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味抵当口服液直肠点滴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加味抵当口服液直肠点滴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抵当口服液直肠点滴,最后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抵当口服液直肠点滴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脉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脉通络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脉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韩晓玲  李国利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43-1043,1055
目的观察在西医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神特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加服神特口服液,对照组加用维脑路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神特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急性脑梗死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1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型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按急性脑梗死常规处理,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服中药温肾活血汤,并配合头皮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肾活血汤配合头皮针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含量及脑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显著提高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两组均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温天燕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39-239,242
目的 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灯盏花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金蛭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蛭胶囊口服。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综合评价金蛭胶囊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效率76.7%,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蛭胶囊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年芳 《河北中医》2007,29(3):208-209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应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降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0.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风清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8):863-863,865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血液流变性、血脂及纤维蛋白原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并能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七叶皂甙钠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疗程均为1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味并配合针刺、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综合组),并设单纯中药组32例、单纯西药组31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血脂的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及血脂均有改善,尤以综合组明显:各组疗效比较亦以综合组为佳。结论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对照组给予七叶皂甙钠注射液和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疗程均为15天,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脂和血液流变血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及血脂和血液流变血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通络溶栓汤对急性脑梗死疗效和血脂、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联合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通络溶栓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956,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通络溶栓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单纯的西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补肾活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金伟 《河北中医》2009,31(12):1777-1779
目的观察补肾活脑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补肾活脑汤治疗,对照组应用尼莫地平片治疗。2组均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本组治疗前均有降低,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脑汤治疗怠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降低血液流变晕及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加味温胆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痰瘀证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疗程均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血脂(TC,TG)、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5。提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加味温胆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证患者疗效肯定,中西医结合药物疗法疗效明显优于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李洪峰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1991-1992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抗氧化能力以及血脂和血糖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糖、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能调节血糖、血脂代谢,增加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孙会成 《中医药学刊》2010,(5):1113-11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服中药汤剂及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并且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申俊岭 《光明中医》2009,24(7):1250-1252
目的: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对急性脑梗死临床及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变)及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黄角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黄角汤,对照组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6-Keto-PGF1α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黄角汤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性、恢复TXB2/6-Keto-PGF1α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