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索羟基二芳基希夫碱及其在银纳米作用下的荧光性能,本文合成了60个羟基二芳基希夫碱化合物,并制备了银纳米溶液.这些化合物包含羟基处于芳环的4-,3-,2-,2'-和4'-不同位置的异构体.将化合物配制成无水乙醇溶液,测定了纯化合物溶液的荧光光谱以及化合物-银纳米溶液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1)化合物溶液的荧光发射波长与羟基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处于醛芳基2-位羟基的化合物荧光发射波长最长;(2)化合物在银纳米作用下,荧光发射波长均有移动,其移动的大小与取代基电子效应没有明显的定量相关性;(3)荧光发光强度相对于纯化合物,普遍发生了降低,仅有极少数化合物有增强.该结果对希夫碱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有理论意义,同时对银纳米用于有机化合物和生物检测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糖醛缩邻氨基苯甲酸希夫碱(HFAS)的合成、以及用HFAS和邻氨基苯甲酸(HAA)与稀土合成的7种三元固体配合物,并对配合物Nd(FAS)2(AA)进行了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表明Nd(FAS)2(AA)对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121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含手性原子的希夫碱系化合物的合成及SHG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含手性原子的中间体及六个希夫碱,测试工了旋光度和吸收光谱,含手性原子的化合物均有旋光值。所合成的样品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329.3-372.8nm。  相似文献   

4.
在水合硝酸铈(Ⅳ)的存在下,2,9-二甲醛-1,10-邻啡咯啉与2,2′-(亚乙二氧基)双苄胺在THF介质中形成了配合物Ce(NO3)4L.7H2O(L是相应的希夫碱大环),且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TG-DTA分析等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铈(Ⅳ)可作为20员希夫碱大环的有效反,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建议为「Ce(H2O)2(NO3)3L」NO3.5H2O,其中铈(Ⅳ)的配位数为12。  相似文献   

5.
基希夫碱分子中取代基的位置及分子内氢键对其荧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索含不同位置羟基的二芳基希夫碱的荧光性能,合成了24个邻羟基二芳基希夫碱化合物(XArCH=NArY),这些化合物包含13个2-OHArCH=NArY(2-OHBAY)和11个XArCH=NArOH-2′(XBAOH-2′),并测定了它们在无水乙醇中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基团X、Y以及分子内氢键对化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XBAOH-2′相比,2-OHBAY的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发射波长的影响更显著;相同基团X和Y的情况下,2-OHBAY比XBAOH-2′的荧光发射波长更长,可能是由于分子内的质子转移引起.研究结果对羟基希夫碱荧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体粉末方法,测试了苯系偶氮、嘧啶、吡啶酮、四氢喹啉甲川型染料,以及中间体共62个有机分子的SHG效应,发现其中14个品种具有SHG活性。考察了影响SHG效应的有关因素,发现电子效应基本一致的硝基和氰基取代染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SHG性质。说明电子效应并不是影响有机分子SHG活性的唯一因素,PPP-MO理论计算结果也证实了这点。  相似文献   

7.
以天然碱基腺嘌呤为母体,通过酰胺键和脲键引入芳环,合成出10个腺嘌呤衍生物。与腺嘌呤相比,腺嘌呤衍生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283~295nm,在吸收有害紫外射线UVA、UVB方面更具优势。通过分析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数据,探讨了分子共轭体系、取代基类型以及分子非平面结构对紫外吸收能力和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并对腺嘌呤衍生物光学性能与分子内氢键开合之间的关系作出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刘晓丽 《甘肃科技》2012,(23):67-70
为合成含偶氮基希夫碱,并明确合成产物的物理常数,以芳胺和水杨醛为原料,实验采用新方法合成了5-(4’-取代苯偶氮)水杨醛,再和氨基硫脲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含偶氮基希夫碱。对偶氮化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在0~5℃之间,pH值在5~6之间。通过红外光谱和理化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次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含偶氮基希夫碱。  相似文献   

