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基于黎曼流形将图像集在线性子空间中进行表征的图像集识别方法已经被证实有良好的效果,针对该领域存在的图像线性子空间大多高维所导致现有黎曼流形的图像集识别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适用性有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流形的图像集识别方法。首先,从线性子空间的几何结构出发,利用Grassmann流形对线性子空间进行建模,得到基于Grassmann流形的联合黎曼度量。然后,通过该联合黎曼度量,从高维的Grassmann流形中学习到一个低维的Grassmann流形。最后,对通过学习得到的低维流形上的图像集数据进行图像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ETH-80数据集上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比投影度量学习(PML)和图嵌入Grassmann判别分析(GGDA)都分别提升了2.5个百分点。证明了在通过提出的度量与方法学习到的低维流形上,图像集数据具有更好的分类结构,从而降低图像集识别计算成本,扩大适用范围,提升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基于Grassmann流形的半监督图像集鉴别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子空间表示成Grassmann流形上的点,分别用一组单位正交基表示。通过Grassmann核函数,度量子空间的相似度。不同于其他基于Grassmann流形的图像集鉴别分析,引入图嵌入框架,通过保持数据局部邻域结构的同时,最大化不同类别数据的距离,得到最优投影矩阵,并在投影空间中进行图像集分类。采用半监督学习,对于未标记样本,根据其最近邻类别进行估计。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优于其他图像集识别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局部保持流形学习算法通过保持局部邻域特性来挖掘隐藏在高维数据中的内在流形结构。然而,对于缺乏足够训练样本的高维数据集,或者高维数据集存在非线性结构和高维数据特征中存在冗余、干扰特征,使得在原特征空间中利用欧式距离定义的邻域关系并不能真实反映数据的内在流形结构,从而影响算法的性能。提出利用正约束寻找特征子空间的方法,使得在此子空间中更多的同类样本紧聚,并进一步在该子空间中构建邻域关系来挖掘高维数据的内在流形,形成基于特征子空间邻域特性的局部保持流形学习算法(NFS-LPP和NFS-NPE)。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维小样本数据集难以正确挖掘内在流形结构的问题,在Yale和ORL人脸库上的分类和聚类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线性时不变系统,提出了Grassmann流形上基于交叉Gram矩阵的双侧H2最优模型降阶方法。首先,将误差系统的H2范数通过交叉Gram矩阵表示,并且把它看成关于变换矩阵的代价函数。其次,引入Grassmann流形,将代价函数看作是定义在Grassmann流形上的非负实值函数。然后,在Grassmann流形上进行线性搜索,寻找使得代价函数尽可能小的一组变换矩阵。运用此方法对大规模SISO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降阶,可以得到精度较高的降阶系统。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近似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环状流形数据的非线性降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德宇  古楠楠  徐宗本  梁怡 《软件学报》2008,19(11):2908-2920
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非线性降维方法,且在一些应用中体现出良好的效果.然而,当面对球体、柱体等环状流形产生的非线性流形数据时,这些方法往往会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针对环状流形数据的环结构检测算法与非线性降维方法.理论上,基于目前极受关注的Isomap降维方法的运行原理,给出了一个判断环状流形的充要条件;算法上利用所得的判断定理,制订了基于数据的环状流形检测算法:最后基于所找到的环结构,利用极坐标展开的思想设计了针对环状流形数据的非线性降维策略.针对一系列典型环状流形数据集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流形学习降维方法相比,该方法对环状流形数据进行降维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线性逼近的流形学习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形学习方法是根据流形的定义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思想是发现嵌入在高维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局部线性嵌入算法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流形学习方法,传统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在处理稀疏源数据时会失效,而实际应用中很多情况还要面对处理源数据稀疏的问题.在分析局部线性嵌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其通过采用直接估计梯度值的方法达到局部线性逼近的目的,从而实现高维非线性数据的维数约简,最后在S-曲线上进行稀疏采样测试取得良好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7.
流形学习方法是根据流形的定义提出的一种非线性数据降维方法,主要思想是发现嵌入在高维数据空间的低维光滑流形。从分析基于流形学习理论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入手,针对传统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在源数据稀疏时会失效的缺点,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逼近思想的流形学习算法,并在S-曲线上采样测试取得良好降维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黎曼流形稀疏编码的图像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视觉词袋(Bag-of-visual-words,BOVW)模型直方图量化误差大的缺点,提出基于稀疏编码的图像检索算法.由于大多数图像特征属于非线性流形结构,传统稀疏编码使用向量空间对其度量必然导致不准确的稀疏表示.考虑到图像特征空间的流形结构,选择对称正定矩阵作为特征描述子,构建黎曼流形空间.利用核技术将黎曼流形结构映射到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非线性流形转换为线性稀疏编码,获得图像更准确的稀疏表示.实验在Corel1000和Caltech101两个数据集上进行,与已有的图像检索算法对比,提出的图像检索算法不仅提高了检索准确率,而且获得了更好的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9.
