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茜  吴佳佳  王菊梅  董林  陈若平  叶山东 《安徽医学》2015,36(12):1451-145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9例 T2DM 患者,依据神经缺陷评分(NDS)将其分为 DPN 组和非 DPN 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NC 组)35例,测定各组皮肤 AGEs 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 NC 组相比,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非 DPN 组相比,DPN 组患者皮肤 AGEs 水平明显增(P <0.05),两组 HbA1c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2DM 患者皮肤 AGEs 水平升高可能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6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清果糖胺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果糖胺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能准确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与控制情况,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近期和长期血糖控制信息灵敏而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经门诊检查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0例,根据眼底检查以双眼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对照组53例(无DR),观察组77例(有DR).记录患者病程、体重指数、血压,测量空腹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可能影响DR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血清C肽值低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血清C肽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5或P<0.01).结论 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C肽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水平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小英  马丽娜  俞孝芳  范世宏  郑伟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2):1291-1291,1334
目的了解CA19-9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群中差异的水平。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A19-9水平,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性,并对CA19-9与糖化血红蛋白作相关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CA19-9水平为(36.85±21.53)U/mL明显比正常对照组(6.67±4.04)U/mL高(〈0.01)。CA19-9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A19-9水平在糖尿病组中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赵萍  周素娴  蒙艳 《右江医学》2014,(1):35-37,4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107例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同时检测四组患者的肌酐、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Hcy.结果 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Hcy水平随UAER的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可作为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分为合并脑梗死组(合并组)50例、单纯糖尿病组( T2DM组)40例,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RBP4,收集一般资料及常规生化检查结果。结果合并组血清RB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T2DM组(P<0.01)。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与年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呈正相关( 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发生与收缩压、RBP4相关。结论血清RBP4水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2 型糖尿病 (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 年6 月—2018 年8 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 例 老年T2DM 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 受试者的血清MCP-1 与SAA 水平,并应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研究分析血 清MCP-1、SAA 水平与T2DM 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MMSE 的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且血清MCP-1、SAA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MMSE 平均得分为(18.16±2.84)分,合并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6.92%,轻度、中度和重度认知障碍 组的血清MCP-1、SAA 水平较未合并组升高(P <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MCP-1、SAA 水平与MMSE 总分呈负相关(r s =-0.721 和-0.605,P <0.05)。结论 老年T2DM 患者存在严重认知缺陷,血清MCP-1、 SAA 是老年T2DM 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可作为评价T2DM 患者认知功能的 非侵入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选择研究对象119例,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54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白蛋白定量(24hUA)和抵抗素水平。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HbA1c和抵抗素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对比,两组之间的FPG、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型糖尿病肾病组24hUA和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结论抵抗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0.
高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前瞻性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肾病(DN)及其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55例正常对照组、66例不伴DN和68例伴DN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比较3组间的差异;对58例入组时无DN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降压等措施综合干预,追踪观察5年,观察干预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hs-CRP及肾功能的动态变化。 结果:入组时,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平均动脉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都匹配的条件下,入组时DN组的hs-CRP水平高于无DN的DM 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8例在随访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与30例在随访终点未发生DN患者比较,前者入组时和随访结束时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后者(P<0.05);经降糖、降压等综合治疗5年后,终点时未发生DN的DM1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入组时(P<0.05),而发生了DN的DM2组终点的血清hs-CRP水平虽较入组时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DM组和DN组逐渐增高,表明其可能是2型DM和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终点发生DN的DM患者有高水平的hs-CRP基线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N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中mindin的水平,分析血清mindin与糖尿病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96例,根据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albumin,UALB)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4h UALB<30mg)4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30mg≤24h UALB<300mg)25例,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24h UALB≥300mg)23例,正常对照组(N组)20例为体检中心健康人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清胱抑素C、24h UAL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mindin水平。