9.
在KF-A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下,1-苯基-3-甲基吡唑-5-酮和对位不同取代基芳香醛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芳亚甲基吡唑-5-酮,测定了6个产物的15种溶剂中的紫外光谱,其最大吸收频率与Hammett取代基常数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3-取代-4氨基-5硫基-1,2,4-三与工烃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2种含烷硫(芳硫)基的1,2,4-三唑类衍生物,结构经^1H NMR及元素分析而确证,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A series of 2-benzylideneaminonaphthothiazol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corporating the lipophilic naphthalene ring to render them more capable of penetrating various biomembranes. Methods: Schiff bas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aphtha[1,2-d]thiazol-2-amine with various substituted aromatic aldehydes. 2-(2′-Hydroxy)benzylideneaminonaphthothiazole was converted to its Co(II), Ni(II) and Cu(II) metal complexes upon treatment with metal salts in ethanol. All the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by paper disc diffusion method with Gram po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Gram negative Escherichia coli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acteria.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all the Schiff bases and metal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agar streak dilution method. Results: All the compounds moderate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Gram positive and Gram negative bacteria. In the present study among all Schiff bases 2-(2′-hydroxy)benzylideneaminonaphthothiazole showed maximum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among metal complexes Cu(II) metal complex was found to be most potent.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validate the hypothesis that Schiff bases having substitution with halogens, hydroxyl group and nitro group at phenyl ring are required for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hile methoxy group at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aromatic ring has minimal role in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metal complexes are better antibacterial agents as compared to the Schiff bases.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孔微球硅胶基质,用两种方法合成了高效锌离子螯合亲合色谱填料。第一种是将硅胶经γ-缩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活化后与亚氨基二乙酸键合;第二种是先将γ-缩甘油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亚氨基二乙酸反应,再键合到硅胶上,然后与了子螯合,得到锌离子螯合物亲合色谱填料。对这两种填料的性质和色谱行为进行了研究。从对标准蛋白分离的结果来看,以第二种合成路线为佳。  相似文献   

13.
三氮唑类席夫碱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Ⅱ)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合成了5种5-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的席夫碱和5种3-氨基-1H-1,2,4-三氮唑-3-羧酸的席夫碱,其中6种为新化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氨基三氮唑羧酸的席夫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比氨基三氮唑席夫碱的活怀要好,杂环化合物中,含吲哚环的夫碱有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在医药、有机电子和发光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引入多个1,3,4-噁二唑结构单元,常常可以进一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功效性.通过将苯甲醛类化合物上的醛基转化为氰基后,再转化为四唑基,然后由苯四唑类化合物和对甲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3,4-噁二唑类化合物,此化合物保留了对甲酰基苯甲酰氯带入的醛基,可以进一步地采用相同方法循环反应下去,从而可以得到含有多个1,3,4-噁二唑-苯结构单元的系列链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5种不同结构的席夫碱(N-苯基苯甲亚胺、具有-OH基团的N-苯基-2-羟基苯甲亚胺和N-(2-羟基)苯基苯甲亚胺、具有-NO2基团的N-苯基-4-硝基苯甲亚胺和N-(4-硝基)苯基苯甲亚胺).利用循环伏安法对5种席夫碱水溶液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pH对席夫碱-CH=N-基团的电化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槲皮素的生物活性和席夫碱的特有性质将二者进行缩合反应制备出槲皮素席夫碱,并在含无水碳酸钠的无水乙醇中合成未见报道的槲皮素席夫碱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对所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确定了其结构.并研究了它们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与肝脏病变密切相关,是造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脏细胞肿瘤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病毒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仍然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开发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Reddy和他的小组设计合成了一系列 N,N-二取代的苯丙氨酸类似物,并证明了具有该种结构的化合物可对肝炎病毒聚合酶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以 L-苯丙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酯化成氨基酸甲酯、与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缩合成希夫碱、将亚胺结构还原、酸化脱酯4步反应合成了8种对丙型肝炎病毒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此类化合物的前体,最高总产率达到77.4%.测定产物熔点,通过核磁氢谱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实现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在碱Na2CO3或CH3ONa存在下,芳香醛或脂肪醛与芳香取代的甘氨酸甲酯反应,生成Schiff碱,Schiff碱在有机强碱DBU和金属离子作用下,生成1,3-偶极试剂,并与手性丙烯酸薄荷醇酯原位发生不对称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手性2,4-二醋基四氢吡咯衍生物;然后,在无水THF中用氢化铝锂还原,得纯的手性2,4-二羟甲基四氢吡咯衍生物,所有二酯基,二羟甲基四氢吡啶衍生物的结构都经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鉴定。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 5种含氮杂环 Schiff碱 ,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与化合物的组成相符 ,IR、1HNMR测定结果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