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VP3、IL-18双基因抑制骨肉瘤S-180的联合抑瘤作用。方法将VP3、IL-18基因插入pVAX1表达载体的pCMV启动子之下的EcoRI位点,构建成pVVP3及pVVp3-IL18。将该重组质粒与单独表达凋亡素基因的重组质粒分别注射荷S-180肿瘤细胞的BALB/C小鼠,比较抑瘤趋势和抑瘤率。结果联合应用VP3基因和IL-18基因的重组病毒治疗组的抑瘤率(46.16%)高于单独应用VP3基因组的抑瘤率(19.5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凋亡素基因具有凋亡诱导效应及体内的抑瘤效应。凋亡素基因VP3与IL-18基因有协同抑瘤效应,联合基因治疗骨肉瘤可提高抑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求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研究新城疫病毒HN基因与鸡贫血病毒VP3基因在无胸腺裸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建立BALB/c裸小鼠荷人结肠癌模型,瘤内注射脂质体包裹的真核重组子pVHN和pVVP3。观测pVHN和pVVP3治疗荷HCT裸鼠的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Bcl2和PCNA的表达。结果:经HN基因和VP3基因联合治疗组的小鼠与荷瘤对照组小鼠相比,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抑瘤率可达70%。病理组织切片表明,治疗组裸鼠体内肿瘤细胞大量凋亡,局部地方可见细胞消失。免疫组化表明, Bcl2和PCNA蛋白在荷HCT裸鼠对照组与各治疗组均有表达,其中Bcl2表达在荷瘤对照组与pVHN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CNA表达在荷瘤对照组与pVHN+pVVP3治疗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结论: NDV HN基因与凋亡素VP3基因对裸鼠荷HCT肿瘤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诱导其凋亡,其凋亡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Mi ZQ  Jin NY  Sun YC  Li X  Lian H  Li J  Guan GF 《癌症》2004,23(8):910-913
背景与目的:尽管新城疫病毒(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但其抑瘤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 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基因在该病毒的抗肿瘤作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且 HN蛋白表达后能够定位于肿瘤细胞膜上,以 HN蛋白作为肿瘤细胞的外源抗原来研究其抑瘤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探讨 HN蛋白作为外源抗原在新城疫病毒抗肿瘤的作用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小鼠黑色素瘤的抑制效应.方法:在 C57BL/6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 B16黑色素瘤细胞 2× 105个.荷瘤第 2天,左后肢肌肉注射含新城疫病毒 HN基因的重组质粒,荷瘤第 7天,瘤内注射新城疫病毒 2× 109pfu;同时设单独 HN基因或 NDV治疗组及注射 PBS的对照组.通过抑瘤率观察动物体内的抑瘤效果;通过特异性细胞毒 T淋巴细胞( 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实验, ICAM Ⅰ、 CD48及新城疫病毒 HN蛋白在肿瘤细胞表面表达检测,探讨 HN蛋白所介导的抑瘤作用.结果:联合应用新城疫病毒及该病毒 HN基因对肿瘤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单独 HN基因及新城疫病毒,抑瘤率达 82.8%,特异性 CTL反应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率为 18.4%;单独 HN基因及新城疫病毒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6.6%、 41.0%,特异性 CTL活性分别为 4.4%、 10.1%;瘤内注射 NDV的肿瘤细胞表面检测到 HN分子的表达, ICAM Ⅰ、 CD48分子表达上调.结论:定位于肿瘤细胞表面的 HN蛋白介导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联合应用新城疫病毒及该病毒 HN基因显著增强了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表达新城疫病毒HN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抑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HT5”SS〗: 构建表达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vFVHN,探讨vFVHN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 SMMC7721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荷肝癌模型的体内抑瘤效果。〖HT5W〗方法〖HT5"SS〗: 以野生型鸡痘病毒(fowl poxvirus, FPV)282 E4株为载体,构建表达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vFVHN。采用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ribouridine,BrdU)加压法筛选重组体,并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其进行鉴定。采用噻唑蓝(methylthiazoletetrazolium,MTT)染色法检测vFVH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率,并通过检测抑瘤率观察其在C57BL/6小鼠荷肝癌模型的抑瘤效果。〖HT5W〗结果〖HT5"SS〗: 成功构建重组鸡痘病毒vFVHN,其对SMMC7721细胞的杀伤率为43.37%,对C57BL/6小鼠肝癌模型的抑瘤率为20.65%。〖HT5W〗结论〖HT5"SS〗: 重组鸡痘病毒vFVHN可有效杀伤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并对C57BL/6小鼠荷肝癌模型体内的实体肿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Chen Y  Xu Q  Wang L  Zhao G  Li S 《中国肺癌杂志》2001,4(1):29-32
目的 观察新城疫鸡瘟病毒及其HN基因与F基因对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肺腺癌细胞系在裸小鼠体内移植瘤动物模型 ,两组实验组瘤体内分别一次局部注射NDV病毒及携带HN及F基因的质粒 (pSV HN及pSV F)作抗肿瘤研究 ,同时设PBS对照。观察 5周 ,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处死后量瘤重 ,并作电镜和光镜检查 ,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 NDV及其基因的质粒 (pSV HN及pSV F)对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分别为 71.62 %和 79.40 % )。NDV组及质粒组与对照组瘤重均值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1)。对照组 14 %的肿瘤发生肝及肺的转移。NDV组电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内NDV粒子出芽。结论 NDV对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pSV HN及pSV F亦明显的抑制裸小鼠人肺腺癌移植瘤生长 ,其抑瘤作用机制与NDV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增殖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及溶解肿瘤细胞有关 ,由此推测在此过程中HN及F基因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采用裸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接种人骨肉瘤MG-63细胞的方法建立荷人骨肉瘤裸小鼠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熊果酸[5、10、20mg/(kg·d)]和顺铂[2mg/(kg·d)]进行干预治疗,疗程5天.称取瘤重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改变.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状况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IHC)观察肿瘤组织中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较模型组,熊果酸干预组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呈现细胞皱缩、片状坏死等病理性改变,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AI显著升高,瘤体重量显著减轻、抑瘤率显著升高,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熊果酸上述作用均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熊果酸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对荷人骨肉瘤裸小鼠移植瘤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并提高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7.
