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7例齿状突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84年 1月~ 1998年 6月共收治齿状突骨折 87例 ,经头颈双向牵引后分别采用Minnerva石膏固定法、经后路固定融合术、经口齿状突切除减压融合术和齿状突加压螺丝钉直接内固定治疗 ,获满意效果。临 床 资 料本组男 5 8例 ,女 2 9例 ;年龄 6~ 6 4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10h~ 11年。致伤原因 :交通伤 5 6例 ,坠落伤 2 2例 ,摔伤 4例 ,其他伤 5例。 87例中新鲜骨折 2 1例 ,陈旧性 6 6例。其中合并寰椎后弓骨折 4例。骨折后引起寰枢关节前脱位 33例 ,后脱位 5例 ,旋转性半脱位 2 1例。按Anderson分类法 :Ⅰ型 5例 ,Ⅱ…  相似文献   

2.
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全损伤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隐匿少见的脊柱损伤,此类骨折骨不连发生率高,尤其是Ⅱ型骨折不愈合发生率高达88%,平均33%,故应早期手术稳定[1]。1999年1月~2003年3月笔者采用纯钛空心螺钉固定术治疗齿状突骨折脱位合并颈髓不全损伤27例,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8例,女9例;年龄26~59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11例,跳水伤3例,塌方伤5例。合并颅脑损伤及肢体骨折7例。所有患者出现颈枕部疼痛,活动受限。术前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标准,C级6例,D级14例,E级7例。所有患者经颈椎正侧位、张口位X线片及CT…  相似文献   

3.
本科自 1999年 1月以来 ,对 6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不稳 ,采用Apofix系统治疗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1~ 62岁 ,平均 4 2 .4岁。损伤类型 :3例为新鲜伤 ,3例陈旧伤。齿状突骨折类型 :Ⅱ型 4例 ,Ⅲ型 2例。损伤距手术时间 :7d~ 9a。其中合并有脊髓损伤 5例 ,均表现为四肢麻木无力 ,肌力减退 ,行走因难 ;1例仅感颈后局部酸痛、活动不适。2 治疗方法 对伴有脊髓损伤的寰枢椎不稳患者除全身综合治疗外 ,4例行颅骨牵引 ,2例行Halo -Vest架复位固定。复位满意及病情稳定后 ,…  相似文献   

4.
王仁春  余新光 《人民军医》2001,44(11):670-670
影象学诊断对先天性寰枢椎脱位畸形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 ,我院收治此病 2 4例 ,现将影像学诊断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7~ 5 0岁 ,平均 2 5 5岁。出现症状 4个月~ 2 0年。均合并颅颈交界处畸形 (骨性畸形 )。经术前确诊后均行后路枕颈 (或寰枢椎 )融合固定术 ,经口咽入路行齿状突磨除术 19例。1 2 影像学检查1 2 1 X线和颅颈交界处断层 测量方法 :(1)寰枢椎间距离 (ADI) :18例ADI距离 4~ 17mm ,平均7 4mm ,其中齿状突发育不全 6例ADI距离正常 ;(2 )齿状突后缘至椎管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间收治的>60岁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60~86岁,平均68.1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寰椎骨折5例;枢椎骨折15例,其中齿状突骨折8例,C2椎弓骨折6例,C2椎体骨折1例;寰枢椎损伤伴下颈椎损伤5例;寰枢椎同时损伤2例,其中齿状突骨折伴寰椎侧块骨折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椎前弓骨折1例;寰枢关节脱位1例.并发脊髓损伤4例.保守治疗8例,开放手术治疗8例,微创经皮手术治疗12例.结果 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创经皮组短于保守组与传统手术组(P<0.05).保守治疗组2例死亡,开放手术组1例死亡,其余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56个月,平均16.8个月.保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50%,开放手术组为72%,微创手术组为75%.保守治疗组中4例发生并发症,传统手术组3例,微创手术组2例.结论 老年上颈椎损伤发生率较高,其损伤特点以低能量暴力为主,损伤类型以齿状突骨折最常见,具有脊髓损伤发生率低、漏诊率高等特点.在排除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治疗特别是微创手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高嵩  宋涛 《人民军医》1999,42(3):131-131
1993年3月~1997年12月,我们采用寰枢后路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4例,疗效可靠。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31岁。齿状突骨折12例,齿状突发育不良2例。合并寰枢椎脱位10例,横韧带断裂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周~2年,平均5个月。1.2 手术方式 在颅骨牵引下行寰枢后路融合术。常用方法为:(1)Gauie法,即经后路将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用钢丝扎紧并植骨融合;(2)Brooks法,经寰椎后弓两侧各绕钢丝,并经枢椎椎板下穿越,两侧各植一骨块并扎紧钢丝。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颈胸石膏或头环背心外固定。常规应用地塞…  相似文献   