所有统计分析结果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结果(1)N组血清mindin水平显著低于A组、B组、C组(P<0.05);C组血清mindin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B组、C组、N组分别为(162.87±17.29)pg/mL、(347.19±16.01)pg/mL、(453.65±20.86)pg/mL、(89.87±10.2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示,血清mindin水平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等呈正相关(r=0.788、0.887、0.715、0.512,P<0.05);与糖化血红蛋白无相关性(r=0.112,P>0.05)。结论血清mindin可能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并可能与肾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 OPG)与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个体、2型糖尿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各30例。用ELISA方法测定OPG,生化法测定空腹血糖( 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观察组间各指标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组及合并冠心病组血清OPG、FPG、HbA1c、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2型糖尿病组HbA1 c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P<0.01)。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OPG水平、血糖、胰岛素及HOMA-IR明显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与血清OPG、血糖、胰岛素升高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OPG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可能与胰岛素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A19-9、CA153、CA125、CEA及AFP的水平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CA153、CA125、CEA及AFP浓度;用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浓度;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患者组血清CA19-9、CA125及CA15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P=0.001、P=0.006);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9,P<0.001;r =0.567,P<0.001);糖尿病患者血清CEA的水平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71,P=0.045;r=0.361,P=0.009).结论:糖尿病患者的CA199、CA125及CA153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并且CA199、CEA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曾希云  高雪 《河北医学》2014,(5):807-809
目的:本文介绍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方法,并观察其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300例被确诊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0例为轻度2型糖尿病,100例为重度2型糖尿病,再选取1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与对照组均进行血糖、甲状腺激素、T亚群细胞的检测,并将重症组、轻症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轻症组的F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重症组的FPG、rT3水平、空腹胰岛素、CD8、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C肽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血清FT3水平、血清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T4、T3、TSH、CD4的检测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T亚群细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可以尽早的诊断出老年2型糖尿病,从而能够帮助患者及时的治疗与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价值。方法将80例T2DM患者根据其肾功能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各40例,同时选择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T2DM患者CysC与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的CysC与HbAlc水平也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在T2DM患者中,CysC与HbAIc呈正相关(r=0.39)。结论CysC与HbAlc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对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管内皮和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入选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测得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HbA1c<7%组42例,HbA1c 7%~9%组42例,HbA1c>9%组31例。同时入选8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外周动脉张力测定( PAT)技术检测所有入选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计算反应性充血指数( RHI)。所有入选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bA1c 7%~9%组和HbA1c>9%组患者的RHI值存在明显减低(P<0.05),且HbA1c>9%组患者RHI最低(P<0.05);②与HbA1c<7%组相比, HbA1c 7%~9%组和HbA1c>9%组患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 LVPW)、室间隔厚度( IVS)、左心室舒张晚期峰值速度( A)明显增加(P<0.05),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E/A值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7%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功能、左心结构及功能均会出现异常,其异常程度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空服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的浓度及其与血脂、肾功和血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CA199浓度;用己糖激酶法检测空腹血糖浓度;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用日立7600检测血清TG、TC、HDL、LDL、VLDL、BUN、Cr、Cys C及UA的浓度.结果:糖尿病患者U-mAlb>1.90 mg/dl组CA199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U-rnAlb<1.90 mg/dl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P=0.001);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 =0.529,P<0.001;r=0.567,P< 0.001);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与血清TC及LDL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76,P=0.001;r =0.296,P=0.008);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与血清BU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24,P=0.021);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的水平与Cr及U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25;r=-0.371,P=0.007).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浓度升高,且与疾病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59例健康者(C组)的血清晚期AGEs及ADPN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GEs、AD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组相比,A组及B组ADP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晚期AGEs、FPG、HbA1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晚期AGEs水平升高(P<0.05),A组ADPN水平降低(P<0.05).AGEs与FPG、LDL-C、HbA1c均呈正相关(P<0.05);ADPN与BMI、FPG均呈负相关(P<0.05);ADPN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晚期AGEs、ADPN与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晚期AGEs、ADPN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BIAsp30与BHI30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能力.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观测分别用BIAsp30与BHI30胰岛素药治疗前后早餐前后、午餐前后和晚餐前后的血糖动态变化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血糖控制效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糖动态监测:观察组患者早餐后峰值和晚餐后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患者(12.5%).结论 BIAsp30皮下注射给药对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较BHI30具有更强的血糖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