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750 kV输变电示范工程的需求,对工程可能选取的4种大吨位电瓷绝缘子、4种大吨位玻璃绝缘子和3种不同伞裙结构的高强度、大直径电站支持绝缘子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多种污秽程度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污闪特性;比较了有、无RTV涂层的电站支持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差别.利用爬电比距法和污耐压法选取了不同污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线路悬式和电站支持绝缘子的外绝缘尺寸,推荐了三层伞和双层伞型线路绝缘子为优选伞型.研究表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比电瓷和玻璃绝缘子的耐污闪能力优异,建议在高海拔重污区首选复合型绝缘子.  相似文献   

2.
根据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的需求,对工程可能选取的4种大吨位电瓷绝缘子、4种大吨位玻璃绝缘子和3种不同伞裙结构的高强度、大直径电站支持绝缘子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多种污秽程度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污闪特性;比较了有、无RTV涂层的电站支持绝缘子污闷特性的差别。利用爬电比距法和污耐压法选取了不同污区、不同海拔高度的线路悬式和电站支持绝缘子的外绝缘尺寸,推荐了三层伞和双层伞型线路绝缘子为优选伞型。研究表明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比电瓷和玻璃绝缘子的耐污闪能力优异,建议在高海拔重污区首选复合型绝缘子。  相似文献   

3.
《电气工程学报》2011,(6):76-78
对500kV输电线路耐张串在使用复合绝缘子时的力学负载进行了试验、分析与三维有限元模拟研究,在力学机械性能方面验证500kV耐张串使用复合绝缘子的可行性,提高输电线路的抗污闪能力,拓宽复合绝缘子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瓷绝缘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输电线路设备,在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其静电集尘效应使绝缘子表面积污严重,污闪概率比交流电场大为增加。为了减少直流瓷绝缘子的污闪概率,将原有绝缘子作为母体,根据电场分布理论、气体放电理论和沿面放电理论,通过设置附件系统来抑制污秽放电现象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未改变绝缘子的电气距离和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应用附件系统可大幅度提高污秽闪络电压。这对提高特高压直流瓷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电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复合绝缘子在特高压直流工程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复合绝缘子在国内外高压、超高压交直流线路应用情况,实践显示已有的复合绝缘子运行效果良好,提高了耐污闪能力,减少了运行维护的工作量。以云广±800kV直流工程为例,计算表明在耐张串上采用复合绝缘子可以满足相关规程规定,与盘型绝缘子相比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由于在特高压直流线路耐张串应用复合绝缘子尚属首次,因此,云广直流线路中采用复合绝缘子的实践及其运行经验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新型高自洁防污闪(SRTV)涂料,该涂料是在普通防污闪涂料(RTV/PRTV)的基础上,保留了防污闪涂料原有的特性,并且在涂料中引入了纳米级高绝缘补强材料,有效降低了绝缘子表面的污染物黏附,增强了自洁功能。通过一系列特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SRTV涂料能显著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憎水迁移性。为此,SRTV防污涂料的应用可以提升超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防污闪性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空间直流电场和伞裙表面电荷静电将造成高电压直流工程用复合绝缘子伞裙表面快速并大量积聚电荷,引起绝缘子沿面电场畸变且闪络电压降低,从而导致高电压直流工程用复合绝缘子的绝缘性能和耐老化性能下降。以FXBW6-10/70型号的高电压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为例,建立复合绝缘子二维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表面存在有电荷的高电压直流复合绝缘子进行电气特性分析,研究表面积聚电荷的正、负极性以及电荷积聚量对伞裙轴向和径向电场分布的影响规律,采用改进的电容探头测量伞裙表面积聚电荷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验证有限元仿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导线侧三交汇点处场强最大值与伞裙表面积聚的负极性电荷量呈负相关,与伞裙表面积聚的正极性电荷量呈正相关;伞裙表面积聚电荷存在由伞裙内侧逐步向伞裙边沿扩散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1月7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交流系统用盘形瓷或玻璃复合伞裙绝缘电子元件》技术标准,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提出,基建部负责解释,科技部归口。该标准适用于交流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及变电站用盘形瓷或玻璃复合伞裙绝缘子,在标准中规定了标称电压高于1000V,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伞盘及绝缘长度对220 kV复合绝缘子电场强度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220 kV复合绝缘子在不同绝缘长度、不同伞盘距离和有无伞盘时沿面电场强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长度小幅增加对电场强度分布有所改善,伞盘对电场强度分布影响不大,选用加长型绝缘子和改变伞盘结构对复合绝缘子电场强度分布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复合绝缘子应用背景和750kV输变电工程复合外绝缘应用现状,总结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kV第二通道输变电工程在变电站和线路工程复合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展望了750kV输变电工程复合外绝缘应用的前景,结果表明,实现电站外绝缘的全复合化是电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海—西藏±400 kV直流线路工程进行了绝缘配合研究,给出了高海拔地区常规直流线路绝缘子片数和串长选择方法,推荐了青海—西藏±400 kV直流联网工程线路绝缘子配置方案;给出了高海拔地区直流线路杆塔的最小空气间隙距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于充分论证电站一次设备外绝缘全复合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首先从材料特性、制造工艺、结构特点等角度阐述了传统瓷绝缘子的弱点,在此基础上对复合绝缘子和瓷绝缘子机械电气性能、耐候性能、运行维护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提出了针对各类型设备的复合解决方案。结论表明复合绝缘子拥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性优势,复合绝缘子逐步取代传统瓷绝缘子应用于电站设备外绝缘,实现外绝缘的全复合化是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雾霾造成的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雾霾对电网的影响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湿度,使输变电设备外绝缘表面湿度增加,发生污闪事故,其二是污秽度,雾霾使输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面污秽增多,在适宜湿度下,导致污闪现象频发。主要是研究雾霾对输变电设备外绝缘影响的因素及防护措施,主要包括雾霾特征、污闪机理、防护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750 kV紧凑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750kV同塔双回紧凑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的重点成果。研究了在西北高海拔地理环境下包括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无功补偿、潮流不平衡及导线换位、导线选型及排列方式、外绝缘特性试验、电磁环境、杆塔及基础、雷电性能、电晕特性及海拔高度影响、绝缘子串形式及力学特性、绝缘子串电位分布及均压环优化配置、相间间隔棒配置及机电特性试验、导线舞动及脱冰跳跃抑制措施、带电作业、继电保护15大项技术内容。该关键技术研究属国际首创性科研工作,填补了在高海拔地区750kV紧凑型输电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取消750kV线路A1S断路器和GIS断路器合闸电阻可节省费用,并提高断路器运行可靠性。研究了取消750kV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的可行性。提出了以线路的闪络率及避雷器能量作为取消750kV线路断路器合闸电阻的判据。介绍了线路闪络率的计算条件和方法,给出了取消合闸电阻后的750kV线路过电压水平和线路的绝缘水平以及几种限制过电压措施。  相似文献   