7.
作者分析了508例(男310例、女198例)3~18.9岁正常儿童的颈椎片,以确定儿童齿状突的正常发育程度及其与环椎前弓的关系。通过两种测量法对齿状突进行评价:1.测量枢椎关节块上缘至齿状突尖的高度,是为齿状突总高度;2.从环椎前弓上缘至后弓上缘作一连线,测量齿状突尖至此线的距离,称此测量值为齿状突“低位”值,高于此线为正值,低于此线为负值。为避免后伸位可能形成的齿状突发育不全的假象,应于中间位时摄颈椎侧位片。测量结果作了统计学分析。分析表明:齿状突高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高,齿状突低位值从8岁以下儿童的明显负值在年龄更大的儿童中变成了正值。除15~18.9岁年龄组中女性齿状突高度小于男性(P<0,001)外,其余各年龄组男女间无显著  相似文献   

8.
CT多层面重建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枢椎齿状突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颈椎损伤 ,发生率约占颈椎骨折的 10 %~ 14 %。由于齿状突在解剖形态及结构上的特殊性 ,损伤后不仅可导致寰枢椎不稳形成高位颈脊髓的急性或慢性的压迫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而且其不愈合率发生也较高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1 材料与方法10例中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3~ 46岁 ,平均 3 2岁。新鲜损伤 9例 ,陈旧性损伤 1例。损伤原因 :交通事故 6例 ,跌落伤 2例 ,坠物砸伤 1例 ,翻跟斗 1例。 6例伴有脊髓神经损伤症状。采用ProspeedAi型全身螺旋CT扫描机 ,标准仰卧位 ,以鞍底为基线向下扫描 ,层厚 2mm ,螺距 …  相似文献   

9.
髁突骨折是颌面外科常见的外伤之一 ,约占下颌骨折的10 %~ 30 % ,髁突骨折多为闭合性损伤 ,常合并有其他面骨骨折及面部软组织伤 ,因局部肿胀 ,关系紊乱 ,磨牙早接触、前牙开等 ,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但应注意髁突骨折常并发有颅脑伤及全身内脏、四肢等损伤。本文收集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的 4 5例髁突骨折诊治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3例 ,女 12例 ,10岁以下者 2例 ,11~ 5 0岁者 4 0例 ,5 1岁以上者 3例。骨折部位 :髁突粉碎骨折 10例 ,髁突颈部骨折 2 0例 ,髁突颈下部骨折 13例 ,髁突纵折 2例。…  相似文献   

10.
张捷  曾绍清 《西南军医》2007,9(2):64-64
目的 探讨牵引和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颅骨或枕颌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治疗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5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型2例,Ⅲ型1例。结果 随访1.5~3.0年,骨折全部愈合,均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 头面部有创伤,颈痛伴活动受限,应注意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对伤后无明显严重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齿状突骨折病人急时牵引或手术治疗,远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颈椎屈曲位侧位像上,C_1前弓与齿状突间隙称为齿状突前间隙(PDS)。作者复习了300名患者的颈椎侧位像,采用自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三种姿势投照,发现26例有V 形PDS。男女之比为2:1。6例小于20岁,2例大于40岁,其余为20—40岁。齿状突后方椎管前后径除3例为20—21mm 外,其余在23mm 以上,无明显狭窄。几乎所有病例中,屈曲位时测量副的前弓尾侧端PDS 都为0.0—1.5mm,大多数病例前弓头侧端PDS 在4mm 以下,寰枢椎棘间距(ISD)在屈曲位时比伸直位时增大10  相似文献   

12.
宋展昭  徐朋  张伟  陈峰 《人民军医》2002,45(9):517-519
齿突骨折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一般效果理想 ;若延误诊治 ,后期处置相当棘手 ,稍有不慎 ,则易造成严重的脊髓损伤。 1990~ 1999年 ,我们收治陈旧性齿突骨折 18例 ,均取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7例 ,女 1例 ;年龄 2 1~ 4 8岁 ,平均 31岁。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6例 ,车祸伤 5例 ,摔伤 3例 ,重物打击伤 2例 ,跳水伤 2例。伤后至此次就诊时间为 4~ 17个月 ,平均 6个月。绝大部分病人伤后均曾立即就诊 ,但由于漏诊、误诊给日后治疗造成困难。按Anderson&D’alonzo[1] 分型 ,Ⅱ型骨折 11例 ,Ⅲ型骨折 …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 1 989年 2月~ 1 998年 6月共收治涉及腹部脏器伤的多发伤 94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78例 ,女 1 6例。年龄 8~ 62岁 ,其中2 0~ 50岁 62例 ,占 66 8%。伤后 2h内入院者 76%。就诊时有休克表现者 66例 ,占 70 2 % ,其中血压为 0者 1 3例。1 2 受伤原因 车祸伤 63例 ,坠落伤 1 6例 ,挤压伤 1 1例 ,其它伤 4例。1 3 损伤情况 本组均为多发伤 ,除腹部损伤外还同时并存颅脑、胸部、骨盆、脊柱、骨关节等 1处或多处损伤。经手术证实 94例共伤腹内脏器 1 62个 ,最多腹内 6个脏器受伤。受伤脏器列前 3位者是…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15岁。颈部疼痛,劳累后加重3年。体检:头轻度左偏,余无异常发现。颈椎X线平片见枢椎齿状突轻度向左偏,齿状突右侧可见短骨性突起。颈椎螺旋CT扫描:层厚2mm,ph1.0。机型:东芝Asteion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Alatoview1.42版本。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三维重建图像见:枢椎齿状突右侧可见向上的短的骨性突起,齿状突轻度向左偏,与正中线夹角10°,寰齿关节间隙不对称,关节面轻度骨质硬化;寰椎后弓正中可见边缘光滑裂隙(图1~3)。讨论:寰椎在胎生7周,左右各出现1个侧块,向后延伸形图1,2图1.为SVR图;图2.为CPR图。枢椎齿状…  相似文献   