杨丽娟  李瑛 《测控技术》2014,33(12):117-120
针对线性数据降维算法对处理非线性结构数据的降维效果不是很好,提出一种基于重叠片排列的流形学习算法,该算法根据局部的线性贴片处在非线性流形中的特性,将流形划分为线性互相重叠的局部区域贴片,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局部区域贴片的低维表示,然后排列且对齐其低维坐标,以获得整体数据的低维坐标.通过仿真结果证明,基于重叠片排列的流形学习算法在应用于人脸识别和分类问题时以及在识别准确率方面要优于其他经典的流形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局部线性嵌入(LLE)算法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领域中的一种经典的流形学习算法。为克服LLE算法难以有效处理噪声、大曲率和稀疏采样数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重构权值的局部线性嵌入算法(IRWLLE)。方法 采用测地线距离来描述结构,重新构造和定义LLE中的重构权值,即在某样本的邻域内,将测地距离与欧氏距离之比定义为结构权值;将测地距离与中值测地距离之比定义为距离权值,再将结构权值与距离权值的乘积作为重构权值,从而将流形的结构和距离两种信息进行有机的结合。结果 对经典的人工数据Swiss roll、S-curve和Helix进行实验,在数据中加入噪声干扰,同时采用稀疏采样的方式来生成数据集,并与原始LLE算法和Hessian局部线性嵌入(HLLE)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IRWLLE算法对比于LLE算法和HLLE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流形的近邻关系,对流形的展开更加完好。尤其是对于加入噪声的大曲率数据集Helix,IRWLLE展现出极强的鲁棒性。对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实验,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将IRWLLE算法的识别结果与LLE算法进行对比。对于ORL数据集,IRWLLE算法识别率为90%,原LLE算法的识别率为85.5%;对于Yale数据集,IRWLLE算法识别率为88%,原LLE算法的识别率为75%,可见IRWLLE在人脸识别率上也有很大提高。结论 本文提出的IRWLLE算法对比于原LLE算法,不仅将流形距离信息引入到重构权值中,而且还将结构信息加入其中,有效减少了噪声和流形外数据点的干扰,所以对于噪声数据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更好地处理稀疏采样数据和大曲率数据,在人脸识别率上也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多视图聚类算法大多假设多视图数据点之间为线性关系,且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保留原始特征空间的局部性;而在欧氏空间中进行子空间融合又过于单调,无法将学习到的子空间表示对齐。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斯曼流形融合子空间的多视图聚类算法。首先,将核技巧和局部流形结构学习结合以得到不同视图的子空间表示;然后,在格拉斯曼流形上融合这些子空间表示以得到一致性亲和矩阵;最后,对一致性亲和矩阵执行谱聚类来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并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来优化所提模型。与核多视图低秩稀疏子空间聚类(KMLRSSC)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聚类精度在MSRCV1、Prokaryotic、Not-Hill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20.83个百分点、9.47个百分点和7.3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格拉斯曼流形融合子空间的多视图聚类算法的有效性和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Grassmann流形的多聚类特征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无监督聚类特征选择过程中,局部欧氏度量可能置乱局部流形的拓扑结构,影响所选特征的聚类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Grassmann流形的多聚类特征选择算法。利用局部主成分分析逼近数据点的切空间,获取局部数据的主要变化方向。根据切空间构造Grassmann流形,通过测地距保留局部数据的流形拓扑结构,以L1范数优化逼近流形拓扑,选择利于聚类的原本数据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Class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s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 a cluster center is a single point. Clusters which are not compact around a single point are not candidates for classical clustering approach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ew clustering paradigm in which the cluster center is a linear manifold. Clusters are groups of points compact around a linear manifold. A linear manifold of dimension 0 is a point. So clustering around a center point is a special case of linear manifold clustering. Linear manifold clustering (LMCLUS) identifies subsets of the data which are embedded in arbitrary oriented lower dimensional linear manifolds. Minimal subsets of points are repeatedly sampled to construct trial linear manifolds of various dimensions. Histograms of the distances of the points to each trial manifold are computed. The sampling corresponding to the histogram having the best separation between a mode near zero and the rest is selected and the data points are partitioned on the basis of the best separation. The repeated sampling then continues recursively on each block of the partitioned data. A broad evaluation of some 100 experiments over real and synthetic data sets demonstrates the general superiority of this algorithm over any of the competing algorithms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 time. Its expected computational time i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data set dimension and data set size. Its accuracy ranges from near 0.90 to 0.99 depending on the experiment and is generally much higher than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eting clustering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克服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和对初始值敏感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量子蚁群的模糊聚类算法。