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麻疹并肺炎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小儿麻疹并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36%,比对照组58.18%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皮疹消退、退热与住院的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78.58±11.89)分比对照组(64.35±10.01)分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疹并肺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在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观念,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过敏性紫癜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依从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为(7.96±2.03)d,住院时间(9.82±3.04)d,其护理依从度为95.83%;对照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为(14.95±3.44)d,住院时间为(17.97±4.85)d,其护理依从度为63.27%。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护理依从度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有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麻疹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小儿麻疹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率6.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6.61±3.32)d,对照组为(10.33±4.2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1例(2.33%)发生皮肤感染,对照组8例(18.60%)发生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麻疹患儿实施全面、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快患儿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合并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合并腹泻患儿2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段新生儿肺炎合并腹泻患儿28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改善时间(2.78±0.34)d,呕吐缓解时间(2.56±0.35)d,平均住院日(7.45±0.58)d;对照组腹泻组改善时间(3.57±0.24)d,呕吐缓解时间(3.86±0.17)d,平均住院天数(9.47±0.54)d;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小于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病床尾号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4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心衰患儿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机械排痰联合中药穴位敷贴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和机械排痰。对比两组患儿的炎性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阳性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阳性症状消失时间(4.6±0.7)d、住院时间(6.8±1.3)d均短于对照组的(5.3±0.9)、(9.5±1.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机械排痰并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可有效改善阳性症状,降低感染指标,缩短阳性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05例麻疹并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研究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麻疹症状改善、咳嗽、咳痰好转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麻疹改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嗽好转(5.33±1.02)d、咳痰好转(6.64±1.26)d短于对照组(7.75±1.11)d与(8.14±1.35)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态度(93.12±1.48)分、技巧(92.36±1.21)分、责任感(94.68±1.45)分,较对照组(81.67±2.49)分、(83.66±2.84)分及(82.39±2.78)分显著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疹并支气管肺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制定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麻疹症状,缓解咳痰、咳嗽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成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的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适合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肺炎儿童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所接收98例肺炎儿童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患儿综合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1.84%,对照组是71.43%,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3.1±0.7)d,实际住院时间为(4.2±0.4)d,对照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为(5.0±0.4)d,实际住院时间为(6.1±0.2)d,干预组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干预组患儿阴影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于肺炎儿童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部感染,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值得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临床上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和住院的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及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的满意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干预性护理措施有效缩短了心力衰竭纠正、肺炎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及住院的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缺陷引起的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给予48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儿显效15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2.4±0.8)d,气喘平均消失时间为(3.1±1.2)d,啰音消失时间为(3.4±1.3)d。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8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常规行小儿高热惊厥急救处理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惊厥持续时间(4.73±2.13) min、退热时间(3.14±0.98)d、原发疾病控制时间(5.28±1.36)d、住院时间(6.13±1.78)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92±2.65)min、(4.57±1.38)d、(6.92±2.67)d、(8.67±2.19)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保证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临床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提升,患儿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5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12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25例)采取人性化护理综合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起效时间和住院时间为(2.5±0.5)d、(2.8±0.4)d、(3.0±0.5)d、(4.6±0.8)d、(3.8±0.6)d和(5.4±1.0)d,上述临床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8.4%,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89.6%,组间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缩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值得进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81.2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7.48±1.86)d,显著短于对照组(13.57±2.89)d;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对照组83.3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21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06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儿施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干预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1.1%,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儿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施行综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呼吸频率与心率,缩短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与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纳德混悬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支气管炎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7d为1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纳德混悬液,7d为1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为(1.36±0.48)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1.69±0.49)d、咳嗽消失时间为(1.69±0.37)d、喘憋缓解时间为(1.98±0.74)d,平均住院时间为(3.9±1.2)d,对照组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为(3.26±1.64)d、哮鸣音消失时间为(3.39±0.78)d、咳嗽消失时间为(3.68±0.75)d、喘憋缓解时间为(3.65±0.32)d,平均住院时间为(6.32±1.22)d,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0、PEF以及FEV1.0/FV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应用布地纳德悬浮液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108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综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比对对照组,实验组发热、肺啰音、气促、咳嗽消失时间(2.13±0.65、3.15±1.17、3.26±0.74、4.95±1.32)d均更短(P0.05);并发症比对,实验组总发生概率3.45%较对照组20.00%显著更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中可取得显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肺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8例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及气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9,4.848,10.182,9.729,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EV_1、FEV_1/FVC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65,9.441,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SaO_2及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6,5.031,6.363,P 0.05)。结论儿童肺炎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利于其临床症状缓解及肺功能改善,对于促进患儿健康恢复及生长发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玉珍 《北方药学》2011,8(10):102-1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1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雾化吸入、胸背部物理治疗、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护理干预能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100例进行分组护理,依据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增加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各50例。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7.5±1.6)d、体温恢复时间为(2.6±0.8)d、咳嗽消失时间为(3.4±0.5)d、干湿啰音消失时间为(3.1±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对比护理满意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