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矿既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也是矿物构成最复杂的稀土矿。稀土矿物不但与铁、铌、钍等多金属矿物复杂共生,自身也是由氟碳铈镧矿和独居石为主组成,生产上经选矿与铁矿等非稀土矿物分离,也只能获得混合型稀土矿。冶金处理这种稀土精矿比处理单一型的氟碳铈镧精矿都要难度大。  相似文献   

2.
萤石型稀土矿浮选通常是采用抑制剂抑制萤石及其他脉石矿物、羟肟酸类捕收剂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浮选得到的稀土精矿经磁选提纯得到最终稀土精矿,然后从稀土浮选尾矿中回收萤石的选矿工艺流程,该工艺和药剂虽然高效回收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矿物,但肟类捕收剂有一定毒性,且在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时萤石受到强烈抑制,不利于再次浮选回收。因此,针对某复杂难选萤石型稀土矿,其中主要有用矿物为稀土和萤石,REO品位为1.526%、CaF2品位16.128%,矿样中REO总含量的80.24%、13.28%和5.82%分别分布于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和褐帘石中,通过采用无毒药剂,研发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工艺技术,采用具体的选矿方案:矿样磨矿—浮硫除杂—浮硫尾矿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浮磁分离,最终闭路试验获得REO品位为53.81%、REO回收率为52.56%的稀土精矿和CaF2品位为92.03%、CaF2回收率为67.77%的萤石精矿,实现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稀土和萤石的绿色同步回收,也为稀土萤石混合精矿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包头白云鄂博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稀土精矿进行分级筛选得到了不同粒级的稀土精矿。为分析不同用量捕收剂对不同粒级稀土精矿浮选效果的影响,选择506E为捕收剂,利用XFD-0.5L单槽浮选机,对不同粒级的稀土精矿进行浮选。研究得出:粒级不同时加入相同剂量的捕收剂会对浮选效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粒级为-37+25μm时浮选效果优于其他粒级,回收率最高可达96.55%,产率可达97.85%;浮选气泡的出现频率与REO回收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稀土矿物的浮选泡沫研究和提高稀土矿物的浮选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包头矿是世界上罕见的大型多金属共生矿床,富含铁、稀土、铌、萤石等多种有价成分,稀土储量极为丰富。包钢选矿厂自1965年投产以来,主要回收了该矿石中的铁矿物,其次回收了部分稀土矿物,大部分稀土矿物作为尾矿排入尾矿坝中。为了提高包  相似文献   

5.
由于白云鄂博原矿性质的不断变化,稀土精矿的性质也随之改变,从而影响后续冶炼工艺REO的收率。通过化学多元素、粒度、配分、化学物相和矿物组成分析对白云鄂博稀土精矿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粒度、REO品位、铁磷比等因素对稀土精矿焙烧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云鄂博品位REO 53.11%的稀土精矿中主要的杂质元素为CaO、P2O5、F、TFe和SiO2,REO在-30 μm粒级中分布率为90.24%,镧、铈、镨、钕轻稀土配分合量为97.89%,主要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当稀土精矿的粒度变细和水浸温度、REO品位及铁磷比增加时,均有助于提高焙烧矿REO浸出率,适宜的矿酸比为1:(1.3~1.4),适宜的铁磷比为3:1~4:1。本研究查明了白云鄂博稀土精矿的性质,为后续冶炼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萤石型稀土矿浮选通常采用抑制剂抑制萤石及其它脉石矿物,羟肟酸类捕收剂优先浮选稀土矿物,浮选得到的稀土精矿再磁选提纯得到最终稀土精矿,再从稀土浮选尾矿中回收萤石工艺流程,该工艺和药剂虽然高效回收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矿物,但肟类捕收剂有一定毒性,且在优先浮选稀土作业萤石有用矿物的可浮性被强烈抑制,不利于萤石的再次浮选回收。因此,本文采用无毒药剂及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工艺技术,针对复杂难选萤石型稀土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选矿原则工艺流程为:原矿磨矿-浮硫除杂-浮硫尾矿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浮磁分离。由于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分离浮选作业消除了稀土萤石混合精矿中不同矿物颗粒与捕收剂作用后形成无选择性杂凝聚团对磁选作业的不利影响,明显提高稀土精矿指标。对REO品位1.51%,CaF2品位16.13%的萤石型稀土矿原矿,磨矿细度-0.074 mm 含量占85%,采用预先浮硫,浮硫尾矿一次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粗选、六次稀土萤石同步浮选精选、稀土萤石混合精矿四次浮选分离和两次磁选分离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稀土精矿REO品位53.81%,REO回收率52.56%,萤石精矿CaF2品位92.03%,CaF2回收率67.77%,实现了萤石型稀土矿中稀土和萤石的绿色同步回收,也为稀土萤石混合精矿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MLA结合显微镜鉴定、单矿物提纯、化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某复杂铌稀土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包括矿石的矿物组成、各主要矿物的嵌布粒度、解离度和嵌布状态,有价元素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选性分析,以期为这类复杂稀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矿石中的有价矿物为稀土矿物、磷灰石和铌矿物,其中稀土矿物以独居石、直氟碳钙铈矿和胶态相稀土为主,铌矿物主要是易解石和铌铁矿.