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挤压扩展的前缘部位,其典型流域地貌特征记录了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和地貌发育演化过程。门源盆地是位于祁连山中段内部的一个典型的山间盆地,其发育模式和地貌特征与构造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探究门源盆地北缘断裂及其不同区段构造活动性的差异及其成因,文中基于30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了盆地北缘横穿山体的15条河道的面积−高程积分(HI)和积分曲线(HC),再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HI值在盆地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门源盆地北缘断裂走向转折处——老虎沟为界,其西侧河道流域的HI值整体较高,东侧HI值普遍较低;结合野外活动构造调查结果,发现老虎沟东侧断裂已经挤压扩展到盆地内部,并发育一系列的活动逆断层−褶皱带,由此推断断裂走向变化及北东向断裂导致了流域HI值的分布差异。同时,盆地内部青石嘴镇附近出现一处HI高值异常,结合大地电磁探测结果推测盆地内部存在一条隐伏断层。另外,多数河道在主断裂通过上游一定位置时出现了河长坡降指数(SL)峰值波动,说明SL波动位置与断裂通过河道位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即构造活动可以对SL产生显著影响;而处于岩性变化位置附近的波动异常,可能表明局部河段的岩性变化对SL也有一定影响。综合分析表明,门源盆地北缘东、西段的地貌发育具有显著差异,主要受该区域活动构造即门源盆地北缘断裂的控制和影响,上述地貌参数是较为敏感的构造活动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3.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与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在地貌、断裂活动和地层接触关系等方面表现十分明显,通过构造地貌和构造年代学的分析方法,对其表现特征和运动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伊犁盆地新构造具4个演化阶段:①始新世晚期-渐新世盆地新构造运动起始活动阶段;②中新世盆地南缘隆升、北缘差异沉降阶段;③上新世末-早史新世盆地新构造强烈挤压隆升与沉降阶段;④中更新世至今盆地新构造差异升降运动阶段,伊犁盆地新构造运动对区内砂岩型铀矿成矿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活动期次决定了铀成矿时间上的分段性,活动强度决定铀成矿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边的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王玉珉 《地下水》2006,28(6):46-47,109
本文以山西台地中部一系列断陷盆地为例,探讨了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地貌与隐伏构造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下水蓄水构造的分布与新构造运动、地貌及隐伏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寻找蓄水构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合鄱阳湖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活动特点,并结合钻孔及剖面资料,分析了鄱阳湖盆地在东亚地区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下的地质演化过程,总结了控制鄱阳湖盆地发展的主要断裂构造及其特征以及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演化,最后进一步根据已有资料,总结了区域主要断裂的第四纪活动性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探讨析了盆地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认为,在中生代,中国东南部的燕山运动事件使一套大致平行的北东-南西向断裂带形成,并在此时期导致了鄱阳湖断陷,形成鄱阳湖沉积盆地的雏形;之后,随着赣江断裂系活动方式的变化,鄱阳湖盆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至第四纪,盆地中部发生整体拗陷并持续接受沉积;全新世中期后,演化成现代鄱阳湖。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主要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良杰 《地学前缘》1997,4(4):318-324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经历了震旦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新生代3个一级构造旋回。这种旋回性主要与板缘的拉张裂解,俯冲消减和碰撞闭等构块构造运动体制有关。每个一级构造旋回一般是以拉张体制下的盆地形成开始,尔后转化为挤压体制下的盆地,最终以构造反转结束。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可进一步分为6个二级演化阶段,即震旦一奥陶纪克拉通内裂隙盆地发展阶段,志留-泥留纪克拉通内挤压盆地演化阶段,石炭-二叠纪弧后  相似文献   

9.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运用遥感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结合地层和该区夷平面的形成、解体等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特征分析,对措勤盆地新构造断裂及其有关的地貌进行详细解译,分析其主要断裂特征,得知该区构造断裂总体呈现多阶段性,并与措勤盆地高原湖泊萎缩及整个高原隆升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渤海盆地构造变形分析及其拗陷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1.
STAGES OF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IN THE MENYUAN BASIN, QINGHAI PROVINCE  相似文献   

