发作时患儿有发绀、抬肩、鼻翼扇动表现,三凹征阳性,双肺可闻及干性啰音.患儿生后第4天开始鼻饲喂养,吞咽功能欠协调,经口腔刺激按摩治疗后于生后第42天可以完全过渡到经口喂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先天性气道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深入对先天性气道畸形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首次就诊诊断为先天性气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患儿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年龄32个月;病程3d~3个月,平均18 d;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经螺旋CT及三维重建、联合增强CT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狭窄6例,气管性支气管3例,左肺动静脉发育不良1例,肺隔离症3例,肺囊肿4例,肺发育不良6例.结论 临床上先天性气道畸形易发生漏诊及误诊.当患儿出现持续咳嗽;反复或持续喘息,经抗炎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不佳;反复或持续喉鸣;反复肺内感染,呼吸困难;X线胸片同一部位反复或持续肺炎;X线胸片提示纵隔移位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先天性气道畸形.螺旋CT三维重建及增强对诊断气道畸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例1.女,2岁6个月,因咳嗽、气促3个月于2004年10月1日入院。2004年7月初患麻疹肺炎后一直有咳嗽、气促入住当地医院,诊为迁延性肺炎,怀疑有肺结核或异物。住院期间3次痰培养分别为卡他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肺功能检查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为:(1)慢性支气管内膜炎;(2)左主支气管变窄(考虑漏斗胸所致)。胸部CT检查,示“双肺斑片状阴影,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先后予仙力素、氟康唑、大蒜素、红霉素、复达欣、泰能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有咳嗽、气促,活动后喘息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6℃,脉搏156/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支气管扩张症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岁3个月至15岁;均经术前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及术后肺组织病理结果明确诊断,收集患儿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3例术前HRCT均提示局限性肺部支气管明显扩张伴管壁增厚,9例因异物或反复感染进展为支气管扩张不可逆期。11例行肺叶切除术,2例行肺段切除术,均获得满意疗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提示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分别为:4例为先天性肺畸形,5例为异物吸入,1例为肺部感染,3例原因不明。术后并发症:皮下气肿4例,同侧或对侧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伤口感染1例;均经伤口换药、抗感染、雾化祛痰、翻身拍背及体位引流等治愈。门诊随访1~5年,患儿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复查胸部CT均恢复良好,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复发。结论不同潜在病因所致支气管扩张症应采取不同的诊治策略,先天性肺畸形、异物吸入及终末期肺部感染是儿童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评估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在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治疗转归。结果 (1)肺动静脉瘘4例:以紫绀及杵状指为主要表现,CTA均提示肺动静脉畸形。1例手术切除右下肺;2例于胸腔镜下对累及肺动静脉瘘结扎;1例通过DSA对右下动静脉瘘处封堵栓塞。1例尚住院治疗,3例随访1~5年紫绀及杵状指明显改善。(2)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3例,均以咯血为主要表现。2例行CTA检查,其中1例提示右肺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1例未发现异常支气管动脉;3例均行DSA术,术中均见异常支气管动脉分支显影及分流,2例予以支气管动脉封堵栓塞治疗,其中1例封堵2个月后又出现咯血,再次行封堵,随访3年无咯血,另有1例因分流较小,予临床观察,随访15个月无咯血。结论不明原因咯血、紫绀、杵状指的患儿需考虑先天性肺动静脉畸形,CTA或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DSA检查较CTA更能直观地观察到受累血管及其走行,并能对受累的血管范围及其复杂程度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资料例1男,1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4年,加重4个月"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我院)。患儿出生时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住院,此后反复咳嗽、咳痰,未予重视,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稍缓解。4个月前咳嗽、咳痰加重。胸部CT示,右肺呈2个肺叶,左肺似见水平裂,呈三叶肺,右肺上叶舌段及左肺中下叶支气管扩张,右位心(图1A),胸腹内脏转位。鼻-鼻窦炎病史10余年。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上颌窦区压痛,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为大量咯血的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 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先 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64 排CT增强扫描三维容积再现(3D-V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及随访情 况。结果男1例,女3例,最大发病年龄为11岁,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主要表现为咯 血。1例有杵状指,3例未见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片检查:3例未见异常,1例示肺 间实质浸润。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检查: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迂曲,但未见 异常交通;1例导管栓塞治疗(TCE)后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并与肺动脉 相通可能性大,考虑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 未见异常。3例DSA提示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病变部位均位于右下肺,并行 TCE。随访至2009年2~5月,1例复发,表现为痰中带血,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未 见异常,余3例未复发。3例怀疑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考虑 为HHT高度危险者。结论体动脉-肺动脉瘘可造成大量咯血。胸部X线片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胸部64排 CT增强扫描3D-VR可显示病变部位,明确诊断需行DSA。可采用TCE治疗。TCE远期 效果应进行长期随访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囊性纤维化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囊性纤维化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岁(2~13岁)。4例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伴或不伴发热、气促;胸部CT均提示肺炎、支气管扩张伴支气管壁增厚、黏液嵌塞;鼻窦CT提示鼻窦炎、窦腔内密度异常增高,额窦发育不全,其中3例痰培养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表现肝功能异常1年,腹部MRI示肝硬化、门脉周围组织T1WI呈高信号,胸部CT提示小气道阻塞造成空气潴留、支气管扩张伴黏液嵌塞。基因检测5例均有基因突变,共发现7个CFTR突变基因,其中2个为新发突变。结论囊性纤维化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提示意义;中国人囊性纤维化基因突变位点与高加索人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2008年2月因发热1个月,腹胀、腹泻半月入院,曾于当地医院治疗半月,疗效不佳.体检:体温37.5℃,脉搏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95/60 mm Hg.面色苍白,双肺痰鸣音,腹膨隆,肝肋下5 cm,质硬,脾肋下4 cm.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