矿石中铌、稀土矿物嵌布粒度细,与磷灰石、褐铁矿连生关系复杂,解离度较低,预计采用单一磁选或者浮选方法难以将铌、稀土矿物与磷灰石或褐铁矿进行有效的分离.而磷灰石的嵌布粒度较粗,解离性好;磷灰石单矿物中含稀土REO 1.28%,且可浮性优于独居石和直氟碳钙铈矿.因此建议采用物理选矿方法获得稀土-磷混合精矿,再结合冶金方法处理回收稀土及磷.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白云鄂博共生铁矿石的矿物组成、稀土矿物嵌布特征以及优先浮选稀土工艺,同时对浮选过程的规律性作了描述。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_(204)+AM作捕收剂、水玻璃作抑制剂和1号起泡剂组合的药剂制度,在矿浆pH9、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稀土矿物与非目的矿物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从原矿直接优先浮选稀土可获得含RE060·13%、回收率61.82%的稀土精矿。  相似文献   

9.
针对白云鄂博稀土精矿镨、钕配分合量降低的问题,采用配分分析、粒度分析、物相分析、矿物组成分析研究了稀土分选流程中镨、钕配分合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稀土精矿中镨、钕配分合量为19.59%,相对入选给矿(强磁尾矿)降低了1.18个百分点;随着矿物粒度的减小,REO-F分布率逐渐降低,镨、钕配分合量与粒度分析结果相矛盾;相对入选给矿(强磁尾矿),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矿物含量比值增加了0.41,稀选尾矿降低了0.50;由于氟碳铈矿镨、钕配分合量低于独居石,故镨、钕配分合量在稀土精矿中降低,在稀选尾矿中升高。该研究对白云鄂博矿稀土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成像技术,微区能谱分析,自动矿物分析软件,对四川冕宁稀土精矿中钍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稀土精矿中存在钍的独立矿物(钍石、铀钍石、铅钍石等),且27.28%的ThO_2存在于钍的独立矿物中,52.46%的ThO_2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稀土矿物(氟碳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中,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硅酸盐矿物主要为硅钛铈矿,二者矿物中ThO_2的平均含量相对较低,磷酸盐矿物主要为独居石,其ThO_2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氟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个别独居石中ThO_2含量高达5.91%;此次研究可为今后充分合理回收稀土精矿中的钍资源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外某富铁型稀土矿中铁、稀土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连生包裹紧密,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分离困难,本文通过优选铁矿物选择性抑制剂和稀土矿物捕收剂,形成适于该矿石分选的浮选降铁-磁选除杂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REO品位为2.95%, Fe2O3含量40.30的稀土矿样品,以RF-10为铁矿物抑制剂、RFS为稀土矿物捕收剂,经浮选降铁-磁选除杂工艺可以得到REO品位为36%的稀土精矿产品,铁矿物脱除率达95%,论文研究成果为含铁稀土矿的有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包头矿稀土浮选实践与工艺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包头矿稀土矿物的赋存状态和嵌布特征入手,阐述了其难以分选的原因所在,总结包头矿稀土选矿现行生产流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浮选工艺及药剂制度的改进方案,描述了浮选过程中的某些规律性。指出捕收剂H_(205)以及与AM混合使用对包头稀土矿物具有良好的浮选性能;从混合浮选泡沫中浮选稀土和从原矿中直接浮选稀土工艺是包头矿稀土选矿较理想的两个工艺流程,从混合稀土精矿中分选氟碳铈矿和独居石精矿是获得单一稀土精矿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格陵兰岛Ilírnaussaq岩体内异霞正长伟晶岩中稀土矿物和元素的分布与赋存状态,采用化学分析、电子探针、矿物能谱分析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进行了矿石的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单矿物化学成分以及稀土矿物赋存状态的研究.结果 表明:异霞正长伟晶岩中稀土氧化物平均品位0.64%,重稀土含量占比达33%;通过电子探针和单矿物化学分析,确定了异性石是主要的赋稀土矿物,异性石稀土含量约占矿石的95%;异性石中含有独立的稀土矿物,且稀土矿物呈细粒嵌布于蚀变的异性石中.研究结果对异霞正长伟晶岩的进步一选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偏光显微镜,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AMICS)、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结合化学分析等分析手段对白云鄂博尾矿的物质组成,稀土矿物嵌布特征、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稀土的含量(REO)为6.42%,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长石、闪石、辉石、云母、重晶石和磷灰石等;稀土矿物嵌布粒度细小,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单体解离度分别为55.07%、50.47%,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极为复杂。约95%的稀土元素赋存于稀土独立矿物中,约百分之五的稀土以类质同象或细小包裹体分散在其它矿物中。基于上述稀土矿物的嵌布特征及稀土元素的赋存特点,推荐采用分级一磨矿一浮选流程进行试验,以实现稀土矿物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5.