12.
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沉积等厚线图,分析得出的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如下:北北东及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将盆地切割为一系列断块;盆地西部为箕状断块,东部为箕状凹陷、早、中更新世为盆地的断陷阶段,晚更新世以来进入坳陷阶段;第四纪以来构造沉降速率呈加速度增强;构造活动的时空变化控制着洞庭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新构造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演化中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跃  董光荣 《地质论评》1992,38(5):426-430
在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塔里木盆地逐渐向封闭的干旱盆地演化。由于波动式的新构造运动在每阶段表现的形式有差异,因而盆地的演化也相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该盆地新构造运动大致经历了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以及晚更新世三个阶段,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对盆地的地貌影响最大。新构造运动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引起的,故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演化阶段在时间上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14.
合肥及其以东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合肥及其以东地区第四纪地层发育特征、地貌特征、地震等特征分析,认为合肥至浮槎山西麓为相对下降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南缘的梁园一带为现代上升区,浮槎山东部至巢湖一带为相对上升区。新构造运动表现有四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主要阶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经历了震旦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中—新生代3个一级构造旋回。这种旋回性主要与板缘的拉张裂解、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等板块构造运动体制有关。每个一级构造旋回一般是以拉张体制下的盆地形成开始,尔后转化为挤压体制下的盆地,最终以构造反转结束。塔里木显生宙盆地演化可进一步分为6个二级演化阶段,即震旦—奥陶纪克拉通内裂陷盆地发展阶段、志留—泥盆纪克拉通内挤压盆地演化阶段、石炭—二叠纪弧后裂陷盆地形成阶段、三叠纪弧后前陆盆地发展阶段、侏罗纪—老第三纪碰撞复活前陆盆地形成阶段和新第三纪—第四纪碰撞后继盆地演化阶段,其划分标志是以盆地性质及其构造格局的重大转变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时空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活动频繁,直接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破坏资源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甚大。该文将全国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每个灾害区又划分若干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的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未来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防治地质灾害乃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山新构造运动的分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北京西山若干新构造运动的标志及其地质年代测定资料,将该区新构造运动划分为“喜山期”和“西山期”两个阶段及其相应的15个新构造幕(H1—H5和W1—W10)。新生代以来,西山区新构造运动以不均衡的垂向差异性上升运动为主,兼有掀斜运动、断裂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运动以总体隆升背景上的脉动升降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新构造运动的地貌标志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东部新构造运动的地貌标志及其指示意义要给子重新认识。大陆东侧沿海地带在白垩纪至早第三纪时期是复杂高峻的山系,它们被雁行排列的裂谷分隔,新构造运动表现为不等量水平扩张和沉降或倾斜沉降。大陆东侧的海岸,从总体上来说是构造下沉港湾海岸。钱塘江口以北,从边缘海到太行山东麓的新构造运动反映了欧亚板块东部扩张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运动特征。台湾岛由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而强烈上升。但台湾海峡为强烈裂陷,华南沿海是倾斜沉降。  相似文献   

19.
跑马岭地区是一座以碳酸盐岩地质地貌为主题,以典型的地质剖面、幽深的峡谷、秀奇的溶洞、美丽的人工湖为主要景观的地质公园.公园内多层次分布的各类地质遗迹和景观对于研究新构造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系统调查,在跑马岭地区发现了差异运动、断裂活动、第四系褶曲、火山活动、地震等新构造运动的表现特征,针对各种特征开展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塔里木地台北缘库鲁克塔格断隆上,发现晚元古宙帕尔岗群与其下伏兴地塔格群之间为角度不整合。进一步研究了中元古宙兴地塔格群和晚元古宙帕尔岗塔格群在沉积建造、变质作用、构造样式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的差异,证明中元古宙末期曾发生强烈构造运动——兴地运动。它在1.3~1.4Ga达到高潮,0.95~1Ga时结束,形成塔里木地台基底。根据构造要素的叠加关系和变形特征,将这次构造运动划分为三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