新城疫病毒HN基因构建的核酸疫苗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HN基因在NDV抗肿瘤上发挥的作用。方法 :以pVAX1为表达载体构建了含NDVHN基因的pVHN核酸疫苗 ,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在体外转染OS732细胞 72h后 ,用 3,5 二羟基甲苯法测定OS732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的变化。 6周龄BALB/c鼠左后肢皮下接种 2× 10 6个S180肿瘤细胞 ,分别于肿瘤接种后的第 7天 (肿瘤直径为 2~ 3mm)和第 17天瘤内注射 10 0 μg核酸重组体 ,同时设pVAX1对照组和单纯荷瘤对照组。荷瘤鼠经治疗后框窦采血 ,分离血清 ,测定血清唾液酸含量。取脾 ,采用FACS方法测定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结果 :pVHN体外转染OS732细胞后 ,能显著降低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 (P <0 .0 5 )。pVHN应用于荷瘤鼠显著降低血清中唾液酸含量 (P <0 .0 5 ) ,引起CD8+ 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增加 (P <0 0 5 )。结论 :单独HN基因在体外转染能够降低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 ,体内表达后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改变。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HN基因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城疫病毒HN基因对肝癌细胞SMNC7721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方法在体外转染含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质粒pVHN于细胞SMMC7721 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3,5-二羟基甲苯测定其唾液酸含量的变化;丫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FCM检测病毒HN基因和HLA-A,B,C的表达.结果:体外转染pVHN能显著地降低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P<0.05),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SMMC7721;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典型的细胞死亡形态学改变;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比较HN表达差异显著,HLA-A,B,C表达上调.结论:HN基因在体外能够显著降低肿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同时,使其高表达HN抗原,上调HLA-A,B,C表达,从而,可能增强了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和免疫识别,诱导了细胞SMMC7721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基于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RNA复制子和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核酸疫苗pIRSFV-HN,并探讨其体内外的抑瘤作用。方法:基于SFV RNA复制子和新城疫病毒HN基因构建核酸疫苗pIRSFV-HN,pIRSFV-HN转染人结肠癌细胞HCT-116,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HCT-116细胞HN的表达水平,以AO/EB双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以MTT法检测疫苗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构建C57BL/6小鼠右后肢皮下荷H22腹水瘤细胞模型,瘤体内注射pIRSFV-HN(共3次),检测该小鼠血清IL-2、IL-4、IL-10和IFN-γ水平和特异性CTL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基于SFV RNA复制子和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核酸疫苗pIRSFV-HN。结肠癌细胞HCT-116被疫苗转染后可有效表达HN蛋白,对照细胞则无表达;转染后HCT-116细胞出现凋亡的征象;该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最大抑制率达55.34%。移植瘤体内注射疫苗后,荷瘤小鼠血清IL-2、IFN-1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CTL活性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基于SFV RNA复制子和新城疫病毒HN基因的核酸疫苗pIRSFV-HN在体外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内可促使免疫趋向Th1优势,提高其抑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异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胞外区重组DNA和蛋白质疫苗,观察其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克隆鸡源性EGFR胞外Ⅱ-Ⅲ区与IgG-Fc融合基因,构建重组DNA疫苗质粒pVAX1-cEGFR-Fc和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cEGFR-Fc,后者转化大肠杆菌,将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蛋白质疫苗.免疫小鼠4次后接种Lewis肺癌细胞,19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重并计算抑瘤率,检测小鼠血清中抗EGFR抗体效价,并检测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ytotoxicity T lymphocyte,CTL)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异种EGFR胞外区重组DNA和蛋白质疫苗.DNA疫苗组、蛋白质疫苗组和联合免疫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7%、49%和63%.3组小鼠均检测出抗EGFR抗体和CTL反应.结论:重组疫苗能打破机体对自身EGFR分子的免疫耐受,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种疫苗的联合应用可进一步加强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