广西平南县稀土矿成矿母岩主要为六陈岩体(中—中粗粒钾长花岗岩)和大容山岩体(中—中粗粒斑状石榴紫苏堇青黑云二长花岗岩),通过对2种含矿母岩岩相、矿物成份、化学成分、稀土矿物赋存状态进行分析,指出六陈—大容山花岗岩中富含磷钇矿、磷灰石、褐帘石、独居石、锆石、榍石等稀土矿物(含稀土矿物),为稀土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国内稀土资源的回收利用,基于矿物型稀土矿石的矿物特性,对国内矿物型稀土矿选别流程和浮选捕收剂的机理进行了综述。指出矿物型稀土主要以常规选矿方法进行选别,而如今稀土矿伴生关系相对复杂,联合工艺选别成为主要趋势;阐明了现今对单一捕收剂与稀土矿物之间的作用的研究已较深入,联合捕收剂的协同作用机理研究与新型药剂的合成是未来稀土矿物捕收剂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某地含稀土磷矿是以胶磷矿、隐晶质磷灰石等矿物组成的磷块岩石,由于稀土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胶磷矿、磷灰石中,物理选矿同步富集在磷精矿中,再通过化学方法分离磷和稀土。根据该矿浮选磷精矿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性质,对精矿进行了硝酸浸出—浸出液分步提取磷和稀土的详细湿法试验研究,即精矿在质量液固比5:1,硝酸浓度400g/L,常温条件下分解2小时得到硝酸浸出液,硝酸浸出液先用氢氧化钠将浸出液酸度调至pH=1.8~2.0,加入草酸沉淀得到草酸稀土;稀土尾液用氢氧化钠将液体酸碱度调至pH=8.0~9.0,加入氯化钙沉磷得到沉磷固体产品;最终获得了P2O5品位38.54%的沉磷固体产品(活性磷酸钙),P2O5回收率99.04%,REO品位1.673%的草酸稀土,REO回收率为95.28%,实现了常温条件下磷和稀土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8.
<正> 香花岭铅锌选矿厂生产的铅锌精矿因含砷高(1.5%左右),造成产品降级扣款和拒运积压,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为此,我们进行了降低铅锌精矿含砷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一)矿石性质香花岭铅锌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及含银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类矿物和少量绿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德昌县大陆槽稀土矿主要稀土矿物为氟碳铈矿,其嵌布粒度细,与其他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萤石、重晶石、锶钡硫酸盐矿物等伴生矿物含量高,矿石泥化现象严重,造成稀土矿物难以回收利用。针对目的矿物的分布情况和矿石性质,确定了浮—磁联合的工艺流程,重点考察了脱泥、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抑制剂、起泡剂等条件试验,最终确定了预先脱泥,磨矿细度-0.074 mm占65%,采用水玻璃为抑制剂,新型捕收剂103为捕收剂,SL-301为起泡剂的“预先脱泥—两粗—三扫—三精—精扫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品位30.38%、回收率73.74%的浮选精矿和品位11.93%,回收率13.41%的浮选次精矿;浮选精矿通过磁场强度为1.19×103 kA/m的“一粗一扫”强磁作业后,获得品位61.11%、回收率60.09%的最终稀土精矿,浮选次精矿经场强1.19×103 kA/m的强磁产出的粗精矿和浮选精矿经强磁产出的中矿混合再次经过1.19×103 kA/m强磁作业后产出品位56.03%、回收率3.87%的稀土磁选次精矿,磁选产出的精矿和次精矿总回收率达63.96%。  相似文献   

20.
羟肟捕收剂对稀土矿物的浮选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俊 《有色金属》1998,50(2):36-39
研究了H316和H205两种羟肟酸类捕收剂在稀土矿物浮选的工业试验及工业生产中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H316与H205均是稀土矿物的有效捕收剂,H316与H205相比,稀土精矿产量和回收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水玻璃用量显著地减少,稀土精矿药剂费用降低了6.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