15.
夏晨  金有生 《人民军医》1997,40(7):377-377
1985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先后诊治军事训练所致的脊柱骨折脱位3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8例均为男性,年龄17~32岁,平均20.5岁。受伤原因:跳木马11例,单双杠9例,500m障碍赛10例,后倒训练3例,投弹1例,其它4例。1.2损伤类型颈椎半脱位13例,其中伴棘突骨折1例,伴棘突、横突骨折1例,伴椎板骨折1例;颈椎脱位2例,其中伴椎弓根骨折1例,伴棘突、横突、椎板骨折1例;枢椎齿状突骨折1例;颈椎椎体裂开骨折1例;颈椎压缩性骨折1例;胸腰椎压缩骨折16例,其中伴横突骨析2例;腰椎关节突骨折1例;单纯腰椎横突骨…  相似文献   

16.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12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颌骨髁状突尤其髁状突颈部骨质脆弱 ,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髁状突不同于下颌骨其他部位的骨骼 ,它构成颞颌关节 ,在下颌生长发育以及下颌的功能运动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髁状突骨折在临床治疗中有其特殊性。现将 1988~ 2 0 0 0年收治的 12 0例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0 2例 ,女 18例 ;年龄 5~ 5 0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81例 ,打击伤 18例 ,跌伤 15例 ,挤压伤 6例。骨折分类 :根据髁状突骨折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 ,将髁状突骨折分为髁状突高位骨折 (也称髁头骨折或关节囊内骨折 ) …  相似文献   

17.
经皮经前侧方入路行颈2椎体成形术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9岁。右肺腺癌术后1年余.自述颈部疼痛1月。CT发现颈2椎体转移,病灶区骨质破坏广泛.伴齿状突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18.
三维CT成像在小儿寰枢椎旋转性移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三维CT成像 ( 3DCT)对小儿寰枢椎旋转性移位 (atlanto axialrotatorydisplacement,AARD)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分析和比较 6例小儿AARD在普通CT扫描 ( 2DCT)和 3DCT中的影像表现。结果  ( 1) 2DCT和 3DCT测量 6例患儿寰齿前间距和齿状突侧距的结果基本相同 ;( 2 ) 3DCT显示 6例患儿侧块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和旋转 ,2DCT不能显示侧块有无移位和旋转 ;( 3) 6例中 ,2DCT显示 1例同时有寰椎 (C1)和枢椎 (C2 )的异常旋转 (分别为 8°和 35°) ,3例有C2 异常旋转 ( 7°~ 30° ,平均 18.7°) ,2例未发现寰枢椎的旋转异常。 3DCT显示 2例同时有C1和C2 旋转异常 (分别为 11°、30°和 11°、40°) ,4例有C2 旋转异常 ( 9°~ 34° ,平均 16 .5°)。相同病例 ,2DCT对C1和C2 旋转程度的测量低于 3DCT所测得的结果 ;( 4 ) 3DCT发现 1例齿状突发育不良 ,表现为齿状突短平和齿突尖消失 ,2DCT不能观察齿状突的发育状况。结论  3DCT对AARD的诊断作用明显优于 2DCT。 3DCT不仅能准确地、直观地评估齿状突和侧块的移位程度、方向以及寰枢椎的旋转程度 ,而且能发现伴发的寰枢椎尤其是齿状突发育畸形 ,对全面明确AARD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上颈椎不稳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上颈椎不稳28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3~58岁,平均42.6岁。其中齿状突不连13例,横韧带断裂10例,横韧带松弛5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和运动障碍,局部症状以枕颈部疼痛为主。  相似文献   

20.
火器爆震伤往往致多部位、多脏器严重损伤。1979年 ,我院收治严重火器伤多器官衰竭 (MOF)并酸碱平衡紊乱 30例 ,经积极救治无效死亡。为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均为男性 ,年龄 19~ 34岁 ,平均2 4 3岁。由汽车送入我院 4例 ,由火车送入 2 0例 ,由直升机送入 6例。1 2 原发伤部位和伤情 单纯四肢枪伤 2例 (盲管伤 1例 ,贯通伤 1例 ) ,炸伤 3例 (盲管伤 ) ;四肢并胸部枪伤 3例 (盲管伤 1例 ,贯通伤 2例 ) ;四肢并腹部炸伤 2例 (盲管伤 ) ;胸部炸伤 1例 (盲管伤 ) ,腹部枪伤 4例 (盲管伤 2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