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骨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0个月。骨愈合时间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6.4±0.3)个月vs(8.5±0.7)个月,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77.5%,P〈0.05)。结论四肢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手术操作方便、患者依从性高,显著降低了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时长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愈合时间以及康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骨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与恢复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肢骨折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两种内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儿病历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观察组给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出现骨不连3例、过度生长2例、成角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6/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股骨干骨折给予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术中创伤相对较小,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40-1341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四肢粉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肢粉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植骨术对Pilon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近几年的68例Pilon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复位植骨术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和康复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VAS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率较对照组减少,AOFAS评分和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ilon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植骨术治疗,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老年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内固定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42例接受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常规组,46例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微创组。比较2组围术期基本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折恢复效果。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3、7 d V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微创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1.43%(P 0.05);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2组钢板位置稳固,均未发生钢板断裂和内固定松动。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 0.05),骨折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能减轻手术创伤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的疗效。方法 84例胫骨干中下段1/3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骨折端微创切口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完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14.26±2.67)d、(1.43±0.16)h)与对照组((14.63±2.32)d、(1.45±0.11)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5.52±0.28)个月)、术中出血量((120.0±46.2)mL)与对照组((9.32±0.32)个月、(155.0±50.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2.9%)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骨折端微创切口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干中下1/3骨折效果优于完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4月我院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86例,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以单纯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观察组以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折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率100%(43/43)高于对照组81.40%(35/43),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对照组23.26%(10/43),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应用于四肢长骨粉碎性骨折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组则行经皮微创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处理,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术后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随访1年对比两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下肢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中,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固定强度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朱磊  高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7):3051-3053
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探讨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优良率(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疗效显著,且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指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和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9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4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35例予以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尺偏角、掌倾角及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桡骨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桡腕关节面平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尺偏角、掌倾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Cooney腕关节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相较于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 C 型臂 X 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并择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7例,采取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53例,采取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并发症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尺偏角及掌倾角显著大于对照组,绕腕关节面平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桡骨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术后腕关节活动情况,且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5-02—2016-02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传统解剖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锁定加压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结果锁定加压组Pilon骨折恢复优良率95.65%明显高于传统解剖组的73.91%,P0.05。锁定加压组骨膜坏死等并发症率4.35%明显低于传统解剖组的26.09%,P0.05。锁定加压组患者治疗后1年Mazur评分、Pilon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解剖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加速术后康复和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3):555-556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用于四肢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根据固定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疗效明显,患者预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Schazker Ⅴ、Ⅵ型骨折常造成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及半月板等部位的损伤,且塌陷移位严重,若仅采用一侧锁定钢板,则较难支撑及满意复位。目的: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修复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后的效果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纳入76例Scha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n=38)和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n=38)进行治疗,通过X射线正、侧位片评估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并对胫骨平台内翻角、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住院时间、内固定后开始负重时间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关节强直、骨折延迟愈合、针道感染、骨折延迟愈合、膝内翻畸形多项并发症比较,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显著少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内固定松动断裂、膝关节不稳、切口感染、皮肤坏死、骨坏死及骨不愈合多项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组内固定后Rasmussen分级明显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优于膝前正中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更具有生物力学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照组采用非锁定支持钢板治疗。结果观察组骨痂最早形成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最早负重时间早于对照组,临床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膝关节HS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预后,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