16.
紫外成像仪在750 kV输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750kV示范工程运行经验总结,主要对紫外成像仪在超高压输电工程绝缘检测中的应用做了理论性分析,介绍了目前正在电力系统推广使用的紫外成像仪的基本原理及其在750kV工程运行维护中的各种应用项目,主要是针对绝缘子绝缘能力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绝缘子的扫描探测,可以得到图片或视频信息,以发现人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结构缺陷和表面轻微污秽,安排人员及时对绝缘子、金具等进行更换与清洗,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依托南方主网与海南电网联网工程,运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建立了500 kV架空线路与海底电缆线路的雷电侵入波仿真计算模型,采用修正后的电气几何模型法来计算最大绕击雷电流,采用先导发展法作为绝缘子串和空气间隙放电闪络判据,计算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反击时,无避雷器和有避雷器2种情况下海底电缆主绝缘上所承受的雷电过电压,据此校核海底电缆雷电冲击绝缘水平及避雷器配置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合理配置避雷器大大降低了雷电过电压对海缆的影响,在架空线路遭受绕击和-250 kA雷电流反击时,海底电缆最大雷电过电压分别为-916 kV和-923 kV,海底电缆绝缘裕度和避雷器配置满足防雷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直流电压下大吨位绝缘子双串并联覆冰闪络特性,针对CA 785EX绝缘子进行不同串间距下的电场仿真分析,并开展不同污秽度下单I串和双串并联人工覆冰闪络试验。通过分析高速摄影仪拍摄的电弧发展过程,揭示覆冰条件下串间距对双串并联绝缘子冰闪过程、冰闪电压及泄漏电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双串并联时电场会发生不同程度畸变,冰闪过程中电弧发展和泄漏电流呈一定规律性;不同污秽条件下,串间距的影响程度不同;当串间距≥600 mm时,串间距对双串并联绝缘子冰闪电压的影响不显著。研究成果为绝缘子选型配置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第一条高海拔750kV线路的设计,以及国内外导线选型及电磁环境要求,介绍了导线截面及分裂形式对750kV单回线路各种导线的电磁环境、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工程经济性等方面影响的规律,综合考虑技术性和经济性,推荐了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官亭—兰州东线路工程的导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