将量子计算原理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来改进FCM算法。初期采用量子遗传算法生成信息素分布,后期利用蚁群算法的全局搜索性、并行计算性等特点避免聚类陷入局部最优解。实验证明该算法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克服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不足,能有效解决未成熟收敛的问题,使聚类问题最终快速、有效地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流形上的非线性判别K均值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丽平  周雪燕  詹宇斌 《计算机应用》2011,31(12):3247-3251
为提高具有流形结构的高维数据的聚类性能,提出非线性判别K均值聚类算法(NDisKmeans)。该方法通过引入流形上的谱正则化技术,将数据的低维嵌入表示成数据流形上平滑函数的线性组合,然后通过最大化低维空间中聚类类间的散度与总体散度的比值,来实现对高维数据的聚类。还设计了一种收敛的迭代求解方法来求解最优组合系数矩阵和聚类赋值矩阵。NDisKmeans方法由于考虑了数据的流形结构,克服了判别K均值算法中线性映射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对高维数据聚类的性能。最后在数据集上的广泛实验表明,NDisKmeans方法能有效实现对高维数据的聚类。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image and video-based recognition applications where the underlying models have a special structure—the linear subspace structure. We discuss how commonly used parametric models for videos and image sets can be described using the unified framework of Grassmann and Stiefel manifolds. We first show that the parameters of linear dynamic models are finite-dimensional linear subspaces of appropriate dimensions. Unordered image sets as samples from a finite-dimensional linear subspace naturally fall under this framework. We show that an inference over subspaces can be naturally cast as an inference problem on the Grassmann manifold. To perform recognition using subspace-based models, we need tools from the Riemannian geometry of the Grassmann manifold. This involves a study of the ge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pace, appropriate definitions of Riemannian metrics, and definition of geodesics. Further, we derive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inter and intraclass variations that respect the geometry of the space. We apply techniques such as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statistics to enable maximum-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 We also provide algorithms for unsupervised clustering derived from the geometry of the manifold.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e improved performance of these methods in a wide variety of vision applications such as activity recognition, video-based face recognition, object recognition from image sets, and activity-based video clustering.  相似文献   

17.
周腾 《软件》2012,(7):105-107
介绍了蚁群算法和聚类分析,针对传统蚁群聚类算法参数设置对结果影响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蚁群聚类算法。主要通过对传统蚁群算法的参数进行简化,增加对局部相似度的运算,使蚂蚁的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从而降低蚂蚁移动的随机性,对待聚类模式的主成分分析再进行聚类,简化聚类的过程。最后在MATLAB上做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运用该算法能得到较好的聚类结果,从而说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蚁群算法的文本聚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文本检索后的相关反馈信息较少用于文本聚类中的问题,根据蚂蚁觅食聚类算法的思想,将文本检索后的相关反馈信息应用到文本聚类过程中,提出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文本聚类算法。分析簇的结构及其生成过程,论述聚类中簇合并的规则及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能有效提高查询的文本召回率。  相似文献   

19.
蚁群聚类组合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蚁群算法的聚类算法已经在当前的数据挖掘研究中得到应用。针对蚁群聚类算法早期出现的缺点,提出一种蚁群聚类组合方法使其得以改进。改进思路是引入K-means作为蚁群算法的预处理过程。通过K-means快速、粗略地确定聚类中心,利用K-means方法的结果作为初值,再进行蚁群算法聚类。有效地解决了蚁群算法早期收敛过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视频人脸识别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准确、高效地构建人脸模型并度量模型的相似性,为此提出一种维数约减的格拉斯曼流形鉴别分析方法以提高集合匹配的性能。首先通过子空间建模图像集合,引入投影映射将格拉斯曼流形上的基本元素表示成对应的投影矩阵。然后,为解决高维矩阵计算开销大以及在小样本条件下不能有效描述样本分布的缺陷,引入二维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子空间的正交基矩阵降维。通过QR分解正则化降维后的矩阵,得到一个低维、紧致的格拉斯曼流形以获得图像集更好的表达。最后将其投影到高维核空间中进行分类。在公开的视频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在降低计算开销的同时能够获得较高的正确率,是一种有效的基于集合的对象匹配和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